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4 17:11: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作者游踪。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游记写景方法,学以致用。
三、过程与方法:
八年级学生对游记这一文体的基本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并且通过前面两篇教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游记的认识更深一步,应能自主学习。同时,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对文中隐含的作者的人生态度,通过教师的点拨,还是能有所领会的。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要问西欧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山脉,那就是阿尔卑斯山脉;要问阿尔卑斯山脉上最高峻的山峰是哪座山峰,那就是勃朗峰。被称为“欧洲屋脊”的勃朗峰作为一处独特的自然景点,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前来观赏,还有数以千计的登山者慕名而来挑战它。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脚步,来一次“勃朗峰”神游之旅。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口语进行写作的作家,开创了一代文风,被福克纳誉为“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幼年家境贫寒,被迫放弃学业外出谋生,丰富的生活经历对其后期的创作影响很大。主要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亚瑟王朝廷上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佬》等。
2.介绍背景
本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天真汉在国外》,内容记述了他以报社记者身份搭乘“奎克城”号轮船前往欧洲和巴勒斯坦采访的种种经历和见闻,并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奥利维亚·兰顿。作品一经出版便获得巨大成功,《登勃朗峰》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马克·吐温以其深厚的写作天赋描绘了登勃朗峰时所见种种美景和为他们赶车的车夫,写景时笔下极富诗意,文采斐然;写人时刻画生动,尽显幽默本色。 
文章虽名为《登勃朗峰》,然而作者没有着力描写登山的过程,而是注重勃朗峰美景的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当地的车夫和导游,向读者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这也正是马克·吐温所一贯坚持的在幽默的语言和简明的句法下对社会现实和生活在这个现实中的普通人的深切关注。
二、诵读训练
1.请1-2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订正。
2.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读准字音,认 准字形
翌日(yì) 辚辚(lín) 巉峻(chán) 拾级(shè) 霓裳(ní) 隧道(suì)
俯瞰(kàn) 穹顶(qióng) 皑皑(ái) 缭绕(liáo) 沟壑(hè) 打嗝(gé) 纷至沓来(tà)
2.词语解释
翌日:次日。
穹顶:悬垂的半球体空间或面积,穹或穹形面。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
缭绕:回环旋转。
巉峻:险峻陡峭。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往来不断。
轻歌曼舞: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瞬息万变:形容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化多而快。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三、学生略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1.请简要说说勃朗峰的地理特点?
明确:夏蒙尼·勃朗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是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也是欧洲第一高峰,海拔4 810米。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季不融化,白雪皑皑,故勃朗峰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
2.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4):我们徒步攀登勃朗峰的经过。
第二部分(5、6):在勃朗峰高地仰面遥望附近山峰的情景。
第三部分(7~11):下山途中的奇闻异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
本文选自《远处的青山》(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林文华译。作者于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在前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本文是他欧洲旅行游记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正式来领略一下勃朗峰的魅力。
二、学生略读全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当然心中预设是想让学生能抓住“奇”,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奇”)
2.为什么作者觉得马车里的男男女女可怜可悯?
答:这些游客们雇用马车为己所用,却被马车限制,不能在树林中避暑,处于烈日之下,不能充分享受登山的乐趣,文中的“物有所值”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3.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的。
答:黑首至勃朗峰沿途:先总写再分写,通过视觉、听觉写出了峡谷、瀑布、岩壁、丘岗的美。
勃朗峰:先远观再近观,远观主要写山貌——“独踞苍穹”,体现出其威严,近观运用比喻的修辞,主要写山形,体现出山峰的奇特。
附近的山巅:仰面遥望的角度观赏,主要写山色,四字词语连用,写出了云朵的纤巧、美丽、独特、变幻无穷。
4.作者面对峰巅的云彩,产生了关于肥皂泡的联想,借此抒发感悟,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峰巅亦真亦幻的云,它的光影、色彩、形状美丽异常但也变化无定,瞬息即逝,就像“最美丽最精致的肥皂泡”,由此作者赞美峰巅云彩的美丽,同时感叹至精至美者,如梦似幻,往往不能长久,欣喜之余感到惋惜,之后作者做了一个奇妙的设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进一步感叹,要懂得珍惜。
三、全班自由朗读全文,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 这么“奇美”的风景“美”在哪里?具体是如何呈现出来?(圈点勾画,做批注)(也可以结合作业本“学习任务二”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看阅读提示:“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
【提示:描写美景的段落主要集中在2到5自然段,速读2到5自然段,圈点勾画表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把具体的分析旁批在相应的地方。】
2.作者怎样描绘勃朗峰的?
(1)远望勃朗峰:穹山顶呈V字形,耸入蓝天,巍峨壮观;
(2)登山勃朗峰:望周围的峰奇形怪状,侧面衬托了勃朗峰的雄伟。
(3)逗留高地:仰面遥望美景独特,满目华彩,变幻无穷,如同肥皂泡(仙境)。
3.作者由勃朗峰奇幻的景象联想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作者由勃朗峰美丽景色,尤其是神奇变幻无穷的云彩联想到肥皂泡。
肥皂泡的色彩也是变幻无穷的,且转瞬即逝,这和作者在勃朗峰上见到的奇美景象相似。作者这种特别联想,一方面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如勃朗峰神奇美丽一般景观的赞叹;一方面也感慨如此的美景转瞬即逝,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人们应好好珍惜吉时美景,人们也应积极投身大自然,纵享大自然的馈赠。
4.下山作者写的是遇“车夫之王”一事,怎样理解作者的安排,这一内容和题目“登勃朗峰”有联系吗?
作者下山写雇车去旅馆,塑造了一位车技娴熟、幽默风趣的车夫之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内容和前文登勃朗峰紧密相连,展现了旅行的另一面。写美景,令人陶醉留恋;写人,风趣幽默,让人倍感轻松愉快。这样的旅游行程真是一个完美的身心之旅。
5.这些景色的“奇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明确:第一处,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出景物的奇美;第二处,远观勃朗峰,“独踞苍穹”的“踞”形象地写出了其奇伟的特点;第三处,运用比喻,把山峰的形状比作“美女的纤指”“主教头上的帽子”,写出了山峰形状的奇特;第四处,运用比喻,将“朵朵白云”比作“游丝蛛网”和“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突出白云的纤巧、轻柔、美丽、奇幻。
四、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翌日(yì)   暇畅(xiá) 妩媚(wǔ) 络绎不绝(yì)
B.灼热(zhuó) 焦炙(zhì) 纤指(qiān) 巍峨壮观(é)
C.俯瞰(hàn) 巉峻(chán) 沟壑(hè) 瞬息万变(shùn)
D.苍穹(qióng) 急湍(tuān) 诺言(ruò) 天衣云锦(jǐn)
(解析:B项“纤”应读作“xiān”;C项“瞰”应读“kàn”;D项“诺”应读“n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浮躁  颠簸  蔓延  名附其实
B.妖媚  摄入  旷野  一如即往
C.敞篷  宛如  顷刻  腾空而起
D.饱览  变幻  陡峭  五彩斑澜
(解析:A项“附”应写作“副”;B项“即”应写作“既”;D项“澜”应写作“斓”。)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纷至沓来。
B.国庆之夜,人们轻歌曼舞,共庆佳节。
C.他走出帐篷骑上快马,拾级而上地飞奔而去,转眼间已冲上对面的小丘。
D.王经理对人和颜悦色,下属都非常喜欢他。
(解析:C项“拾级而上”指逐步登阶,表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不能用来形容飞奔。)
4.(2016·河池)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
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成分残缺,去掉“经过”或“使”)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意识”。)
五、拓展延伸
学完本文,我们知道了写游记不仅可以写沿途的风景,还可以写旅途有趣的人和事。请你选择曾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提示:1.选择一处风景,细致观察,选好立足点和观察点,有序地描写;
2.描写风景是要加入一些个人感受或独特体验。
六、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 本文记叙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一次经历,描绘了山中奇景,叙述了奇人奇事,展现了旅途的无限趣味。抒发了对奇山异景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感慨以及积极、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
七、课文总结
本文记述了一次愉悦的旅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雄壮、奇伟、变幻多姿的山中所见之景,从多角度叙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车夫精彩的驾车本领,语言幽默风趣,细细品味,趣味横生。今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领略了勃朗峰的奇景奇人以及诙谐幽默的语句,从字里行间中我们能感受到马克·吐温的自信乐观,其实马克·吐温他一生很坎坷,他依然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获得很高得成就。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贝多芬失聪而做命运交响曲、张海迪瘫痪而苦求学、霍金失语而著时间简史。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面对挫折时也应该不气馁不低头,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攀登人生的高峰。
八、作业布置:
1.推荐马克·吐温的文章《傻瓜国外旅行记》、《百万英镑》。
2.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写一篇游记,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九、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有梯度,达到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效果。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堂课教师指引下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的效果也很好。
不足之处:对作者的文风和作者作品的理解还不完全到位,课下对马克·吐温作品要充分阅读,厚积而薄发,只有充分阅读,深入思考,提升文化底蕴,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