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相交线课时作业(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相交线课时作业(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4-02 22:3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相交线与平行线课时作业1(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1与∠3是同位角?? B.∠2与∠3是内错角 C.∠1与∠4是同旁内角???? D.∠3与∠4是同旁内角
2、?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那么∠DOE与∠COA的关系是 (??? )
A. 对顶角 ????B. 相等 ????C. 互余 ????D. 互补
3、已知和互为补角,其中,那么的余角为??? (??? ?)
.???? .???? .???? .不能确定
4、下列说法:?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长方体是四棱柱;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如图2所示,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 ∠1=90°,∠2=30°,∠3=∠4=60°;???B. ∠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6、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0,第二次向右拐300???????? B.第一次向右拐500,第二次向左拐1300
C.第一次向右拐500,第二次向右拐1300??????? D.第一次向左拐500,第二次向左拐1300
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F⊥AB于O,且∠COE=50°,则∠BOD等于( )
A.40°?  ? B.45°??  ?? C.55°??????????? D.65°
8、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 C.相交但不垂直?  D.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
9、点P 是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cm, PB=5cm, PC=2cm, 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 2cm ? ??? ??? B.小于2cm ? ??? C.不大于2cm ??? D.4cm
10、若∠1与∠2是内错角,且∠1=60°,则∠2是????? (?? ? )
A.60°?? ??????B.120°??? ?????C.120°或60°??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1、比较大小:?????? (填“>”或“<”).
12、已知∠AOB=40°,OC平分∠AOB,则∠AOC的补角等于_____.
13、如图,已知直线l1、l2、l3两两相交,且∠1=60°,∠2=∠4,则∠3的_______度,
∠5=_______度.
14、
15、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其交点的个数可能为________.
16、如图,直线与直线c的夹角是∠,直线b与直线c的夹角是∠,把直线 “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与∠满足______时,直线∥b,理由是_______.
17、拓展延伸
(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______组不同的对顶角;
(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_____组不同的对顶角;
(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_____组不同的对顶角;
……
(4)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_____组不同对顶角呢?(如图所示)
18、线AB、CD被EF EG所截,在∠1、∠2、∠3、∠4、∠5、∠6中,同位角有____________对。
19、如图(3),直线AF和AC被直线EB所截,∠EBC的同位角是_______;直线DC、AC被直线AF所截,∠FAC的同位角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20、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叫做格点。
(1)按下列要求画图:过点C画AB的平行线CD;过点C画AB的垂线CE,并在图中标出格点D和E。
(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21、已知:
求作:,使得(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四、简答题
2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F=3∠FOB,∠AOC=90°.
求∠EOC的度数.
23、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OG⊥CD,∠BOD=32°.
(1)求∠AOG的度数;
(2)如果OC是∠AOE的平分线,那么OG是∠AOF的平分线吗?说明你的理由.
24、?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填空
(1)点C在直线AB上,点P在直线AB外;
(2)过点P画PDAB,垂足为点D;
(3)P、C两点间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4)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25、请你先动笔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再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内两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2)平面内3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3)平面内4条直线,可以把平面最多分成多少部分?
(4)平面内100条直线,可以把平面最多分成多少部分?
26、如图,大江的一侧有甲、乙两家工厂,它们都有垂直于江边的小路AD、BE,长度分别为3千米和2千米,两条小路相距10千米.现在要在江边建一个抽水站,把水送到甲、乙两厂去.欲使供水管路最短,抽水站应建在哪里?
27、已知∠A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少5°,求∠A的度数。
2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EOD,∠COE=100°,求∠AOD和∠AOC的度数.
29、如图,要测量两堵墙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请你写出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说明几何道理.
30、如图,已知E为等腰△ABC的底边BC上一动点,过E作EF⊥BC交AB于D,交CA的延长线于F,问:
(1) ∠F与∠ADF的关系怎样?说明理由。
(2) 若E在BC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上题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说明理由;若成立,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A
7、A
8、A
9、C
10、D
二、填空题
11、?>;
12、160°;
13、
14、
15、.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
16、∠=∠?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7、(1)2? (2)6? (3)12? (4)n(n-1)
18、3
19、∠EOF、∠FOC
三、作图题
20、1)11--------2分,作图正确共4分
23
作图正确并标明格点D和E分别得2分,面积为正确2分
21、解:? 画一边1分,画两弧各1分,画两弧相交1分,画另一边1分,结论1分,总共6分.
四、简答题
22、解:45°
(请按书写步骤的规范性适当给分)
23、(1)58°? (2)是,理由略
24、(1)图略?????????????????
(2)图略,要求标出垂直符号,并注明垂足.-
(3)PC的长???????????????????
(4)PD的长??????????????????
25、(1)3或4
(2)4,或6,或7
(3)11??????????????????????????????????????? (4)5051
26、应建在距E点4千米处(或距D点6千米处).
27、10°
28、∠AOD=140°,∠AOC=40°.
计算过程如下:
∵? ∠COD=180°,∠COE=100°(已知),
∴? ∠EOD=∠COD-∠COE=180°-100°=80°.
∵? OB平分∠EOD(已知),
∴? ∠BOD=∠EOD=×80°=40°(角平分线定义).
∵? ∠AOB=180°(平角定义),
∴? ∠AOD=∠AOB-∠BOD=180°-40°=140°,
∠AOC=∠COD-AOD=180°-140°=40°.
29、测∠AOB的邻补角或对顶角. (两种方法各3分)
30、解:(1)∠F=∠ADF。 理由是:
∵AB=AC
∴∠B=∠C
∵EF⊥BC
∴∠B+∠BDE=90°, ∠C+∠F=90°
∴∠BDE=∠F
∵∠ADF=∠BDE
∴∠ADF=∠F? (2)结论仍然成立
画图(略) …
证明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