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1 3.4 加密与解密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1 3.4 加密与解密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5-13 10: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加密与解密
授课题目:加密与解密
授课章节:第三章 第4节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数据加密和解密的概念及原理
②了解数据加密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
会用Python实现简单的加密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分析生活中由密码引起的数据安全问题,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会用Python实现简单的加密算法
三、【教学难点】
会用Python实现简单的加密算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活动1:防范盗窃行为) 活动1(防范“盗窃”行为)不少人有密码被盗的经历,这往往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是财产损失。你是否有使用账号、密码的经验?请你与同学交流、讨论并上网搜索表中列出的密码盗窃方式,思考相应的防盗措施,填入表中。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讨论填写表格
二、创设新情境(活动2:穷举解密时间) 活动2(穷举搜索密码需要的时间)打开程序“数据安全性测试.py”,运行并测试穷举搜索一个5位、7位和9位的数字密码,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密码中还有字母,破解的时间会变长吗?请与同学讨论创建安全密码的方法。 让学生运行程序,解答学生疑问 运行程序并填表
三、新授内容(创建安全密码) 密码 密码是指用来核对用户ID以验证用户就是本人的一组字符。创建安全密码的一般技巧包括:1.使用长度不少于8个字符的密码。密码长度越长越不容易被破解。2.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如$、#等)相结合的密码。3.不要使用电话号码、身份证号或生日等信息作为密码。4.不要使用整个用户ID或用户ID的一部分作为密码。5.不要使用字典中能找到的词语作为密码,即使是字母次序颠倒过来的常用词语也不可以。 讲授创建安全密码的一般技巧 掌握创建安全密码的技巧
四、创设新情境(让数据隐身) 活动3(让数据隐身)在古代,人们是怎样秘密传送数据的呢?请你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了解数据加密的发展历史。 引导学生查找加密历史的资料 搜索资料填表
五、新授内容(加密) 加密 加密就是将原始信息(数据)隐匿起来,使之在缺少特殊信息(数据)时不可读。原始信息(数据)称为明文,加密后的信息(数据)称为密文。将密文还原成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或解码)。任务驱动:运行“凯撒密码.py”程序,体验加密算法。。加法密码 加法密码又称为移位密码。在加法密码算法中,明文中的所有字母都在字母表上向后(或向前)按照一个固定数目进行偏移后被替换成密文。例如,偏移量是3的时候,所有字母A将被替换成D,B变成E,依此类推。凯撒密码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对称加密机制,在古罗马的时候已经很流行,它是加法密码的典型代表。 讲授加密、加法密码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凯撒密码程序 运行凯撒密码程序,探究python加密方法
七、课堂小结 1.创建安全密码的一般技巧包括:长度8位以上的密码;尽量使用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相结合的密码;不要使用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生日等作为密码;不要使用用户ID作密码;不要使用常用单词作密码;2.加密就是将信息隐匿起来,使之缺少特殊信息时不可读。原始信息称为明文,加密后的信息称为密文,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3.加法密码又称为移位密码,明文中的所有字母向后或者向前移位。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