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竞赛数学: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竞赛数学: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3 18: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竞赛数学: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在竞赛试题中,平行和垂直是做为基础知识应用在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之中,单独出题的情况很少,但当平行和垂直的性质与实际情况结合时,往往也会被做为新题型来考查.
【例1】 请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个数.
【思考与分析】 本题有多种分类,如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再考虑第三条直线的位置;又如以三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分类等.下面我们就第二种分类加以说明.
解: (1)如图1,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0;
(2)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1;
(3)如图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3;
(4)如图4,其中两条直线平行,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为2.
综上所述,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0或1或2或3个.
(如果按第一种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又该如何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反思:求解中(2)、(3)两种情况称为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当题目中图形不全或不确定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分类.
【例2】 (1)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
(2)能否在平面上画出7条直线(任意3条都不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如果能,请画出一例,如果不能,请简述理由.
【思考与分析】 “6条直线相交且任意3条都不共点”,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首先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这样可以发现若不出现3条直线共点可以出现平行线.对于(2)中所求,可以根据(1)得到的结论先对其进行推理,不要盲目的画图.
解:(1)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过A作两直线m1与n1.在n1 上取两点B、C,在m1上取两点D、G.过B作m2∥m1,过C作m3∥m1,过D作n2∥n1,过G作n3∥n1,这时m2、m3、n2、n3交得E、F、H、I四点,如图所示.由于彼此平行的直线不相交,所以,图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
(2)在平面上不能画出没有3线共点的7条直线,使得其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外3条直线相交.
  理由如下:假设平面上可以画出7条直线,其中每一条都恰与其它3条相交,因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又因没有3条直线共点,所以每条直线上恰有与另3条直线交得的3个不同的交点.根据直线去数这些交点,共有3×7=21个交点,但每个交点分属两条直线,被重复计数一次,所以这7条直线交点总数为因为这与交点个数应为整数矛盾.所以,满足题设条件的7条直线是画不出来的.
反思:本题在说明理由时应用了假设法.利用假设推导出结果是否与题中条件冲突.这与我们以后要学的反证法相类似.
【例3】 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对.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思考与解】我们可将原图分解为八个“三线八角”即“直线AB和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AB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AB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CD所截”、“直线AB和EF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AB和GH被直线EF所截”、“直线GH和CD 被直线EF所截”.每一个“三线八角”都有两对同旁内角,故原图中共有16对,因此选择D.
【小结】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图形分解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三线八角”.
【例4】 有10条公路(假设公路是笔直的,并且可以无限延伸),无任何三条公路交于同一个岔口,现有31名交警,刚好满足每个岔口有且只有一名交警执勤,请你画出公路示意图.
【思考与解】 我们可以把公路想象成直线,岔口想象成交点,由警察的人数及题意可知,10条直线刚好有31个交点.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平面上的10条直线,若两两相交,最多出现45个交点, 现在只要求出现31个交点,就要减去14个交点,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两种办法:(1)多条直线共点;(2)出现平行线.根据题意,方法(1)不能实现,所以想到使用平行线.在某一方向上有5 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减少10个交点,若6条直线平行,则可减少15个交点, 所以这个方向上最多可取5条平行线,这时还有4个点要去掉,换一个方向取3条平行线,即可再减少3个交点,这时还剩下2条直线与1个要减去的点,只须让其在第三个方向上互相平行即可,如图所示:
【小结】 本题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做题时,要牢牢把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图形结合,从简单的图形推理找出问题的入手点.
【例5】 把正方形ABCD边AD平移得到EF, 作出平移后的正方形能有几种作法?

【思考与分析】 据题意,平移是指正方形整体平移,只有一个.我们根据以前学过的作图方法和本周学的平移作图,作法有如下几个:
作法1: 过E作EF的垂线,截取EG=EF,过G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F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
作法2: 过E、F分别作EF的垂线,截取EG=EF,F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G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
作法3: 过F作EF的垂线,截取FH=EF,过H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
作法4: 过E作AC的平行线,过F作BD的平行线,截取EH=AC,FG=BD(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2).
作法5: 连接EA,FD,过B点作EA的平行线,过C作FD的平行线.截取BG=EA,CH=FD(注意截取方向).如图(3).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

【小结】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要描述一个平移变换,必须指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例6】电脑游戏上有一种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游戏规则:在所给各种各样的方块中,通过平移、旋转的方式,罗列方块使之排满每一横行,每排满一行,便消去一行,得100分,依次类推(本题特殊规定,只准平移),小方块在屏幕顶端居中出现(奇数列时居中偏左).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如图所示).

(1) 若按规定,想得分,甲方块需要怎样平移,才可能直接得分或为以后打下得分基础?乙方块呢?
(2) 若你把甲方块放到左侧,发现屏幕已暗示出丙方块为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丙方块只需如何移动,便可得多少分?(注:屏幕上一共有10行10列)
【思考与分析】 第(1)题观察甲方块与底部方块的特点,我们可得出平移方式.第(2)题将丙方块通过平移嵌入空隙之中,即可得分.
解: (1) 甲方块可左移3个单位,下移7个单位放到屏幕左侧;乙方块需向右平移3个单位,下移8个单位,放到屏幕右侧.(可用其他平移方式)
(2) 丙方块下移7个单位,便可排满2行,得200分.
【小结】 解本题的关键是将各个方块通过平移嵌成一个长方形,需根据方块和现有图形选择合理的平移方式.
【例7】如图1,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思考与分析】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我们只要过点P作出l1的平行线即可知道∠APB=∠PAC+∠PBD;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可以分为如图2和如图3两种情形,同样分别过点P作出l1或l2的平行线,即有∠APB=∠PBD-∠PAC或∠APB=∠PAC-∠PBD.
解: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则有∠APB=∠PAC+∠PBD.理由是:如图1,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E+∠BPE=∠PAC+∠PBD,即∠APB=∠PAC+∠PBD.
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
(1)如图2,有结论:∠APB=∠PBD-∠PAC.理由是: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B=∠BPE-∠APE,即∠APB=∠PBD-∠PAC.
(2)如图3,有结论:∠APB=∠PAC-∠PBD.理由是:过点P作PE∥l2,则∠BPE=∠PBD,又因为l1∥l2,所以PE∥l1,所以∠APE=∠PAC,所以∠APB=∠APE-∠BPE,即∠APB=∠PAC-∠PBD.
【小结】我们做这类题的时候可以发现:点的移动带动角的位置变化,角的位置变化决定了角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分类思想来分析题 ( http: / / www.1230.org / Index.html )意,解决多种情况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