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高中生物同步课件: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必修2)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高中生物同步课件: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必修2)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4-02 22:18:20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红墨水与蓝墨水混合后的颜色?
混合后能否再将这两种墨水分开?
因此,人们曾认为生物的遗传也是这样,双亲的遗传物质混合后,自带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这种观点称为融合遗传。+品红色(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孟德尔大胆质疑:生物的遗传真是这样的吗?不能问题探讨:不同颜色的牡丹:
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Mendel,1822-1884)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生平孟德尔(G.Mendel,1822---1884)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进入修道院。
1851年被派到维也纳大学学习。
1854年返回修道院任职。
1857年开始在修道院的花园做豌豆遗传试验。1865年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实验”的划时代论文。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
直到1900年才引起遗传学家、育种家的高度重视,现代遗传学迅速发展起来。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试验材料豌豆1、严格的闭花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试验------结果可靠、
容易分析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授粉4、套袋花柄花萼花瓣子房花柱柱头雌蕊花冠花药花丝雄蕊花 的 结 构花托花 的 结 构P(亲本)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1(子一代)
讨论:
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呢?
难道矮茎就这样消失了吗?
你有几种解释?F2787 277 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隐性性状显性性状3 : 1偶然?还是必然?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分离比 3:1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2.96:12.84:13.01:13.15:12.95:12.82:13.14: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3 : 1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你们认为关键要验证什么?请思考、讨论验证方法杂合子(Dd)是否产生了两种配子,既:D和d,且比例为1: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Dddd×配子dDdDddd杂种子一代高茎隐性纯合子矮茎矮茎高茎测交后代1 : 1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假说—演绎法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根据假说、演绎推理归纳综合、总结规律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基本概念1.交配方式2.性状类3.个体类4.基因类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杂交育种科学推断遗传病1、如果所要选育作物的性状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F1就可能表现出显性性状来,这样的作物能立即推广吗?还需怎样做? 2、如果所要选育作物的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F1不会表现出来,能把这样的作物丢掉吗?为什么? 3、隐性性状一旦出现,还需要不断选择吗? 1 : 2 : 1分离定律的事例分析1.番茄茎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遗传性状,并且已经知道有毛(H) 对无毛(h)是显性。如果让基因型都为Hh的两个亲本杂交,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后代会产生什么样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呢?你能通过分析,推算出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率吗? 2.某学校动物饲养室里养有2只黑毛豚鼠和1只白毛豚鼠,其中黑毛雌豚鼠(甲)与白毛雄豚鼠(丙)交配后,共生殖了7窝小豚鼠,其中8只黑毛,6只白毛。另一只黑毛雌豚鼠(乙)与白毛雄豚鼠(丙)交配后,生殖的7窝小豚鼠全部是黑毛豚鼠。已知豚鼠的毛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性状。根据以上资料,你能够推算出甲、乙、丙3只豚鼠的基因型吗?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试验,F1产生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
F2的遗传因子组合有    种,其比
为    
F2的表现性状有 种,比例为 21:131:2:123:13、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性状及数量可能是

A.全部黑色或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
4、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生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为

A.9/10 B.3/4
C.1/2 D.1/4
5、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这对夫妇再生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Aa、Aa1/4课件22张PPT。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实验
现象
假说
推论
验证
理论




法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
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出现新的性状
组合是什么? 为
什么会出现新的
性状组合?黄色和绿色、圆
粒和皱粒何为显
性性状,何为隐性
性状? 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粒形粒色圆粒种子315+108=423皱粒种子 101+32=133黄色种子 315+101=416绿色种子 108+32=140圆粒: 皱粒接近3:1黄色:绿色接近3:1(3:1)(3:1)=9:3:3: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黄圆绿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YRyrYy
RrF1配子黄色圆粒配子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F1配子性状表现:9:3:3:1遗传因子组成共9种:4种纯合子各1/16,
1种双杂合子4/16,4种单杂合子各2/16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Yy
RrYy
rryy
Rryy
rr配子测交
后代1 : 1 : 1 : 1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精心选择实验材料
2.精心设计实验方法(单因子分析)
3.精确的统计分析
4.首创了测交实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几个概念
基因
表现型
基因型
等位基因 分枝法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该法的原理为乘法原理,故常用于解基因自由组合的题。
1.分析亲本产生的生殖细胞种类及比例:
如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为1/2A
1/2a1/2C
1/2c1/2C
1/2c1/2C
1/2c1/2C
1/2c1/2B
1/2b
1/2B
1/2b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共8种生殖细胞,每种生殖细胞各占1/8.推广:
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生殖细胞共有2n种,
每种各占1/2n.2.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如:黄圆AaBbX绿圆aaBb,求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情况。基因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基因型1/2Aa
1/2aa1/4BB
1/2Bb
1/4bb
1/4BB
1/2Bb
1/4bb1/8AaBB
1/4AaBb
1/8Aabb
1/8aaBB
1/4aaBb
1/8aabb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表现型?黄
?绿?圆
?皱
?圆
?皱3/8黄圆
1/8黄皱
3/8绿圆
1/8绿皱结论:AaBbXaa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 ? ?
? ? ? ? ? ? ? ? ? ?;
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 ? ? ? ? ? ? ? ? ? ? ? 怎样求基因型?
1.填空法:
已知亲代表现型和后代表现型,求亲代基因型,最适
用此法。
例:鸡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
性。现有两只公鸡A、B与两只母鸡C、D。这四只鸡都
是毛腿豌豆冠,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
(1)AXC 毛腿豌豆冠
(2)AXD 毛腿豌豆冠
(3)BXC 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4)BXD 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试求:A、B、C、D的基因型。2.分解法:
适合解多类题。但最适合解只知后代表现型及其数
量比,求亲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题。
要求:能熟练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及结论。
3:1 AaXAa 1:1 AaXaa
全隐 aaXaa
全显 AAXAA或AAXAa或AAXaa例1:小麦高(D)对矮(d)是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
现有两亲本杂交,后代如下: 高抗180,高不抗60,矮抗180,
矮不抗62。求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乘法原理: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
(发生)的概率是每个独立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 之
积。 P(AB)=PA?PB
注:同时发生:通常用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如: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与基因型为
aaBb的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
和表现型为绿色圆粒的豌豆各占( )
A.1/8,1/16 B.1/4,3/16 C.1/8,3/16 D.1/8,3/8思路方法:1.分开计算
求各自概率
2.利用乘法原理计算
所求概率 Aa aa
黄色 绿色
1 : 1PAa=Paa=1/2
P黄色=P绿色=1/2Pbb=1/4
P圆粒=3/4PAabb=PAa?Pbb=1/2X1/4
P绿圆=P绿色?P圆粒=1/2X3/4分

法课堂练习:1、下面是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
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2、水稻某些品种茎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
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
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体的几率是( )
A.0%     B.25%
C.50%    D.75%
C3、下列各基因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AA    B.AB
C.Ab    D.Aa
4、下列表示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存在情况,
其中不可能的是( )


DC6、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人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7、分离规律发生在( )
A.纯合体内
B.杂合体内
C.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D.受精时
CB1.兔的长毛和白毛一对相对性状。(×)2.隐性性状是指在生物体中表现
不出来的性状。(×)3.大麦的有芒和小麦的无芒是一
对相对性状。判断题:4.在配子中只存在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注2:相继发生通常用于计算遗传系谱中遗传病患
病几率的计算。(相当于数学中的分步计算)例:下图是某家系某遗传病系谱图,请计算6号
与7号婚配后,生一患病小孩的几率是多少?练习:一对夫妇生了三个小孩,三个均是男孩的几率有
多大?
思考:一对夫妇生了三个小孩,其中出现两男一女的机
会有多大?课件18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实验,总结出基因的分离规律,后来,
他又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
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特点:(1)F1全为黄色圆粒
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9/16),
绿色皱粒(1/16)
(2)F2有 两种新类型: 绿色圆粒(3/16),
黄色皱粒(3/16),
显示出不同相对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为什么出现
了性状间自由组合的现象呢?先回忆两个相关概念:
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豌豆的粒形和粒
色是两对相对性状,分
别受位于某两对同源染
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用Y与y,R与r表示)
控制。(2)两亲本的基因型分
别是YYRR和yyrr,分别
产生YR和yr的配子。(3)杂交产生的F1基因
型是YyRr,表现型为黄
色圆粒。
(4)F1产生配子时,等
位基因(Y与y,R与r)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
分离,非等位基因(Y
与R、r,y与R、r)随非
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而进入配子中,结果产
生比值相等的雌、雄各
四种配子。(5)F1的各种雄配子与
各种雌配子结合机会均等
,因此即有16种受精结合
方式,致使F2有9种基因
型,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
于9:3:3:1)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YYRR yyrr
↓ ↓
配子: YR yr

F1: YyRr(黄色圆粒)
↓⊕
F1→ YR Yr yR yr
↓配子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配子♂配子YRYryRyrYRYryRyrYYRR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E)YYrr
(F)YyRr
(G)Yyrr
(H)YyRR
(I)YyRr
(J)yyRR
(K)yyRr
(L) YyRr
(M) Yyrr
(N)yyRr
(O) yyrr
(P)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见下表黄圆9黄皱3绿圆3绿皱1请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性状间的自由组合? 其根本的原因是非等位基因
的自由组合,这其实就是基因的自
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测 交 : 孟德尔为了检验这种解释是否正
确,也用了测交的方法检验。预期结果:黄圆 (YyRr) × 绿皱(yyrr)
↓ ↓
配子: YR Yr yR yr yr
?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表现型: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比例: 1 : 1 : 1 : 1
实验结果与预
期结果相符,说
明孟德尔的解释
是正确的。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 具有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亲
本杂交;F1(杂合体)产生酏子时,等
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
组合。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 1、理论上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
生新基因型从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多样性
的原因之一。2、实践上指导杂交育种工作 人们根据需要,把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
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组合到一起,选育优良品种。再 见逸之轩工作室课件41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圆粒︰皱粒接近3 ︰ 1黄色︰绿色接近3 ︰ 1粒形315 + 108 = 423圆粒种子皱粒种子101 + 3 2 = 133粒色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5 + 101 = 416108 + 3 2 = 140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就是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 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YyF1在形成配子时:黄圆绿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YRyrYy
RrF1配子黄色圆粒配子1 : 1 : 1 : 1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结合方式有___种
基因型____种
表现型____种9黄圆:3黄皱1YYrr
2 Yyrr3绿圆 1yyRR
2yyRr1绿皱1yyrr16942YyRR2YYRr 4 YyRr1YYRR F1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比例是 1 : 1 : 1 :1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表现型的比例为 9 : 3 : 3 : 1结合方式有16种9 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3 黄皱: 1YYrr 2Yyrr3 绿圆: 1yyRR 2yyRr1 绿皱: 1yyrr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 F1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比例是 1 : 1 : 1 :1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表现型的比例为 9 : 3 : 3 : 19 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3 黄皱: 1YYrr 2Yyrr3 绿圆: 1yyRR 2yyRr1 绿皱: 1yyrr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双显性: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性: F1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比例是 1 : 1 : 1 :1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表现型的比例为 9 : 3 : 3 : 19 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3 黄皱: 1YYrr 2Yyrr3 绿圆: 1yyRR 2yyRr1 绿皱: 1yyrr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1、每种基因型前的系数可以根据杂合基因型的数目确定:如有一对为2,两对则为2×2=4.没有为1.
2、基因型的比例=系数/16 F1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比例是 1 : 1 : 1 :1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表现型的比例为 9 : 3 : 3 : 19 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3 黄皱: 1YYrr 2Yyrr3 绿圆: 1yyRR 2yyRr1 绿皱: 1yyrr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3、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重组基因型的
比例是不是
固定的?测交实验 1 : 1 : 1 : 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 际 结 果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规律实 质:发生过程:在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推断练习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2、采用 因素到 因素的研究方法。3、运用 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试验程序:单多统计学试验(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验证
得出定律。拓展提高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学会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两对41694三对864278n对2n4n3n2n 例题1、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例题2、AaBbCc和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例题3、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例题4、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2007年全国Ⅱ卷)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9:3:3:3:1 怎样求基因型?
1.填空法:
已知亲代表现型和后代表现型,求亲代基因型,最适
用此法。
例:鸡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
性。现有两只公鸡A、B与两只母鸡C、D。这四只鸡都
是毛腿豌豆冠,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
(1)AXC 毛腿豌豆冠
(2)AXD 毛腿豌豆冠
(3)BXC 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4)BXD 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试求:A、B、C、D的基因型。 2:分枝法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分析亲本产生的生殖细胞种类及比例:
如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为1/2A
1/2a1/2C
1/2c1/2C
1/2c1/2C
1/2c1/2C
1/2c1/2B
1/2b1/8ABC
1/8ABc
共8种生殖细胞,每种生殖细胞各占1/8.
推广: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生殖细胞
共有2n种,每种各占1/2n.AaBbCc1/2B
1/2b1/8AbC
1/8Abc
1/8aBC
1/8aBc1/8abC
1/8abc
乘法原理: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
(发生)的概率是每个独立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 之
积。 P(AB)=PA?PB
注:同时发生:通常用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如: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与基因型为
aaBb的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
和表现型为绿色圆粒的豌豆各占( )
A.1/8,1/16 B.1/4,3/16 C.1/8,3/16 D.1/8,3/8思路方法:1.分开计算
求各自概率
2.利用乘法原理计算
所求概率 Aa aa
黄色 绿色
1 : 1PAa=Paa=1/2
P黄色=P绿色=1/2Pbb=1/4
P圆粒=3/4PAabb=PAa?Pbb=1/2X1/4
P绿圆=P绿色?P圆粒=1/2X3/43分

法分解法适合解多类题。但最适合解已知后代表现型及其数
量比,求亲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题。
要求:能熟练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及结论。
3:1 AaXAa 1:1 AaXaa
全隐 aaXaa
全显 AAXAA或AAXAa或AAXaa例1:小麦高(D)对矮(d)是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
现有两亲本杂交,后代如下: 高抗180,高不抗60,矮抗180,
矮不抗62。求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2.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如:黄圆AaBbX绿圆aaBb,求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情况。基因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基因型1/2Aa
1/2aa
1/4BB
1/2Bb
1/4bb1/8aaBB
1/4aaBb
1/8aabb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表现型?黄
?绿?圆
?皱
?圆
?皱
3/8绿圆
1/8绿皱结论:AaBbXaa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 ? ?
? ? ? ? ? ? ? ? ? ?;
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 ? ? ? ? ? ? ? ? ? ? ?1/4BB
1/2Bb
1/4bb1/8AaBB
1/4AaBb
1/8Aabb3/8黄圆
1/8黄皱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 )
A、1/16 B、1/8 C、1/2 D、1/4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10/16 B、6/16 C、9/16 D、3/16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
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5、关于“自由组合规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可指导杂交育种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组
课堂反馈6、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7、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
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8、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揭示出( )
A、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C、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D、性染色体上基因与性别的遗传关系9、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部是白色盘状南瓜,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则F2中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3966株 B、1983株 C、1322株 D、7932株10、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的,在一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机率分别是。
A.3/4,1/4 B.3/8,1/8 C.1/4,1/4 D.1/4,1/8ddHh12、番茄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高茎无毛番茄与纯合的矮茎有毛番茄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又与“某番茄”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有毛、高茎无毛、矮茎有毛、矮茎无毛的番茄植株数分别是354、112、341、108。“某番茄”的基因型是 。 11、纯合的黄圆(YYRR)豌豆与绿皱(yyrr)豌豆杂交,F1自交,将F2中的全部绿圆豌豆再种植(再交),则F3中纯合的绿圆豌豆占F3的。
A、1/2 B、1/3 C、1/4 D、 7/12【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YyRr。
(2)F1(YyRr)自交产生的F2中,绿色圆粒豌豆有两种基因型:yyRR∶yyRr=1∶2。即:在F2的绿色圆粒中,yyRR占1/3;yyRr占2/3。
(3)F2中绿色圆粒豌豆再自交,F3中:
1/3yyRR的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yyRR占的比例为1/3×1=1/3
2/3yyRr的自交后代中,发生性状分离出现
三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yyRR的
所占的比例为2/3×1/4=1/6
? (4)F3中纯合体的绿圆豌豆(yyRR)占F3的比例为:1/3+1/6=1/2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配子种类的比例 1 :1 :1 :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解)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解YyRrF1杂合子(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可总结如下: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一对两对及两对以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位于两对及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个定律同时发生分离定律是基础
实验
现象
假说
推论
验证
理论




法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
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规律的 实 质是什么? 用 遗 传 图解来表示F1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的子代F2发生了性状分离:显︰隐=3 ︰ 1; 实 验 现象又是怎样的呢?①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随配子传递给后代。解释的正确性验证对分离现象测F1基因型F1 X 隐性类型测交后代:显︰隐=1 ︰ 11、理论上: 比如说,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 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
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实践上:小结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实 质:发生过程:在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
律适用于 生物 生殖的
遗传真核有性核课件29张PPT。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实验(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圆粒︰皱粒接近3 ︰ 1黄色︰绿色接近3 ︰ 1粒形315 + 108 = 423圆粒种子皱粒种子101 + 3 2 = 133粒色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5 + 101 = 416108 + 3 2 = 140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就是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 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YyF1在形成配子时: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YRyrYy
RrF1配子黄色圆粒配子1 : 1 : 1 : 1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F1配子性状表现:9:3:3:1遗传因子组成共9种:4种纯合子各1/16,
1种双杂合子4/16,4种单杂合子各2/16 F1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比例是 1 : 1 : 1 :1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表现型的比例为 9 : 3 : 3 : 1结合方式有16种9 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3 黄皱: 1YYrr 2Yyrr3 绿圆: 1yyRR 2yyRr1 绿皱: 1yyrr性状表现4种遗传因子组成9种测交实验 1 : 1 : 1 : 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 际 结 果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规律1、理论上: 比如说,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性状表现就有220=1048576种。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 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
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实践上: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2、采用 因素到 因素的研究方法。3、运用 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试验程序:单多统计学试验(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验证
得出定律。小结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实 质:发生过程:在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 例题1、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例题2、AaBbCc和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例题3、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例题4、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 分枝法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该法的原理为乘法原理,故常用于解基因自由组合的题。
1.分析亲本产生的生殖细胞种类及比例:
如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为1/2A
1/2a1/2C
1/2c1/2C
1/2c1/2C
1/2c1/2C
1/2c1/2B
1/2b1/8ABC
1/8ABc
共8种生殖细胞,每种生殖细胞各占1/8.
推广: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生殖细胞
共有2n种,每种各占1/2n.AaBbCc1/2B
1/2b1/8AbC
1/8Abc
1/8aBC
1/8aBc1/8abC
1/8abc
2.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如:黄圆AaBbX绿圆aaBb,求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情况。基因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基因型1/2Aa
1/2aa
1/4BB
1/2Bb
1/4bb1/8aaBB
1/4aaBb
1/8aabb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AaXaa BbXBb 子代表现型?黄
?绿?圆
?皱
?圆
?皱
3/8绿圆
1/8绿皱结论:AaBbXaa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 ? ?
? ? ? ? ? ? ? ? ? ?;
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 ? ? ? ? ? ? ? ? ? ? ?1/4BB
1/2Bb
1/4bb1/8AaBB
1/4AaBb
1/8Aabb3/8黄圆
1/8黄皱 怎样求基因型?
1.填空法:
已知亲代表现型和后代表现型,求亲代基因型,最适
用此法。
例:鸡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
性。现有两只公鸡A、B与两只母鸡C、D。这四只鸡都
是毛腿豌豆冠,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
(1)AXC 毛腿豌豆冠
(2)AXD 毛腿豌豆冠
(3)BXC 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4)BXD 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试求:A、B、C、D的基因型。2.分解法:
适合解多类题。但最适合解已知后代表现型及其数
量比,求亲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题。
要求:能熟练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及结论。
3:1 AaXAa 1:1 AaXaa
全隐 aaXaa
全显 AAXAA或AAXAa或AAXaa例1:小麦高(D)对矮(d)是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
现有两亲本杂交,后代如下: 高抗180,高不抗60,矮抗180,
矮不抗62。求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乘法原理: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
(发生)的概率是每个独立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 之
积。 P(AB)=PA?PB
注:同时发生:通常用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如: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与基因型为
aaBb的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
和表现型为绿色圆粒的豌豆各占( )
A.1/8,1/16 B.1/4,3/16 C.1/8,3/16 D.1/8,3/8思路方法:1.分开计算
求各自概率
2.利用乘法原理计算
所求概率 Aa aa
黄色 绿色
1 : 1PAa=Paa=1/2
P黄色=P绿色=1/2Pbb=1/4
P圆粒=3/4PAabb=PAa?Pbb=1/2X1/4
P绿圆=P绿色?P圆粒=1/2X3/4分

法两对41694三对864278n对2n4n3n2n(2007年全国Ⅱ卷)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9:3:3:3:1 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 )
A、1/16 B、1/8 C、1/2 D、1/4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10/16 B、6/16 C、9/16 D、3/16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
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5、关于“自由组合规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可指导杂交育种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组
课堂反馈6、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7、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
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8、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揭示出( )
A、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C、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
D、性染色体上基因与性别的遗传关系9、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部是白色盘状南瓜,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则F2中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3966株 B、1983株 C、1322株 D、7932株10、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的,在一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机率分别是。
A.3/4,1/4 B.3/8,1/8 C.1/4,1/4 D.1/4,1/8ddHh12、番茄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高茎无毛番茄与纯合的矮茎有毛番茄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又与“某番茄”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有毛、高茎无毛、矮茎有毛、矮茎无毛的番茄植株数分别是354、112、341、108。“某番茄”的基因型是 。 11、纯合的黄圆(YYRR)豌豆与绿皱(yyrr)豌豆杂交,F1自交,将F2中的全部绿圆豌豆再种植(再交),则F3中纯合的绿圆豌豆占F3的。
A、1/2 B、1/3 C、1/4 D、 7/12【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YyRr。
(2)F1(YyRr)自交产生的F2中,绿色圆粒豌豆有两种基因型:yyRR∶yyRr=1∶2。即:在F2的绿色圆粒中,yyRR占1/3;yyRr占2/3。
(3)F2中绿色圆粒豌豆再自交,F3中:
13yyRR的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yyRR占的比例为1/3×1=1/3
23yyRr的自交后代中,发生性状分离出现
三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yyRR的
所占的比例为2/3×1/4=1/6
? (4)F3中纯合体的绿圆豌豆(yyRR)占F3的比例为:1/3+1/6=1/2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一对两对及两对以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位于两对及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个定律同时发生分离定律是基础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配子种类的比例 1 :1 :1 :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解)课件12张PPT。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自由组合定律假说

演绎法观察 分析提出问题
推理、 假说
演绎 推理
实验验证结论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分离定律孟德尔产生的 新的疑问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
决定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对决定其它性状的遗传因子有影响吗?
子代的表现一定与亲本相同吗?沉思中的孟德尔?个体数:315 108 101 32对结果质疑? 1.不论正交、反交F1都为黄色圆粒,这能说明显、隐关系吗? 2. F2中有与亲本表现相同的,叫亲本类型;也有不同的类型,叫重组类型.为什么出现了新性状? 3.数量统计后代性状分离比9︰3︰3︰1,这与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3:1有数学联系吗?(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更换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每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 1、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四种表现性状,且比例接近 9 :3 :3 :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F2中遗传因子的组合种类和分离比有何规律和特点?启示: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继续质疑?(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对两对遗传因子遗传的显、隐关系分别作出假设?2.对F1如何产生配子作出解释?3、对F1产生的配子的结合作出假设? 黄色圆粒 同对
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不同对
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遗传因子
组合形式1YYRR纯合子2YyRR单杂合2YYRr单杂合4YyRr双杂合9/16 Y_R_ 1yyRR纯合子2yyRr单杂合 3/16yyR_1YYrr纯合子2Yyrr单杂合3/16Y_rr黄圆亲本型 双显性黄皱重组型单显性 绿圆重组型单显性 绿皱亲本型双隐性 9种棋 盘 法: =2×2=3×3巩固练习:
2.组成为AAbb与aaBB的小麦进行杂交,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遗传因子的种类数分别是( )
A.1和3 B.4和9 C.4和16 D.8和27
3.纯合体AAbb× aaBB,
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
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 );
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A.10/16 B.2/16 C.6/16 D.4/16 E.7/16 ACBDB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问题
推理假说
演绎 推理
实验验证结论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三)、测交1、推测:
测交:配子: YR Yr yR yr yr遗传因子组合: YyRr Yyrr yyRr yyrr 杂种一代 双隐性亲代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结论:这个结果证明孟德尔解释是正确的. 孟德尔用F1与双稳性类型测交,F1基因型若为纯合子,其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黄色圆粒;若为杂合子(YyRr),其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分别是:黄圆、黄皱、绿圆、 绿皱,数量近似比值为 1:1:1:12、预期(种植实验): 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的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也叫做独立分配定律。课件32张PPT。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2∶1高茎∶矮茎 =DD∶Dd∶dd =孟德尔的疑问: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F2黄色
圆粒黄色
皱粒绿色
圆粒绿色
皱粒×3、四种表现型之间的比
  例为9:3:3:1实验现象:—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显性性状绿圆和黄皱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粒形粒色315+108=423其中 圆粒∶皱粒≈黄色∶绿色≈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F2黄色
圆粒黄色
皱粒绿色
圆粒绿色
皱粒×101+32=133315+101=416108+32=1403∶13∶1—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_________________。分离定律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
即: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3∶3∶1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1配子PP配子配子只得_____遗传因子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一半2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F29∶3∶3∶1≈结合方式有___种
表现型____种
基因型____种9黄圆3黄皱1YYrr
2 Yyrr3绿圆 1yyRR
2yyRr1绿皱1yyrr16942YyRR2YYRr 4 YyRr1YYRR 观察F2,找规律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 (能稳定遗传的)各占1/16,共占1/4杂合子双杂合子:YyRr,占1/4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各占2/16,共占1/2①基因型特点及比例②表现型特点及比例双显性:黄圆 占9/16单显性黄皱 占3/16绿圆 占3/16双隐性:绿皱 占1/16想一想,做一做?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F2代出现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_____;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数占总数的__。 
2.用结白色扁形果实(基因型WwDd)的南瓜植株自交,是否能培养出只有一种显性性状的个体?你能推算出具有一种显性性状南瓜的概率是多少?              1/47/163/8拓展:1对Dd2131212对YyRr223 22 2n对2 n3 n2 n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配子遗传因子
组成性状表现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YyRryyrr 1 ∶ 1 ∶ 1 ∶ 1测交:yr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互不干扰分离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定律杂交实验理论解释 (假说)测交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内容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两对相对性状)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1、正确地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
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与前人不同的思想方法:主张“从简单的
事物中去认识真理”
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用统计学方法
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进
行了记载和分析
4、合理地采用了一整套试验的程序观察试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试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基因表现型等位基因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豌豆种子的黄色、绿色。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黄色基因Y与y,
高茎基因D与d.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YY、 Yy 、yy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它们的关系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①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②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③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④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
相同。请判断 后用简单公式表示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水毛茛相关概念的关系:基因等位基因分离性状分离控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性状基因型+环境表现型分离定律 与 自由组合定律P10旁栏题①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______进行,
______起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________。同时同时基础两对或 多对等位 基因两对或 多对一对一对等位基因两种1∶1四种 1∶1∶1∶1三种 1∶2∶1九种 (1∶2∶1)2两种 3∶1四种
9∶3∶3∶1已知亲代基因型,用乘法定理求子代概率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的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例: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解:∵Aa×AA→1/2Aa Bb×Bb→1/2Bb∴子代AaBb的概率=1/2×1/2=1/4同理可求子代表现型概率、基因型种数、表现型种数、表现型比例等。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
交,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
产生________种表现型的个体。2、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
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为____________;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
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1/1612乘法定理的应用要决---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41/8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常用的解法有三种:解法一:基因填充法解法二:分离组合法解法三:采用特殊的分离比法YyRr× YyRr→9∶3∶3∶1YyRr× yyrr→1∶1∶1∶1Yyrr× YyRr→3∶1∶3∶1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后代植株数是:紫缺321,紫马101,绿缺310,绿马107。如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问双亲的基因型是什么?方法步骤:①根据亲本性状,用待定式推测亲本基因型②根据每对相对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比,反推亲本基因型乘法定理的应用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
型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CA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中出现的
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9/161/47/163/83、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此
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A.5种 B.8种 C.16种 D.32种YYRR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yR YRyrYyRr(黄色圆粒 ) yR P配子F1配子F2YRYryrYry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RF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A.1/16 B.1/8 C.1/2 D.1/4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A.10/16 B.6/16 C.9/16 D.3/164、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
A.HR B.YR C.Dd D.Ad
5、具有基因型AaBB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
与它们的两个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
百分比是
A.25% B.50% C.75% D.100%
6、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不能说明的是
A.新基因的产生 B.新的基因型的产生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可以重新组合7、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小
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
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
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TtBb ttBb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
交,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
产生________种表现型的个体。2、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
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为____________;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
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1/1612乘法定理的应用要决---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41/81、根据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理的图解;
2、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性状;
3、根据性状表现初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
(隐性性状—dd,显性性状—Dd或DD→D_ )
4、根据性状分离比(根据后代表现型、遗传因子组成),判断双亲遗传因子组成;
5、弄清有关配子的遗传因子及比例;
6、利用配子比例求相应个体概率。遗传题解题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