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
1.人体的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图Z10-1为体液转化的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图Z10-1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即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图中字母含义分别为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细胞内液
C.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相关
D.内环境中的成分包含激素、血红蛋白、抗体等
[解析]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图中D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A为血浆,C为淋巴,B错误;B为组织液,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C正确;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
B.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活动加强
[解析]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中,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
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C.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可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解析]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如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产生,A错误;吞噬细胞参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B正确;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C错误;免疫细胞中的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免疫细胞中的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没有特异性,D错误。
4.肿瘤疫苗是近年来免疫研究的热点,其原理是将肿瘤抗原导入患者体内,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可作为肿瘤抗原
B.肿瘤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以被B淋巴细胞识别
C.肿瘤抗原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只有细胞免疫
D.肿瘤疫苗会诱导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解析] 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可以作为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A正确;B淋巴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正确;肿瘤抗原激发的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主要的肿瘤免疫应答方式,C错误;肿瘤疫苗会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D正确。
5.摩擦性水泡是因运动摩擦产生的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主要发生在手掌和脚底。水泡内层的皮肤呈红肿、湿热,有刺痛。但往往几天后“水泡”就消失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
A.患者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形成的痛觉
B.水泡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C.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将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的方法可以是使用针或剪刀直接将水泡戳破
[解析] 刺痛感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形成的,A正确;水泡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水分由血浆渗透进入组织液的量增加,B正确;组织液可以转化为血浆和淋巴,从而使水泡自行消失,C正确;水泡不能直接挑破,以免受到细菌感染,D错误。
6.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须水浴加热直接观察即可,A错误。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链球菌是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C错误。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7.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研究发现,如果可以暂时抑制T细胞表面表达的CTLA-4蛋白这一免疫系统“刹车分子”的活性,就能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性,从而缩小肿瘤的体积,为癌症治疗开创全新的免疫治疗思路——释放免疫系统自身的能力来攻击肿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均会明显减少
B.T细胞含有CTLA-4基因,B细胞不含CTLA-4基因
C.人体能对癌变细胞及时发现并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口服对抗CTLA-4蛋白的抗体,激活T细胞,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
[解析]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数量会减少,但某些蛋白质(如甲胎蛋白)会增加,A错误;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有CTLA-4基因,该基因只在T细胞中表达,B错误;免疫系统发现并消灭癌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C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作用,D错误。
8.吞噬细胞吞噬蛋白抗原后,可通过Ⅱ类MHC蛋白将蛋白抗原的部分结构暴露在细胞表面,MHC-抗原复合体与T细胞结合后,会启动相应的免疫应答,过程如图Z10-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
图Z10-2
A.吞噬细胞吞噬蛋白抗原后经历了与溶酶体等结构有关的细胞内消化
B.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细胞膜存在接触传递信息的交流方式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发生MHC-抗原复合体与T细胞受体结合
D.T细胞接受MHC-抗原复合体刺激后可分泌淋巴因子或直接转化为效应T细胞
[解析]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后,利用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将抗原逐渐消化,A正确;吞噬细胞能表达Ⅱ类MHC蛋白,该蛋白质和抗原形成复合体后和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实现信息交流,B正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发生MHC-抗原复合体与T细胞受体结合这一过程,C正确;T细胞接受MHC-抗原复合体刺激后不能直接转化为效应T细胞,需要经过增殖分化,D错误。
9.水中毒是指细胞外液渗透压过低,水分过多,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导致细胞内水分过多,并产生头痛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渗透压是指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水中毒患者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细胞内液渗透压 降低 ,影响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正常人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后,不易发生水中毒,与抗利尿激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抗利尿激素由 下丘脑 产生的,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 肾小管和集合管 ;使更多的水分被重吸收,此时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
(3)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可以改善水中毒症状,原因是 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细胞内水分减少 。
[解析] (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水中毒患者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细胞不断吸水,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也降低,影响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行重吸收。(3)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可以升高细胞外离子浓度,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减少细胞内水分,改善“水中毒”症状。
10.诺如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RNA病毒颗粒。它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传播。回答下列问题:
(1)诺如病毒感染人体时,若第一、二道防线被突破,就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该免疫的特点是 后天形成,针对某一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 ;当该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通常机体能够快速将其清除,其原因是 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
(2)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发病以轻症为主,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自身便能逐渐恢复痊愈。但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受到诺如病毒感染后情况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其原因可能是 患者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无法及时清除病毒 ;对个别严重腹泻患者,需要及时补充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避免因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而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或维持人体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世界各国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目前没有相应疫苗和特效药物。请你为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出合理建议。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生熟食物分开存放;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及时对诺如病毒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等 (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1)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当该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已有的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将病毒快速清除。(2)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无法杀灭侵入人体的病毒,所以临床表现会加重,持续时间长;严重腹泻患者,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此时需要及时补充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避免因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而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3)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传播,据此分析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生熟食物分开存放;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及时对诺如病毒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等。
11.研究发现,约90%宫颈癌患者体内可检测到HPV(人乳头瘤病毒)。该病毒存在HPV16、HPV18等多种亚型。目前,用于预防宫颈癌的常见疫苗有“二价”“四价”等剂型,近年,医疗机构引进“九价”HPV疫苗,吸引了各界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HPV的攻击,其中第二道防线依靠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发挥作用。
(2)机体接种HPV疫苗后,T细胞被激活,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分泌 淋巴因子 ,而在细胞免疫中则分化为 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参与特异性免疫。
(3)在机体免疫过程中,抗原指的是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多“价”疫苗可预防多种HPV亚型感染,原因是 不同HPV亚型具有不同的抗原,多价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和记忆细胞,可抵御多种HPV亚型 。
(4)注射疫苗后,个别接种者会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是指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
[解析] (1)第二道防线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产生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中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3)抗原指的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由于不同HPV亚型具有不同的抗原,多价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和记忆细胞,可抵御多种HPV亚型,所以多“价”疫苗可预防多种HPV亚型感染。(4)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12.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脊液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 双向 (填“双向”或“单向”)的。
(2)脑脊液不仅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 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3)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 (相对)升高 ,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
(4)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脑水肿,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做了临床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后水肿指数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A组 ACTH(79例) 3个月 4.1~9.6 1.1~2.9 1.1~2.9
B组 地塞米松(79例) 3个月 5.1~7.1 3.3~4.9 5.1~9.8
①对照实验类型有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等,该实验方案体现了 相互对照、自身 对照。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a. 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好于地塞米松 ;b. ACTH治疗后基本无反弹情况出现 。
[解析] (1)脑脊液相当于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2)脑脊液不仅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血浆蛋白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4)该实验方案体现了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对照,同时还有同组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a.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好于地塞米松;b.ACTH治疗后基本无反弹情况出现,总之,ACTH治疗效果比地塞米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