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6课 樱花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6课 樱花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2 23:4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樱花》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音乐 授课教师: 累计课时( 1 )
课 题 《樱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用柔和自然的声音演唱《樱花》,感受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的情节。 2.记住日本传统“都节调式”的音阶构成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音乐活动中学习,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会演唱中文版本的《樱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演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把握歌曲的情绪,并能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感受“都节调式”的日本特色民歌风格特点,了解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的情结,简单了解日本的民风民俗和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樱花》
教学难点 对日本民风民俗及歌曲的风格特点的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情景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图卡、钢片琴、钢琴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这些风格各异的音乐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这一节课我们将要走进其中一个国家来了解这个国家的音乐,请大家从下面的一首音乐作品中去猜测,这是哪个国家?歌曲演唱的是什么内容?课件(1)播放文件《樱花》, 教师表演唱《樱花》)课件(2)日本民歌 樱花简介 课件(3) 樱花视频欣赏学唱《樱花》聆听《樱花》音乐,说说樱花飘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人们观赏樱花的心情如何?学习演唱《樱花》,教师教唱樱花的四条旋律。进行旋律组合游戏,将樱花的完整旋律演唱出来。唱歌词,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探索日本音乐《樱花》的特点由樱花飘落的花瓣位置来辨别日本音乐中使用的都节调式音符。利用音符的走向学习都节调式的级进规律。四、拓展教学:1、师出示钢片琴,引导学生演奏,要求大家模仿《樱花》的旋律特点,创编一段优美的舒缓的日本民歌。2、生总结: 首先,应该使用都节调式中的各音符。 其次,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学生自己创编,编好的同学将作品写在黑板上,教师用钢片琴演奏。五、欣赏《茉莉花》由樱花带入介绍中国最有名的民歌《茉莉花》,对比欣赏六、总结。 学生认真观看,仔细聆听,调动视觉和听觉,初步感受音乐风格。通过视频感受日本风俗樱花节。积极思考,主动感受。学生将老师出示的曲谱按听到的顺序排列好,并演唱出来。探索藏在歌曲中的秘密,发现都节调式的特点。有学生通过聆听和观察,自己总结出歌曲中级进的规律。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运用,大胆创编。复习民族五声调式,与都节调式作对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两者的不同。 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迅速将学生带入情景。教师直观的用舞蹈和用日语演唱诠释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最美的享受。让学生体验《樱花 ( http: / / blog..cn / lm / z / sakura / " \t "http: / / blog..cn / s / _blank )》这首民歌生动率真地表现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 ( http: / / blog..cn / lm / z / sakura / " \t "http: / / blog..cn / s / _blank ),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山陵园圃观赏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意趣。 歌曲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小节,音乐形象却十分鲜明生动。这支曲子是在日本民间“都节调式”的基架上构筑而成的,民族风味十分浓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自主发现都节调式,在深入挖掘歌曲的特点,落音在4、7上,使其听起来出现的特殊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影像帮助学生理解都节调式的特点,以及理解级进的特点。使用钢片琴伴奏,能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都节调式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出都节调式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比欣赏,了解到本国歌曲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心。
课堂小结:《樱花》这节课我首先明确两个目标,一是唱好这首歌,二是明白这首歌曲的风格来源,而这两个目标又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本节课就以探索歌曲风格来源为主线贯穿始终,关注学生本体。
教学反思 这节课无论是哪个问题的提出,我首先考虑,这个问题提得有没有价值,学生能不能听明白,学生是否愿意跟着你的问题思路走。平时同学们听到日本歌曲时,大家一“耳”便能听出是哪个国家的,但是怎么听出来的,大家也许都没仔细考虑过,所以本节课我就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后面的环节中,通过对歌曲的讲解,通过对比分析的一些手法,引领学生深入歌曲,不但领略到作品不同的风格美,更教会他们学习分析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