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2017年)
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课 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课 时: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是语文人教版2017年改版后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传统的游记名篇,有景趣,有情趣,有理趣,无不展现着文人的哲思和情怀。“苦难美至上主义者”马丽华以时空为序,以跟随拍摄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抒写了自己在各拉丹东游历时的所见,重点展现了自我主体精神世界对自然洪荒伟力和漫长历史的敬畏。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把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手法,对文本进行语言赏析,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个体化理解,且对游历散文有一定的接触。但马丽华对藏北地区有着深入骨髓的虔诚敬畏,故写景时重在刻神而非绘形,往往把主观感受、想象与客观描写融为一体。因此,教授本课时,抓住作者对藏北始终如一的“敬畏”情怀,引导学生借助图文配字评论,淡化地域隔膜,让学生“深入其境”去品语言中渗透的写作特色与敬畏之感,感受作者“苦”益敬畏的情怀。
3.学情分析:
憧憬美好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的永恒主题。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写景叙事、寄情于景类游记散文,对景物描写以及人物情感分析比较熟悉。因此本课应当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景物聚焦的语言赏析和知人论世的苦难把握,发现藏北各拉丹东长江之源的神圣壮美,感悟马丽华深受其苦却不改虔诚的敬畏情美,了解人类在自然伟力面前的探索精神。
目标
1. 品语言,以文状景,感知敬畏。
2. 读苦难,知人论世,理解敬畏。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三个问题。问题一:聚焦镜头择何处。通过所见景点的快速定位,巩固“移步换景”这一写作手法;问题二:文艺配字求评论。通过小组合作品语言,学习语言赏析要点。问题三:细品神韵感敬畏。通过细品语言特色,把握写景语言中渗透的敬畏之情,为深入理解根深蒂固的敬畏情怀做铺垫。
2.针对目标2,设计三个问题。问题一:藏北为何值得敬畏。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微课视频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藏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现实之苦以及马丽华对藏北根深蒂固的苦中敬畏;问题二:怀揣敬畏身体何苦。通过回归文本搜寻信息,把握作者在敬畏情怀下,甘心忍受的身体苦难;问题三:苦难背后思绪何为。通过对作者身体渐趋恶化时观景思绪的把握,体验作者在身体苦难中坚持心灵的行走,内心感受、理解、想象越发深刻细致,对自然无语伦比的敬畏之情愈见其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拓展式导入——齐读诗句
人间屋脊入云中,冰塔巍峨寒雾浓;
白宫红殿湛蓝天,盖世高原气万千;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雪域高原梵音袅袅,万千朝圣者,终究只能面对神圣的湛蓝,瞩目、仰视;
聆听诗句的声音,我们听到了每一个匍匐过的人,双手举过头顶的,都是苦难和敬畏。今天我们跟随马丽华一起走进藏北,走进那片最接近蓝天的地域,走进《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走进苦难与敬畏。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入题。
(设计意图:齐读诗句入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环节一:品语言,以文状景,感知敬畏
1.聚焦镜头择何处
问题:如果你要晒图,请问雪域画面的镜头聚焦在哪几处?
2.文字配图求评论
问题:请结合文本,为镜头画面配上恰当的文字和专业评论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示例:山脚
文字配图: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专业评论:①比喻,拟人②把各拉丹冬比作巨人,把风比作刀,赋予山人的动作、肖像③生动形象写出各拉丹冬峰的棱角分明与立体层次的特点④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析关键字词,学会思考、探索、总结的学习方法。)
3.细品神韵感敬畏
链接资料:
“基于对这种类乎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色彩的雪山精神的耳濡目染,使马丽华在下笔描绘雪域风物的时候,尤其善于捕捉它们内在的神韵。”
——王杜良《马丽华:特立独行的雪域文化歌者》
问题:细读语句,若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对所见的情感,你选择哪个词?
思考:
(设计意图:结合语句赏析,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时融入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环节二:读苦难,知人论世,理解敬畏
1.藏北为何值得敬畏
问题:请观看链接视频,探究马丽华对渊源颇深的藏北最渴望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思考:
2.怀揣敬畏身体何苦
问题:回归文本,找出观景时“我”经历了哪些苦难,内心体验有哪些变化
思考:
(设计意图:有目的性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3.苦难背后思绪何为
问题:面对苦难与壮美,我的思绪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探究。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示例:
看到各拉丹东主峰一现尊荣,我身体并无异样,本应惧严寒多变而退缩,反而折服于它的高峻、雄伟、变幻莫测。
看到 ,我 ,本应 ,
反而 。
……
要求:自选角度,仿照例句,自由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并且会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理解人物的主观体验。)
总结 苦难带来了什么
链接资料:
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
——刘延《如风的马丽华》
问题:作者被称为“苦难美至上主义者”,结合你的理解,苦难给她带来了什么?
思考:
链接资料:
“现代人心智的杯子已经满溢,感觉也趋于饱和,要重新构建怎样的心态,方能领略和容纳这一方已为人类陌生的时空呢?”
“大自然并不因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地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人类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马丽华
问题:面对自然伟力,人如沧海一粟,作者因渴望苦难而收获了精神升华、心灵行走,那么你呢,又收获了什么呢?
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人生,收获精神洗礼,为人生跋涉添一滴养料,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苦难、挫折,正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正是马丽华这样渴望苦难、敬畏自然的心灵,才让我们有了一窥大自然的神秘圣洁的机缘;正是有了“这佛光闪闪的雪域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的朝圣发问,才让我们有了折服于自然苦难、成长于心灵行走的觉悟。感谢自然,感谢文学,让我们一步步放下包袱,不需要隐藏秘密,巧妙度过人生。
附:
所需条件:多媒体设备,教师自制PPT。
预习作业(课前要求):
诵读课文,理清游记散文脉络。
作业设计(课后使用):
如果你是导演,想拍一部《话说各拉丹东》的纪录片,选取你最钟意的画面和拍摄角度,给自己的镜头配上最得意的解说词。
要求:以课本为依据,适当剪裁,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