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之《卖炭翁》(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之《卖炭翁》(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4 13:21: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5张PPT)
《红线毯》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课堂拓展
“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然(燃)火取暖者,不烟不焰,可贵也。”
—— 《说文解字》东汉 许慎
乐府:西汉设置的音乐机构,掌管宫廷和朝会音乐。
乐府诗:由乐府采集和创作的诗歌被称做“乐府诗”。
新乐府运动: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议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2、要求文辞质朴易懂,便于理解。
卖炭翁
白居易
反复诵读,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重点)
品味诗中精彩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难点)
体会诗人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培养爱国、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
学习目标
作者
白居易
生卒年
772-846
朝代
唐代

乐天
籍贯
太原
评价
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钱塘湖春行》《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香山居士
作品风格
体裁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抨击这样的黑暗现实。
背景链接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乐府诗
叙事诗
讽喻诗
原作题下有小序——
“苦宫市也”
解题
什么是“宫市”呢?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烧炭——运炭——抢炭
卖炭翁
宫使
辗( ) 辙( )
两骑( ) 敕( ) 叱( ) 系( )
niǎn
zhé

chì
chì

字词学习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
白居易
木柴。
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灰白。
做什么用。
营,谋求。
整体感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使人怜悯。
希望。
天亮。
同“碾”,碾压。
车轮滚过地面碾出的痕迹。
困倦,疲乏。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
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轻快的样子。
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指皇帝的命令。
吆喝。
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公文。
掉转。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
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吝惜不得。
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同“值”,价钱。
挂。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的很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炭的价钱被降低,还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有一千多斤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课文翻译
系向牛头充炭直( )
◆通假字
同“值”,价钱
文言小结
◆文言句式
倒装句:
伐薪烧炭南山中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南山中伐薪烧炭”)
自主探究: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烧炭——运炭——被夺炭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一丈绫” 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课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

焦黄色

灰白

乌黑
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课文解读
2.试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进行简要赏析。
这里运用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同情。
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车辙已经结了冰,突出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的辛劳。
4.“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哪些内容?
作者不写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只用七个字,就把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全部托出。“困”“饥”“歇”
三个字形象、准确地写出
了老翁运炭的艰辛。
5.“手把”“口称”“回”“叱”“牵”几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对他们这种强盗行径的批判,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和愤怒,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手把”“口称”
“宫使”的仗势欺人、专横跋扈
“回”“叱”“牵”
“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诗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卖炭翁是普通百姓的典型代表,是生活在苦难之中无以为计、遭受掠夺、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形象。诗人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来表现卖炭翁的苦难。首先是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将一个终日劳作、外表憔悴的老人形象展现了出来;其次是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将老人的复杂心理描摹得十分准确生动;再次从行动上进行描写,“晓驾炭车辗冰辙”“市南门外泥中歇”,将卖炭翁起早摸黑,辛苦劳作的情形描写得十分具体生动,以上种种都将卖炭翁身心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处的“惜不得”,则表现了卖炭翁希望破灭后的无奈和悲哀。卖炭翁承受的苦,既来自艰辛的劳作,更来自宫使的霸道。
深入探究
1.通过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诗歌对人物的描写,着重从肖像、动作、心理等角度进行。肖像描写,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了卖炭翁常年经受烟熏火燎的老迈与艰辛;动作描写,如“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刻画出宫使骄横跋扈的形象;心理描写,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矛盾反常的心理。
写作特点
2.运用对比手法。
诗中将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的巧取豪夺进行对比,将炭的价值与卖炭翁所得进行对比等。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宫市的黑暗,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与不幸。
卖炭翁
同情卖炭翁
揭露社会黑暗
烧炭之艰难
运炭之艰苦
夺炭之蛮横
卖炭翁
宫使
对 比
结构梳理
《卖炭翁》中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旨概括
苦辛吟
[唐]于濆[ pēn ] [ fén ]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拓展阅读
卖炭翁, 伐薪烧炭。
满面尘灰,两鬓苍苍。
卖炭得钱,身上衣裳。
可怜身上,心忧炭贱。
夜来城外,晓驾炭车。
牛困人饥,市南门外。
翩翩两骑,黄衣使者。
手把文书,回车叱牛。
一车,千余,宫使驱将。
半匹红绡,系向牛头。
减字背诵法(一)
卖炭翁, 伐薪。
满面,两鬓。
卖炭,身上。
可怜,心忧。
夜来,晓驾。
牛困,市南。
翩翩,黄衣。
手把,回车。
一,千,宫使。
半匹,系向。
减字背诵法(二)
卖, 伐。
满,两。
卖,身。
可,心。
夜,晓。
牛,市。
翩,黄。
手,回。
一,千,宫。
半,系。
减字背诵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