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时空坐标
18世纪末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非洲
时空坐标
第一次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为主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为主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政治: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激化民族矛盾。
(一)背景
2.经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材料 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肥皂糖等的手工工场及造船厂。拉丁美洲成为欧洲棉花,咖啡,烟草可可的重要供应地……
——刘祚昌 王觉非《世界史》
材料 18世纪中叶以后……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拉丁美洲)广泛传颂。
——许海山主编《美洲历史》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4.外部因素
(一)背景
《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
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②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二)主要过程
时间 事件 性质
1804 海地独立 民族独立运动
1822 巴西独立 民族独立运动
1823 门罗宣言 独占拉美的宣言
1826 西属拉美基本独立 民族独立运动
1889 巴西建立共和国 民主运动
1910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民主运动
1917 墨西哥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民主运动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为第一阶段,主要是推翻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第二阶段,主要是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的民主革命运动
阅读课本p76-77的内容,梳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过程,划分阶段,并指出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三)存在的问题
材料 独立后的拉美各国(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各国普遍出现了军事独裁者(考迪罗)的统治,这种统治主要特点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然后又依靠暴力维持统治。考迪罗在国内大多与大地产主勾结,拼命攫取财富;对外则对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卑躬屈膝,取得财政和政治支持以维持统治,同时经常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
1.内部: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外部:英美等国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门罗宣言
二、亚洲的觉醒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民族危机。
(一)背景
2.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民族民主意识加强。
阅读p80问题探究的内容,结合所学,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
从横向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强对印度侵略扩张,掠夺的同时进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纵向上看,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促进了印度反抗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斗争的发展。
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族民主意识也不断发展;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也进一步唤醒了亚洲,终于形成了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新局面。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事件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时间
国家性质
领导
目标
功绩
1885-1908
英国殖民地
提拉克、国大党
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05-1911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家
制定资产阶级性质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1911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孙中山、同盟会
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翻清王朝,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二)主要过程
二、亚洲的觉醒
二、亚洲的觉醒
(三)特点
阅读p80学习拓展的内容,思考亚洲的觉醒的特点
特点:
亚洲传统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民族意识产生并不断加强。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领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事件 时间 领导 概况 结果
埃及抗英斗争 1882年 阿拉比,祖国党 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口号 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马赫迪起义 1881年 “马赫迪” 持续近20年,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 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894年 孟尼利克二世 《告人民诏书》和阿杜瓦战役 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
三、非洲的抗争
阅读课本p79的内容,梳理非洲抗争的主要过程,比较非洲抗争的总体特征和三国的不同之处,归纳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的重要特点
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瓜分非洲,激起非洲人民的普遍反抗,反抗的领导者、过程和结果都有所不同,但非洲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其重要特点。
2022/5/12
材料: 马赫迪起义是一场反殖民、反封建的群众斗争。它自然具有变革不平等社会现实的要求,但马赫迪国家建立后,旧的生产方式依然如故,小生产者的革命性削弱,保守型上升,导致封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赫迪运动的胜利就预示着它的失败,其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格局来看,19世纪末正是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殖民体系最后形成的时期。马赫迪运动这种农牧民领导的反殖运动的胜利是暂时的,因为,帝国主义绝不会容忍战略地位重要的苏丹独立于其殖民体系之外,重新征服是必然的。
——包茂宏《苏丹马赫迪运动失败原因分析》
反思失败原因
旧的生产方式、小生产者的革命软弱性、保守性;
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扩张。
项 目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原 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特 点 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范围广 有组织、规模大且持久的武装斗争
领导力量 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土生白人) 资产阶级 力量多样,包括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武装斗争)
代表运动 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的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意 义 ???
知识小结
2022/5/12
材料: 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五个时期,出现了四次“高潮”。民族解放运动由下层人民的自发斗争,逐步走上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纪元,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由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变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尤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展现了一条无限广阔的新道路。
——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
宏观认识
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被迫结束殖民统治或改变管理方式);
2、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