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 (1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 (13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3 10: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知识回顾




请同学们为图片排序,并思考它们的联系及蕴含的信息。
《流民图》
图①:朱元璋建立明王朝,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
图②: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图③:???
图④:???
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农民起义因何而起?
东北满洲又是何人?
明朝是否就只亡于二者?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的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
“朕已悉知!汝辈好为之。”
“只知有忠贤(魏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农民起义因何而起?
明武宗 荒淫无度,纵情享乐,不喜欢上朝,宠信宦官刘瑾。
明世宗 前20年有所建树,后20年,沉迷神仙方术,从此不上朝20年,最后因服用丹药毒发身亡。
明神宗 在位48年,万历17年后,以各种理由拒绝上朝20年
明熹宗 爱好木工涉猎建筑。朝政全部交由宦官魏忠贤处理,造成东林党争
明思宗 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但生性多疑,杀袁崇焕,造成边防空虚
明中后期皇帝的作为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机构瘫痪,
政事乏力。
但在籓府之中,宗室内部彼此因为名利、利益而勾心斗角,相互倾害,甚至父子反目,同宗相残的情形,也属司空见惯。
——雷炳炎《明代宗室的倾轧与争斗述论》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因政治腐败而起!
农民起义因何而起?
在明代中期的嘉靖时,“ 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无畏。”
——《明史·杨廷和传》
时间 土地兼并的表现
明神宗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占地7万顷
明熹宗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崇祯帝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①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导致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因社会动荡而起!
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农民起义因何而起?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陕西通治》卷八六
面对连年大旱,官府是如何做的?
不顾死活,催征如故。
农民们无法忍受,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统治。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起义过程
陕西起义 进军河南 攻克西安 攻克北京 明朝灭亡
政治腐败,赋税严重; 陕北连年干旱,催征如故。
均田免赋
建立大顺政权政权
崇祯帝自缢
明朝统治长达_276_年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百姓为什么会欢迎闯王的到来?
1、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2、军纪严明
3、发放钱粮
平均土地,减免沉重赋税
1644年
4月
赢得民心
失民心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进京前 进京后
农民起义因何亡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农民军很快腐败
迅速发展
急速消逝
“均田免赋”
严明军纪,不妄杀一人,
不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进京后抢劫地主贵族,
官绅人人自危。
(没有调整策略)
李自成一心关注登基大典
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结局如何?
有人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形容这一段历史事件?为什么?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爱新觉罗·皇太极
注意:此时明朝还未灭亡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威胁明朝北部。(明征收辽饷)
1635年,皇太极继续进攻明朝,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3年,顺治帝登基。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但未统一全国。
1644年!
A
B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世祖 顺治帝
爱新觉罗·福临
明思宗 崇祯帝
朱由检
大顺太祖
李自成
1644年李自成入主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明朝灭亡。
随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
清朝最终取得天下。
大明、大顺、大清政权交替
①尽管明朝政府是被李自成直接推翻,但导致明朝灭亡绝不仅仅只有农民起义……
③请思考课后活动第2题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统治阶级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压榨百姓,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更深层的原因是:封建腐朽统治的必然结果
请根据以上三点提示,探究核心问题:明究竟亡于谁?
②崇祯帝: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课堂小结
①政治腐败
②李自成农民起义
“均田免赋”
③建立
政权
1644年
国号大顺
④攻克北京
明朝灭亡
1644年崇祯帝自缢
⑦努尔哈赤建大金
⑤清军入关
明中后期
1616年
⑧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5年
1636年
⑨皇太级改国号为大清
⑩顺治帝迁都北京
两条线索:
明末农民起义:
明亡清兴:
①、② 、③、④、⑤、⑥
①、⑥、⑦、⑧、④、⑤、⑨
起因、经过、结果
明亡原因过程及清朝建立
⑥李自成军队受夹击
从明武宗开始,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
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民起义频发 D.遭遇连年灾荒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  )
A.“洗涤朝廷”
B.“替天行道”
C.“均田免赋”
D.“高筑墙,广积粮”
A
C
如果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套用在历史现象中,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比作“螳螂”,把明政权比作“蝉”,那这里的“黄雀”应该指的(  )
A.清 B.宋 C.元 D.辽
A
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 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 )
A.官吏贪赃枉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B
在历史短剧表演中,刘刚同学的台词中有“改革内政”“改女真族为满洲”“改国号为清,定都盛京”等词句。他扮演的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皇帝 D.乾隆皇帝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