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白鸽》,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和愉悦情感。
2.掌握轮唱的演唱技巧,能准确、有层次的演唱。通过二声部的轮唱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用身势律动表现歌曲中的上行和下行,及音符的长短。
二、教学重难点:
1.用跳跃、轻快的声音演唱《白鸽》,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用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轮唱。
三、教学方法:
听唱结合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四、教学工具:
钢琴、多媒体、板书。
五、教学内容分析:
《白鸽》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童趣”中的第一课的歌曲。它是一首捷克民歌,C大调,2/4拍,一段体,三个乐句,二声部轮唱。歌曲虽然短小,但是旋律流畅,情绪欢快,表达了“我”对白鸽的亲近、喜爱之情。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激发兴趣
律动感受音乐,动态感受音乐情绪。加入音高手势进行身势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方式聆听音乐,律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旋律教学环节:
1.师生互动,引出白鸽。
2.律动感受歌曲。
师:小鸽子飞进森林里去了,可是它遇到了迷宫,迷了路,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帮它找到正确的出口。(出示音乐迷宫,由1、2、3、4、5、6、7、ⅰ组成)老师板书音阶。带领学生做柯达伊手势视唱音阶。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特点,介绍上行、下行。(音从低到高的排列叫做上行,相反的叫做下行)
3.师:小鸽子找到了正确的出口了,现在要飞起来咯,看看它是怎么飞的(出示第一乐句)请同学们找出鸽子飞行路线中的上行。现在老师把鸽子飞的路线变成了一条旋律,同学们试着哼唱一下。
4.师:小鸽子成功的飞出了迷宫,在森林中飞呀飞,它开心地哼出了一条旋律:
1=C
5 4 4 4︱ 4 3 3 3︱ 2 2 ︱ 5 – ︱(旋律线条)
同学们能试下吗?引导学生模仿小鸽子哼唱的旋律。并出示旋律线,更加直观的感受旋律的进行。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记住刚刚音高,仔细观察,在心里默唱。(引导学生根据柯达伊手势独立完成。)
1=C
5 4 4 4︱ 4 3 3 3︱ 2 2 ︱ 1 – ︱(旋律线条)
同样加上旋律线条,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旋律中音的高低走向。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旋律。)
5.接龙游戏,师生旋律接龙。
(三)歌曲教学环节:
1.小鸽子高兴的唱起了歌,同学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听听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歌曲唱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欢快的情绪)
2.带节奏朗读歌词。
师:原来鸽子最终飞到了我的窗台上,呼唤我们快起床啦。
(设计意图:整节课围绕“白鸽”这位主人翁进行,“白鸽”贯穿全曲,引出课题。)
①歌词教学,注意歌曲情绪的表达。(有节奏朗读歌词)
②完整学唱歌曲,注意后两个乐句的演唱。
3.情感处理环节:(用眼神提示学生)
师:这个时候,白鸽已经把我们叫醒啦,要领着我们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啦,所以这里我们要把速度加快咯。
(1)再一次欣赏歌曲,心里默唱。用手指画出旋律线,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听完告诉我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三个)
(2)欢快的情绪轻声背唱歌曲。
4.加入动作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设计意图:歌曲的情感处理,为二声部轮唱的完整性做铺垫。在动静结合中寓教于乐。)
(四)轮唱教学环节: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认真听一下,现在有几只小鸽子在唱歌,它们是不是一起出发的?
1.音频播放轮唱歌曲,生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
2.引导学生发现二声部轮唱的特点及二声部歌词结尾的不同。
3.多种形式进行二声部轮唱练习,每一遍都提出明确的要求。
老师对学生单独完成二声部演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还是围绕白鸽,进行二声部轮唱教学。通过不同演唱形式的轮唱,学生进一步掌握二声部轮唱的精髓,并且较好的完成歌曲的轮唱教学。)
4、游戏“同心协力”感受歌曲轮唱的魅力。
六、音乐拓展,丰富情感
1.听辨轮唱歌曲
2.感受旋律的上下行
(设计意图:在聆听中加强学生对轮唱和音乐知识中上行、下行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和老师一样,已经被轮唱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了,同样也在歌曲的上行和下行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美还很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现美,歌唱美!最后,让我们像小鸽子一样快乐的飞出教室,去拥抱属于你们的天空吧!(在歌曲声中,引导走出音乐教室,结束这一节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