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普查与抽样调查(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能力目标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1、 故事分享,导入新课
有一天,猪八戒去市集上卖西瓜,大声叫卖着:“西瓜、西瓜,又大又甜的西瓜,不甜不要钱!”一老汉被吸引了,来到他的面前问:“你怎么知道你的瓜甜不甜?”猪八戒得意的说道:“我全都尝过了!”,老汉一听扭头就走了,八戒觉得十分奇怪,后来,他一整天一个瓜也没有卖出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讲授新课
讨论问题:
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与同学交流.
(1)人口普查,(2)灯泡的寿命,(3)收视调查,(4)测量身高、体重
1.引入概念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population):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
2.巩固练习
你认为下列调查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较合适?并简单说明理由.
(1) 检验某厂生产的乒乓球的合格率;
(2) 试验某种绿豆的发芽率;
(3) 了解青少年对《新闻联播》的收视率;
(4) 检查某批飞机零件的合格率;
(5) 审查自己某篇作文的错别字;
(6) 了解江苏省居民年收入情况.
思考并归纳:你认为普查与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3.学一学
为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30只灯泡进行检查.给出总体、样本、个体的概念.
总体:所有考察对象: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样本:部分考察对象:3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个体:一个考察对象: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注意:】总体,个体均指使用寿命,而不是指灯泡.
概念总结:
总体: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无单位)
4.巩固练习:
1.为了了解我市八年级学生的体重,对全市八年级全体学生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__,而对部分学生(例如1000名)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__.全市八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___,每个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___,从中抽测的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___,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
2.(1)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2)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统计.
5.实例探究
请指出下列调查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1) 在医院调查10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以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2) 选取各班学号为偶数的学生,调查学生对校服式样的意见.
(3) 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喜欢上网的人数比例.
(4)为了调查盐城市小学生的视力状况,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三、导学解疑
为了了解我市6000名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会考数学考试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
(1)这6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2)每个考生是个体;
(3)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是200.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四、课时小结
一、基本概念:
1.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二、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五、活动与探究
1.在统计里,之所以用样本的情况估计总体的情况,是基于两点:
(一)是在很多情况下总体包含的个体数往往很多,甚至无限,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
(二)是有些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的试验带有破坏性(例如灯泡使用寿命试验),因而抽取的个体不允许太多.
2.要通过对样本的研究作出对总体的估计,前提是:如何抽取样本.抽取样本必须具有尽可能大的代表性这一基本思想,否则将影响到样本对总体估计的精确程度.
抽样调查
优 点
缺点 点
普查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