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1、光的反射定律
一、四大规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练习:1、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米时,人与像间距为_____米;若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2秒,人相对像的速度为_____,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如何变?人像间距为______米。 2、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用作图法确定入射点,并完成光路图。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4、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传播方向 不变。3、光的折射定律: 1、有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 ABCD练习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
水中,在水面上( )。
A、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B、只发生折射,不发生反射。
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C 3、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
角射到界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
折射。已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的夹角85°,则折射角为( ).
A、15° B、35°
C、45 D、60° B4、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及玻璃在界面的哪一方。AGDCOFEB30°20°60°5、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入射角比折射角先减小到0;
C、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折射角为0;
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6、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A、小孔成像 B、日食和月食
C、水中出现树的倒影 D、岸上看水中的鱼.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exeu>2f 2f>u>fuv>f 倒立放大 实像 v>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u=2f正立 放大 虚像如照相机如幻灯机如放大镜 结论:
1、一倍焦距分正倒、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2、物近(一倍焦距)像大且远。7、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底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和焦距f满足的关系是 ( )
A、u<f B、u=f
C、f<u<2f D、u>2f8.某同学选用焦距是6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9.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从距透镜15厘米处沿透镜主光轴远离,移动到距透镜40厘米处的过程中,物体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 [ ]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11、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放在凸透镜成像前20cm处,在凸透镜成像另一侧是15 cm处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物体向凸透镜移近5cm,那么光屏上将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12、当烛焰离凸透镜22cm时,光屏上能找到放大的像,当光屏离透镜18cm时,只能得到缩小的像,则透镜焦距可能为( )
A、10cm B、15cm C、20cm D、 25cm13、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光屏上得一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厘米 B、 8厘米
C、 12厘米 D、18厘米、 14、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与透镜为18厘米时,在距透镜12厘米的光屏上恰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5、用一照相机拍照,想将原来的全身照改拍成脸部特写,镜头应如何调节?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A、月食的形成、 B、平面镜成像、
C、影的形成、 D、激光准直瞄准器、
E、小孔成像、 F、平静水面呈现岸边景物的倒影、
G、水中的筷子变弯、H、水中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