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 1.1 多种多样的区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3.从区域尺度来看,该区域属于( )
A.大尺度区域 B.中尺度区域 C.小尺度区域 D.以上都不对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传统村落与铁路分布,其中铁路②线修建晩于①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传统村落大多选址河谷南侧,主要考虑( )
A.沿铁路布局,交通便利 B.森林茂密,木材丰富
C.沿河流布局,用水方便 D.减弱强光、高温影响
5.在已有铁路①线的背景下,修建铁路②线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B.经过的河流少,减少投资
C.靠近河流,可水陆联运 D.裁弯取直,提高火车速度
6.图示地区( )
A.棉花单产全国居首 B.地热资源丰富 C.夏初常有梅雨天气 D.茶叶品质较高
下图为中国四大生态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
①自然地理特征②经济发展水平③行政区划④生态系统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四个生态大区按照区域的性质划分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异木棉为高大乔木,叶色青翠,花朵红粉,具有喜光、喜高温和喜湿等特点,多用作高级行道树,富有观赏性。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同一棵树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的现象(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最有可能出现图示景观的城市是( )
A.长春 B.北京 C.广州 D.乌鲁木齐
10.导致图中异木棉“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技术
11.相较于其他树种,城市内部栽种异木棉效益更明显的区域是( )
①森林保护区②交通绿岛③较窄分车带④边侧绿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有些区域边界明确,有些区域边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下列有关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
A.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B.都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C.是在地域特征相同的基础上划定的 D.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划定的空间单元
13.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其边界尤其重要,有关区域的边界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边界都是真实存在的 B.行政区边界是明确的
C.区域边界都是人为划分的 D.流域边界具有过渡性
14.以下区域边界能体现出过渡性质的是( )
A.工业区 B.保税区 C.湿润区 D.开发区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自然区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下图为中国大陆自然区的一级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一级自然区划的主要指标包括( )
①地势阶梯界线②季风非季风区界线③内外流区界线④1月均温0℃等温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在图示各自然区修建公路,对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匹配最可能的是( )
A.a-冻土 B.b-梅雨 C.f-扬尘 D.g-伏旱
17.关于图示各区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b、c区气候均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B.d区典型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
C.e区地形以山地、山间盆地为主,沟壑纵横
D.g区海拔高,距离太阳近,因此太阳辐射强
方言,是一地特色的重要表现。湖南省位于我国的中南部,境内方言复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湖南省各方言区( )
A.具有明确界线 B.按综合指标划分 C.有一定的范围 D.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19.湖南境内方言复杂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战争
20.下列区域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是( )
A.主体功能区 B.野生大熊猫栖息地
C.水稻种植区 D.天津滨海新区
下图为非洲某区域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上图中的区域类型属于( )
A.地形区 B.行政区
C.自然区 D.工业区
22.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级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23.下列关于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流量季节变化小 D.丁区域植被生长旺盛,种类多
24.下图为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 B.年降水量 C.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
(2)①、②、③、④各区域( )
A.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B.边界是明确的 C.属于主体功能区 D.等级最高的是③
巴拉圭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巴拉圭西北部有一种奇特的树,该树高达20米,树冠阔达50平方米,树干上下笔直,中部肥大滚圆。这种树叫“宝瓶树”,一棵“宝瓶树”可储存两吨多水分,树上戳个洞会有甘甜的水流出,村民可以炊煮饮用,也可以浇灌农田。左图为巴拉圭位置及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宝瓶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下列关于巴拉圭的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巴拉圭河以东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C.巴拉圭河以西以平原为主 D.巴拉圭河以西地势起伏更大
26.“宝瓶树”储水的时期为( )
A.4月一9月 B.6月-9月
C.7月-8月 D.10月一次年3月
27.“宝瓶树”枝叶繁茂时( )
A.我国华北地区玉米生长茂盛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新加坡至斯里兰卡航船顺风顺水 D.好望角附近洋面风大浪高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在图示区域中( )
A.区域之间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B.划分的重要依据是地形和河流
C.区域内部差异性显著 D.各区域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
29.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全部为内流河 B.乙区域水资源短缺
C.丁区域土壤肥沃,自然灾害较少 D.丙区域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31.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准格尔盆地 B.鄱阳湖平原 C.山东丘陵 D.青藏高原
33.“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对其太阳能电池发电板遮蔽的区域所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降低大气温度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四地的气候资料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7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34.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35.下列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②地种植业比重高于畜牧业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以乳畜业为主 D.④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二、综合题
3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平原拥有我国唯一一块黑土地,其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7%,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粮食商品率居全国首位。
东北平原粮食增产以后,大量的秸秆无处可放,为了方便耕作,秸秆大多选择焚烧,或者通过大型运输车“打包离田”(左图)。为了保护耕地的生产力,东北平原开始试验秸秆覆盖还田种植。即收获时,把秸秆就地折断铺在大地里过冬;春季,使用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播种与施肥,作物就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生长,一直到收获。右图为东北平原示意图。
(1)列举右图中按自然特征划分的不同类型的区域。
(2)东北平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简述其原因。
(3)与“秸秆焚烧”和“打包离田”相比,简述“秸秆覆盖还田”的优势。
37.【案例1】
若尔盖草原旧称松潘草地。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远征难”,走过人烟罕至的松潘草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张爱萍将军所写的“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正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真实写照。
若尔盖草原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说明红军穿越松潘草地“艰难”的自然原因。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末次冰期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河湖水位大致经历了全新世早期(阶段Ⅰ)快速上升、全新世中期(阶段Ⅱ)下降、全新世晚期(阶段Ⅲ)再次上升的演变过程影响了区域聚落分布、农业生产和文化兴衰。研究发现海平面的升降会影响海水的顶托能力,从而影响河湖水位的升降。如图为江汉—洞庭地区全新世中后期地形变化图。
(1)简要说明海平面升降和泥沙淤积对河湖水位的影响。
(2)简析末次冰期后气候变化导致阶段Ⅰ水位快速上升的原因。
(3)说明阶段Ⅱ至阶段Ⅲ由高低不平的切割平原逐渐演化为地势起伏和缓的湖积平原的过程。
(4)简述全新世中晚期(距今约5500年)水文环境演变对长江中游文化变迁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1.
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项正确。读图可知,流域新垦区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A项错误;区域内部农业生产都靠近水源地,B项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河流是相互联系的,D项错误。故本题选C项。
2.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行政中心为点状;岛状是指面积较小,被分割成一块块的,而图中新垦区则为面状,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
大尺度区域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陆;中尺度区域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家;小尺度区域一般指局部地区。由图可知,该区域为新疆境内的一个新垦区,因此应为小尺度区域。故ABD错,本题选C项。
区域的空间尺度不等同于区域的面积大小,同时也体现区域的层级。一般来说空间尺度较大的区域层级较高,面积相对较大,而同一尺度的区域,层级相同,但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
4.D
5.A
6.D
4.
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丘陵山区,临近北回归线,纬度低,夏季炎热,所以传统村落大多选址在河谷南侧地势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位于山地的阴坡,光照相对较弱,夏季气温较低,D正确;山区的铁路一般修建比较晩,聚落应该形成于铁路修建之前,A错误。该地区水源丰富,传统村落选址上对水源的考虑较少,C错误;森林茂密,木材丰富也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B错误,故选D。
5.
对比①线与②线的差异进行分析,原有铁路①经过居民区内部,铁路②线绕过居民去,是由于火车运行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影响,新建了绕过居民区的铁路②线。据此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
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丘陵山区,多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茶叶品质较高,D正确;该地区不属于我国棉花产区,A错误;该地区未处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不丰富,B错误;夏初常有梅雨天气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夏初梅雨天气少,C错误,故选D。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1)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
(4)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分布。
7.C
8.A
7.
据图可看出,四个生态大区的名称中,有干湿度的情况,主要属于自然地理特征,同时生态区属于生态系统特征,生态大区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划分的,①④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及行政区划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②③错误。C项的①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8.
图可看出,四个生态大区的名称中,有干湿度的情况,主要属于自然地理特征,同时生态区属于生态系统特征,生态大区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划分的,所以四大生态区划分是按照自然要素划分的,因此属于自然区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线,有的界线是模糊的如植被区;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9.C
10.B
11.D
9.
异木棉喜高温、喜湿,四地中广州的纬度位置最低,气温高,降水最多,可以满足异木棉的生长,因此最有可能出现该景观,C正确;由材料“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可知,长春、北京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季节变化大,不适合对气候条件特别敏感的异木棉的种植,AB错误;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不能满足喜湿的异木棉的生长,D错误。故选C。
10.
根据材料“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可知,异木棉开花影响明显的是微气候条件,与技术无关。图示小区内同一棵树的光照和水分条件差别不大,一半开花,一半仍为树叶,应与光照和水分条件无关,ACD错误;最可能是小区内的通风条件影响下,不同区域温度条件有差异,而使温度较高的一侧树先开花,较低一侧还是树叶,还未开花。B正确。故选B。
11.
异木棉为高大乔木,不适合布局在较窄分车带上,③错误;异木棉多用作高级行道树,栽种在森林保护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①错误;异木棉栽种在交通绿岛,在夜晚可以起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的作用,②正确;异木棉栽种在边侧绿地富有观赏性,④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在加强城市绿化环境建设时应遵守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作用。
12.C
13.B
14.C
12.
注意本题设问是选择有关区域说法错误的选项,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特定性质相对一致,A正确,不合题意;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B正确,不合题意;区域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而非地域特征相同的基础上划定的,C错误,符合题意;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划定的空间单元,D正确,不符题意。故选C。
13.
有些区域的边界不是真实存在的,如自然带区域的边界,A错误;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B正确;有些区域的边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不都是人为划分的,如流域,C错误;河流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划分,并没有过渡性,D错误。故选B。
14.
注意本题设问是选择区域边界能体现出过渡性质的选项,工业区、保税区、开发区属于行政区,其边界是明确的,并没有过渡性,故A、B、D错误。干湿区边界具有过渡性质,C正确。故选C。
区域的特征:区域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区域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5.D
16.A
17.A
15.
据图可知,一级自然区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地势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界线以及1月平均0℃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故①④正确,季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内外流区界线大致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当,在图中没有很好体现,故②③错,故选D。
16.
a区域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冻土层,季节性冻融会影响公路修建,A正确。b位于东北,没有梅雨,B错。f位于西南地区,降水多,植被覆盖率较高,扬尘少,C错。g位于青藏高原,没有伏旱天气,D错。故选A。
17.
b、c区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A正确。d区典型植被自东向西随着降水的减少,依次是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B错。e区地形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沟壑纵横,C错。g区为青藏高原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太阳辐射强,并非距离太阳近而导致太阳辐射很强,D错。故选A。
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8.C
19.B
18.
由图可知,各方言区具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C正确;各方言区界线具有过渡性质,A错误;按方言这一单一指标划分,B错误;方言区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D错误。故选C。
19.
湖南境内地形复杂,多丘陵山地,使交通闭塞,对外联系不便,形成多种方言区,B正确。与气候、水源、战争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区域具有四个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有的区域边界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0.B
【详解】
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是人们在长期的研究观察中逐渐认知的,属于客观存在的区域,故B正确;主体功能区、水稻种植区、天津滨海新区为人们按照自然特征、人文特征或行政管理目标人为划分的,故ACD错,所以该题选B。
21.C
22.D
23.D
21.
该图反映了非洲部分地区植被在南北方向的地域分异,是按照植被特征进行划分的,故划分的区域类型属于自然区,C项正确;不属于地形区、行政区、工业区,BCD错误。所以选C。
22.
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四区域是按单一指标(植被)来划分的,A错误;植被分布具有过渡性,因此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B错误;四区域属于同一层级,C错误;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植被类型各不相同,D正确。所以选D。
23.
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都比较充足,A错误;乙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B错误;丙区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于湿季分明,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C错误;丁区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植被生长旺盛,且种类多,D正确。所以选D。
区域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内容,包括自然、人文、经济区域。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明确,如国界线,省界线等;有的模糊,如气候区,植被区,降水区等。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开放性。
24.(1)C
(2)A
(1)
据图可知四大区域分别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即干湿区。干湿区的划分指标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C项正确。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指标,并非干湿区的划分指标,A项错误。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不是单一的只看年降水量或年太阳辐射量,B、D错误。故选C。
(2)
区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内部特征相对一致,A项正确。干湿区的边界不是明确的,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即模糊的,B项错误。区域划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干湿区属于均质区,不属于功能区,C项错误。图示四个区域之间不存在等级的高低,属于均质区中的同等级,D项错误。故选A。
区域的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25.C
26.D
27.C
25.
结合图文材料可判断,巴拉圭地区等高线数值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说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A错误。由等高线数值变化特征可知,巴拉圭河以东为平原和丘陵,B错误。巴拉圭河以西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小,海拔主要在200米以下,以平原地形为主,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
26.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分析,“宝瓶树”储水时期应为当地的雨季,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雨季应为所在半球的夏季,巴拉圭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应在每年的10月一次年3月,故D正确,4月一9月、6月-9月、7月-8月是南半球的冬半年,ABC错误;故选D。
27.
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半年树木枝叶繁茂,巴拉圭在南半球,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我国华北地区的玉米夏季7.8月份生长茂盛,A错误。地中海沿岸此时为冬半年,温和多雨,B错误。此时印度洋北部受东北信风影响,表层海水从东向西流,从新加坡到斯里兰卡顺风顺水,C正确。非洲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半年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风浪较少,D错误。故正确答案选C。
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形:①平原:海拔<200米;等高线稀疏;②丘陵: 200米<海拔<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③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④高原:海拔>500米,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8.A
29.D
28.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区域之间体现一定的开放性,A正确;划分三大自然区划的重要依据是地貌和气候,甲丙之间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乙和甲、丁之间大致以3000m等高线(我国地势第一阶和第二阶梯分界线大体一致)为界。B错误;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C错误;各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D错误。故选A。
29.
读图可知,甲区域有内流河,也有外流河,A错误;乙区域冰川广布,水资源丰富,B错误;丁区域低山丘陵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土壤贫瘠,自然灾害较多,C错误;丙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正确。故选D。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貌和气候。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000m等高线。
30.C
31.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及划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30.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该线是我国800mm年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温度分界线等。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为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南北变化是渐变的,在理论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故选C。
31.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故选D。
32.B
33.D
32.
结合材料“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可知,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地区必然是水域面积广阔,光照充足,且电力资源较为紧张,需求量大地区。因此四地中只有鄱阳湖平原水域广阔,光照充足(伏旱)且电力资源较为紧张,需求量大,满足条件。B正确;准格尔盆地位于新疆半干旱干旱地区,水域少,常规能源丰富,风力丰富地区,不适合,A错误;山东丘陵水资源缺乏,丘陵地形,缺少大面积水域,C错误;青藏高原虽然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人口稀少,市场需求量小,不适合大范围建设,D错误。故选B。
33.
太阳能电池板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此过程使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大大降低,地面辐射减弱,从而降低了水体温度,也降低了大气温度。AB错误,D正确;太阳能电池板会阻挡到达水体中的太阳光,不利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减缓浮游植物生长,C错误。故选D。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1、能源的独立性。2、节约电费。3、可持续性。4、维护成本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缺点:1、转换效率低。2、间歇性工作。3、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
34.B
35.B
34.
由文字材料可知四个城市都位于北纬35°~40°之间,说明它们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A错误。结合四地的气温数据可知四地气温差异不明显,而年降水量数据最大777.4mm,最小15.6mm可知四地的年降水量差别较大。纬度差别不大,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距海近降水量大,B正确。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图中表格显示的夏季气温差别不大可排除海拔高度的影响,C错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受洋流影响,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内陆地区面积广大,内陆地区受到洋流的影响较弱,因此洋流性质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35.
结合北纬35°~40°之间的纬度位置,又由表中①地年降水量为15.6mm,降水量少可推测①地位于西北地区;③地年降水量为777.4mm,属于半湿润区,且降水量偏多推测其位置偏东,③地应位于华北地区,华北春汛不明显,A项表述错误。②③两地的年降水量均大于4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排除C项,B项正确。根据④地的降水量推测其位于东、西部的过渡地带,但是在北纬35°~40°之间,不盛产青稞,D错误。故选B。
纬度因素及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
纬度因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海陆分布:同纬度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内陆地区相反。
36.(1)陆地,或海域;地形区或流域;湖泊等。
(2)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产量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3)秸秆覆盖还田可以减少风力、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腐烂的秸秆,可补充土壤肥力;减少碾压,使土壤更加疏松;避免焚烧,减轻大气污染;减轻农业生产的工作量,减少投入等。(写出其中3点即可)
本题以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区域的划分、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条件、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注意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不同类型区域,根据海洋和陆地分布可划分为陆地、海域等,根据地形分布可划分各地形区(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北平原等),根据河流分布可划分出不同的流域,如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鸭绿江流域等,根据水域分布还可划分出湖泊等(如图中的呼伦湖)。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北平原是我国唯一的一块黑土地,土壤肥力高,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7%,但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粮食商品率居全国首位,其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粮食产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秸秆覆盖还田,即在收货时将秸秆折断铺设在大地里过冬,春季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播种与施肥,作物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生长,一直到收获。冬春季节风力强,覆盖秸秆可减少风力对土壤侵蚀。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融水量大,农田表面覆盖秸秆可有效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春季利用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播种与施肥,减少了碾压,使土壤更加疏松。作物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生长,一直到收获,秸秆会逐渐分解腐烂,为土壤提供肥力。与秸秆焚烧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减少了大气污染。与打包离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减少了农业生产的工作量,减少了投入。
37.天气恶劣,多雨雪,日温差大;沼泽面积大,多泥潭;地形起伏大,河流多,穿越困难。
本题以红军长征路线图为背景,涉及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
自然条件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红军要穿过海拔3000多米的山区和白河、黑河,所以红军穿越时不仅地形起伏大,还要克服河流的阻挡,穿越困难;从图中可以看出,要穿越一片面积较大的沼泽,沼泽多泥潭,不利于红军穿行;根据材料“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说明穿越地区夜晚温度较低,日温差较大,加之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温度更低,多雨雪天气,穿越时天气恶劣。
38.(1)海平面上升导致河湖水位升高,海平面下降导致河湖水位降低;泥沙淤积使区域易发洪水泛滥,促进河湖水位上升。
(2)末次冰期后,气温迅速回升,降水增加,来水量增加;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增强,将寒冷气候条件下强烈的物理风化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带到平原河谷洼地中沉积,水位上升;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顶托作用增强,水位上升。
(3)阶段Ⅱ水位下降,在(溯源)侵蚀作用下,河流下切,前期形成的沉积物被切割;阶段Ⅲ水位上升,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增强,沉积物在地势低的区域堆积,形成起伏和缓的湖积平原。
(4)(全新世)中期河湖水位降低,平原地区适宜人类定居和农业生产,促使文化繁荣发展;(全新世)晚期河湖水位升高,洪水泛滥频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导致文化衰落。
本题以末次冰期长江中游水位变化为材料,主要考查的是河湖水位变化及农业聚落发展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海平面的升降直接影响河湖水的流动,海平面上升以后,顶托作用加强,使得河湖水的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沉积,河湖水位上升。反之,河湖水位下降。即,海平面上升、泥沙淤积导致河湖水位上升;海平面下降,导致河湖水位下降。
(2)末期冰川后,气候进入温暖期,一方面因变暖,冰川消融,汇入河湖,使其水位上升;温暖期,气流对流更旺盛,降水增多,使河湖水位上升。河流流量增加之后,流水侵蚀能力增强,河水中碎屑物质增加,低洼处泥沙沉积增多,导致水位进一步上升。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海平面上升之后,对河湖水的顶托作用增强,进一步促进水位上升。
(3)阶段Ⅱ河湖水位下降,则湖底出露,此时主要表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在流水侵蚀下,湖底沉积物被切割成高低不平的形状;而阶段Ⅲ河湖水位上升,低地和湖盆被淹没,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湖盆接受泥沙沉积,形成和缓的湖积平原。
(4)全新世中期河湖水位下降,河湖底出露成陆地,湖底陆地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利于种植农作物,被开垦为农田,大量人类搬到这里生活,建民居,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到全新世晚期,河湖水位上升,低地的农田被淹没,民居也被迫迁徙到高地生活,河湖沿岸地区文化衰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