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探究细胞的减数分裂
CONTENTS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原理
03
实验步骤
04
实验结果
录
目
05
06
注意事项
思考题
1 制作蚕豆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临时装片
2 观察蚕豆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识别并比较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
实验目的
高等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某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最终形成4个单倍的小孢子。在适当的时候采集植物的花蕾,进行固定、染色、压片等过程,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
实验器具及试剂
材料:蚕豆花药
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等。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改良苯酚品红溶液
卡诺氏固定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有极快的渗透力。根尖材料固定15—20min即可,花药则需1h左右,此液固定最多不超过24h,固定后用95%酒精冲洗至不含冰醋酸为止;如果材料不马上用,需转入70%酒精中保存。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卡诺氏固定液的作用
实验步骤
一、固定:
取材的时间及材料大小必须十分恰当,才能获得更多的花粉母细胞分裂相,以供观察。蚕豆现蕾后,于上午7~9时摘取茎顶幼小花序,将周围小叶和苞叶去掉,留长约1mm左右的花苞,放入内装有卡诺氏固定液的广口瓶中,固定3~24时,转入体积分数为70%酒精中,置4摄氏度冰箱内保存。
实验步骤
二、漂洗
取固定后的花药,用蒸馏水漂洗后,剪成花药切段。
三、染色和制片
用镊子将花药段放在载玻片上反复挤压,使花粉粒细胞完全溢出来,再用解剖针移去残余花药壁。滴1~2滴改良苯酚品红溶液 ,染色30分钟,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色液,在载玻片上再加一片盖玻片。然后用拇指或铅笔轻轻敲打载玻片(注意:切勿挪动盖玻片),直到在显微镜下观察至染色体分散好为止。
实验步骤
四、显微镜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所需观察的花药细胞,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处,再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果
观察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并简要说明各分裂时期染色体的特征.
间期的特点: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中期I
后期I
末期I
间期II
前期II
中期II
后期II
末期II
四分体
注意事项
1、最开始采集的蚕豆花序必须是还未开放的花苞状的,因为已经开放的花的花药中都已经是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花粉,而不能观察到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2、在处理花药时必须将花药充分的弄碎,否则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是多个重叠在一起的无法清晰的观察到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
注意事项
3、染色时间必须要在30分钟左右,如果时间不够,则染色不够深,观察到的染色体的形态不够清晰。
4、在压片时必须要按压充分,防止用显微镜观察时出现多个细胞重叠而影响观察效果的结果。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哪些区别?
思考题
探究减数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哪些区别?
思考题
探究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