选择性必修1 3.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读下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圈”,阴影部分为气压带。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
A.M—赤道低气压带 B.M—副热带高气压带
C.P—副极地低气压带 D.N—极地高气压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B.MN之间为东南风
C.MN之间为西北风 D.NP之间为东北风
读三圈环流图,回答下列各题。
3.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 B.bcd C.ade D.cde
4.正确反应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
“你妈喊你穿秋裤啦!” 2017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日~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江淮准静止锋
6.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
A.连续阴雨 B.天高云淡 C.浓雾蔽天 D.云雨大风
7.“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表形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8.如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四个地区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读亚洲某月季风图,完成下列各题。
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b季风的风向是东北风
C.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D.此时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10.该季节,下图中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7月东亚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1.夏季东亚大部分地区盛行( )
A.西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东南季风
12.此季节福建省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湿润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14.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夏季、变冷 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 D.冬季、变暖
15.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若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d、c、a
C.a、c、b、d D.d、c、b、a
17.b与d之间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干冷的气流 D.西风带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19.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20.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
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
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
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产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高)对我国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与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强弱、进退和移动同台风生成以及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等关系极为密切。下图为一般年份副高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2020年6月至7月,南方遭遇多轮强降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超长“待机”,说明副高异常。副高此异常主要表现为( )
A.势力强,移动慢 B.势力强,移动快 C.势力弱,移动慢 D.势力弱,移动快
22.2020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地区出现了史上少有的7月“空台”(无台风登陆)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无台风生成 B.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无台风登陆
C.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高温天气多 D.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台风势力弱
23.气象观测发现我国台风和梅雨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即“梅雨强则台风弱,台风来则梅雨消”。形成2020年7月我国梅雨强、台风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冷空气东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北
B.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南
C.南方暖空气北移迅速,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西
D.南方暖空气北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东
“你妈喊你穿秋裤啦!” 2017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日~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4.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江淮准静止锋
25.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
A.连续阴雨 B.天高云淡 C.浓雾蔽天 D.云雨大风
26.“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表形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8.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下图为“全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①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0.图中甲气压带名称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读世界某区域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31.我国学生寒假期间,①地盛行风是 (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32.③地属于世界典型季风区之一,其季风 (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如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的
33.当④地附近盛行图示风时 ( )
A.①地高温多雨,进入雨季
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C.亚洲内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D.②地须注意防寒保暖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产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高)对我国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与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强弱、进退和移动同台风生成以及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等关系极为密切。下图为一般年份副高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2020年6月至7月,南方遭遇多轮强降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超长“待机”,说明副高异常。副高此异常主要表现为( )
A.势力强,移动慢 B.势力强,移动快 C.势力弱,移动慢 D.势力弱,移动快
35.2020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地区出现了史上少有的7月“空台”(无台风登陆)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无台风生成 B.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无台风登陆
C.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高温天气多 D.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台风势力弱
36.气象观测发现我国台风和梅雨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即“梅雨强则台风弱,台风来则梅雨消”。形成2020年7月我国梅雨强、台风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冷空气东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北
B.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南
C.南方暖空气北移迅速,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西
D.南方暖空气北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东
二、综合题
37.我国东部季凤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有很大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正常年份,图1中天气状况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形成原因。
(2)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
(3)归纳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4)图3为我国东部某城市降水季节分布图,判断该城市位于图2中A,B和C中哪个区域。
(5)比较该地6、7、8三个月降水量差异,并分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38.图A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B是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两地气压状况为a____b(填“>”或“<”),气温状况为a____b(填“>”或“<”)。
(2)若图A所示地区在南半球,理论上,a、b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为____,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为____。
(3)图B所示时期,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
(4)图B中数字____表示低纬环流圈,字母____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其形成原因为____(填“热力作用”或“动力作用”)。
(5)图B所示,字母e表示的风带为____。
39.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注出各风带的风向箭头,并把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填在下面: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有规律移动,在气压带和风带的过渡地带,
可以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如C和D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1.M位于30°~40°之间,是副热带高气压带;N位于60°~70°之间,是副极地低气压带;P是极地高气压带。故选B。
2.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图示为南半球,从气压带的位置偏南判断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为北半球冬季,MN之间为盛行西风,风向是西北风;NP之间为极地东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故选C。
3.C
4.D
3.a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d为盛行西风带,由低纬吹向高纬,降水较多。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在此交汇上升,降水较多。故ade降水较多,选择C。
4.读图可知,图中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为北半球盛行西风风向为西南,南侧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东北,D正确。
5.A
6.D
7.B
5.“秋裤”预警主要是由于气温降低产生的,此时在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天气系统,受该高压的影响,导致该出冷空气不断南下,从而产生大幅度降温,故答案选A 项。
6.读图分析可知,“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所在区域主要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地区,由材料可知“君”是指冷空气,与之相伴随的是云雨和大风天气,故答案选D项。
7.读图分析可知,M处为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以及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因此导致“秋裤分割线” 向北弯曲,故答案选B项。
8.C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各风带的风向及所处的纬度,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故选C。
考点: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9.C
10.D
9.
图示a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是来风方向,b季风是西风季风;图示季节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是夏季高温多雨。选C正确。
10.
图示是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图④是正确的。选D正确。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随之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
11.D
12.A
11.
本题考查季风环流的特点,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风由海洋吹响陆地。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风由陆地吹响海洋。夏季东亚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
结合图中风向判断,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东南风,判读为北半球的夏季,福建省此季节受夏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季风气候的对比总结如下图:
13.A
14.B
15.C
13.
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
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气保温作用更加明显。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对流活动更加强烈,高空云升高较明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
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使得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中纬度地区由于低空云数量减少,对太阳辐射量的削弱作用减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高纬度地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分析关键信息,结合到基础知识答题。
16.B
17.D
该题考查大气环流、三圈环流。
16.读图可知,在近地面b处为下沉气流,形成高压,d处为上升气流形成低压,所以b的气压高于d。在高空中,a处气流下沉,大气压强降低,形成低压,c处气流上升,空气密度变大,形成高压,所以c处气压高于a处。由于c位于d处正上方,所以d气压大于c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气压由高到低顺序为bdca,故选B。
17.中纬环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组成,由上题分析可知b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应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d间应为西风带,气流从低纬度吹向高纬,温和湿润。故选D。
18.C
19.C
20.D
根据纬度,图示M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M气压带北侧是东南风,应是东南信风带,M所在半球是南半球。在信风带控制下,高温少雨。在盛行西风控制下,温和多雨。
18.读图,根据纬度,图示M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D错误。根据风带的风向,M气压带北侧是东南风,应是东南信风带,M所在半球是南半球,C正确,A错误。
19.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结合图中风向,①是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是南半球的副根据地低气压带,北侧是西北风。③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是东北信风。④是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南侧是西南风。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④③①②,C正确。A、B、D错误。
20.结合前面分析,图示风带a是东南信风带,风带c是东北信风,在其控制下,高温少雨,A、C错误。风带b是南半球盛行西风,在其控制下,温和多雨,B错误。风带d是北半球西风带,在其控制下,温和多雨,D正确。
21.C
22.D
23.B
2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副高推动雨带北上,副高势力较弱时便会移动速度慢,其北侧的雨带移动速度也慢,导致南方地区阴雨天气持续不断,易出现洪涝灾害,根据材料“南方遭遇多轮强降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超长‘待机’,”说明副高势力弱,在其南方长期停留,移动速度慢,故选C。
22.
“空台”(无台风登陆)现象是因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副高持续偏强,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D正确。西北太平洋面积广大,有台风生成,只不过登陆地不在长江中下游,A错误;副高并不会一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C错误。故选D。
23.
2020年7月我国梅雨强、台风弱,是因为北方冷空气势力依然比正常年份强劲,挤占了副高正常年份的位置,导致副高位置偏南,雨带较长时间停留于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我国锋面雨带与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南方冷空气北上有关,A错误;南方暖空气移动缓慢才导致梅雨偏强,C错误;副高较正常年份偏南,D错误。故选B。
正常年份,我国雨带推移规律:
每年3-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
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江淮地区梅雨;
7月底至8月初,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到一年中最北位置,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
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
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
副高势力弱,夏季风势力也就弱,长期停留南方,导致南涝北旱;
副高势力强,夏季风势力也就强,在南方停留时间过短,快速北上,导致南旱北涝。
24.A
25.D
26.B
24.“秋裤”预警主要是由于气温降低产生的,此时在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天气系统,受该高压的影响,导致该出冷空气不断南下,从而产生大幅度降温,故答案选A 项。
25.读图分析可知,“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所在区域主要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地区,由材料可知“君”是指冷空气,与之相伴随的是云雨和大风天气,故答案选D项。
26.读图分析可知,M处为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以及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因此导致“秋裤分割线” 向北弯曲,故答案选B项。
27.C
28.B
27.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A错误。乙为赤道气压,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B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C正确。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冷凝,且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水汽含量少,D错误。故选C。
28.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夏季为黄河流域雨季,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冬季,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解题时要结合图的信息和气压带风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9.C
30.A
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属于基础识记内容,难度较小。
29.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是西南风。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0.
结合图示,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位于90°附近,,赤道低气压带位于0°附近,甲地位于30°N的副热带高气压带,BCD错误,A正确。故选:A。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1、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
2、7个气压带是分别以0°,30°,60°,90°这几条纬线为中心,向南北大体延伸各5-10个纬度。从赤道向两极依次为赤道低气压带(1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各1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各1个)和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各1个)。
3、6个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带、南半球——西北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带、南半球——东南风带,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4、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31.C
32.D
33.A
我国学生寒假期间,北半球是冬季,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风是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夏季风如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东南亚距冬季风源地远,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的势力。
31.我国学生寒假期间,北半球是冬季,①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风是东北季风,C对。夏季盛行西南季风,B错。A、D错。
32.③地位于东南亚,属于世界典型季风区之一,其夏季风是西南风,来自海洋,性质暖热、湿润,A错。冬季风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B错。 夏季风如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C错。距冬季风源地远,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的势力,D对。
33.④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附近盛行图示风时,即盛行东南风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①地高温多雨,进入雨季,A对。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B错。亚洲内陆形成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C错。②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须注意防暑,D错。
34.C
35.D
36.B
3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副高推动雨带北上,副高势力较弱时便会移动速度慢,其北侧的雨带移动速度也慢,导致南方地区阴雨天气持续不断,易出现洪涝灾害,根据材料“南方遭遇多轮强降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超长‘待机’,”说明副高势力弱,在其南方长期停留,移动速度慢,故选C。
35.
“空台”(无台风登陆)现象是因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副高持续偏强,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D正确。西北太平洋面积广大,有台风生成,只不过登陆地不在长江中下游,A错误;副高并不会一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C错误。故选D。
36.
2020年7月我国梅雨强、台风弱,是因为北方冷空气势力依然比正常年份强劲,挤占了副高正常年份的位置,导致副高位置偏南,雨带较长时间停留于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我国锋面雨带与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南方冷空气北上有关,A错误;南方暖空气移动缓慢才导致梅雨偏强,C错误;副高较正常年份偏南,D错误。故选B。
正常年份,我国雨带推移规律:
每年3-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
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江淮地区梅雨;
7月底至8月初,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到一年中最北位置,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
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
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
副高势力弱,夏季风势力也就弱,长期停留南方,导致南涝北旱;
副高势力强,夏季风势力也就强,在南方停留时间过短,快速北上,导致南旱北涝。
37.(1)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源于海洋的夏季风势力逐步增强;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我国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的准静止锋;南方地区太阳高度较大,辐射强烈,气温较高;造成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天气。
(2)5月雨带出现在我国的华南地区;随着暖气团势力的进一步增强,6月中旬至7 月上旬在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准静止锋,雨带徘徊于此;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锋面雨带南撤,10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东部雨季结束。
(3)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5—10月(夏秋季)。
(4)B区域。
(5)6、8月降水多,7月份降水相对少。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较多;7月份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8月份常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本题考查了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分析,图1中雨带位于我国江淮地区,正常年份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雨带位于江淮地区,该地区出现梅雨天气。原因是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源于海洋的夏季风势力逐步增强,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我国江淮地区相遇,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的准静止锋,该地区阴雨连绵;同时由于南方地区太阳高度较大,辐射强烈,气温较高,当地出现了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天气。
(2)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具体的移动规律是:3月雨带在华南地区登陆,4、5月份雨带北移到华南一带;6月中旬至7 月上旬雨带在江淮地区,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出现梅雨天气;7、8月,雨带在华北、东北一带,此时我国的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天气,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9月、10月雨带基本退出我国大陆。
(3)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分布规律需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东部季风区降水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自南向北减少;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上;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下,北方雨季是7、8月份。
(4)读图可知,该城市雨季时间较长,降水总量较多;其中6、8月降水多,但7月份降水相对少,由此可以判断该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应B区域。
(5)结合上题分析,各地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6、8月降水多,7月份降水相对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较多,降水量多;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8月份常受台风影响,多暴雨,降水量多。
38. > < 由东南流向西北 由西流向东 南 ① h 动力作用 东北信风带
本题主要涉及热力环流和三圈环流知识的考查,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
(1)结合图可知,a地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是因为近地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b地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是因为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即气压a>b,气温 a(2)结合上题分析,近地面a地气压高于b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a指向b,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结合指向标,a、b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为由东南流向西北。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高空c地的气压高于d地,高空的风由于不受摩擦力影响,最终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结合地转偏向力和指向标可知,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为由西流向东。
(3)图B是三圈环流示意图,其中f代表副热带高气压带,结合纬度可知,该气压带南移,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4)图中①代表低纬环流圈;h代表副极地低气压带,其形成原因是来自高纬的寒冷气流(极地东风)和来自低纬的暖湿气流(盛行西风)相遇后,暖湿气流被迫抬升,为动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
(5)图B中字母e表示的风带是由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东北信风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9.(1)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2)赤道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3)地中海气候
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详解】
(1)风向主要从高压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处于低纬度地区,介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是信风带;C位于副热带地区,气体以下调为主,是副热带高压带;D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处于中纬度地区,是西风带。
(2)根据题意可知,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垂直气流都以上升运动为主,故降水较多。
(3)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是西风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学生要熟练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明确气压带气流的运动情况,风带的风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