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教案 《放牛山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教案 《放牛山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3 01: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放 牛 山 歌 》教 学 设 计
执教教师:
课 型:唱 歌 课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放牛山歌》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2/4

五声徵调式。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1、二乐句的第2小节与第4小节分别采用了上移一度
第2、第三乐句和同度进行的手法。第三乐句“ X X .”
切分节奏的出现,使牧童在在欢乐放牧时的心情得到了欢
畅的抒发。第五乐句宽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儿啰喂”
犹如牧童在上坡上向远处呼唤的生动情景,热情而又奔
放,歌声悠扬。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音乐聆听感知,场景再现的模仿,有利
于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创作能力及音乐表现能力等方面
的培养。
教学目标 :
1、 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放牛山歌》,引导学生
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
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
乐作品中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
情绪。
2 、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
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放牛山歌》,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放牛山歌》
教学方法:聆听、模唱、学唱、讨论、探究
教 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课
快放一节,大家都怀着愉快的心情想到郊外踏踏青,老师也非常开心,每次到郊外就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你们想知道我开心的童年吗?
二、新授课
1、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它唱
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听歌曲《放牛山歌》。
(1)、用动作表达歌曲。学生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
动作。
(2)和好朋友一起表演。
(3)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师范唱歌曲
(4)、歌曲有什么特点?介绍山歌
(5)、爬爬音乐山。新授1 2唱名
(6)、找出不认识的字学一学,齐读歌词 解决难点
(7)、跟着范唱轻唱歌词
(8)、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9)、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
(10)、跟唱
(11)、连唱
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三、拓展
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
简单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
配为歌曲伴奏。
(3)、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口风琴与打击乐器伴奏。
四、小结
完美结课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歌曲《放牛山歌》教学反思
双流区九江小学 李逊
歌曲《放牛山歌》音乐简练朴实,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牧童娃娃愉快劳动,快乐生活的欢乐情绪。
这是一首四川儿歌,歌曲中带有很多的衬词和四川方言,因此在朗读歌词时,会觉得有些不顺口,所以孩子们在演唱中觉得有些难度,尤其是“背上(那)背个(呦啥)”中的“那”是前八后十六音符中的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在音乐的节奏中是弱拍,而且是比“上”还弱,应该用轻声自然带过,而孩子们在语文学习的朗读中,很多地方“那”是要强调朗读的,因此,总是因为语文中的朗读与音乐中的节奏结合的不够好而唱错,有的唱错节奏,有的干脆不会唱,当然乐感好的孩子自然还是很容易掌握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让孩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的方式,在朗读中就按强弱、节奏来朗读,再加上曲调,自然就解决了这个难点。由于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较多,因此,教学中,除了强调重拍、突出附点外,歌曲的学唱要先慢速来学习。由于这首歌曲是高亢的风格,因此教学中,我还给孩子们找了段四川风格的歌曲演唱,提高孩子们对高亢风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