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作业(第三周)(答案)
班级 姓名
6 《雪》
●作业导航
1.理解全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关键语句,品味文章内涵;
3.体会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磬口(qìnɡ) 脂粉奁(lián)
B.模样(mó) 胭脂(yīn)
C.朔方(shuò) 旷野(kuànɡ)
D.凛冽(lǐn) 眷念(juà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晴天又来消逝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B.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C.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至极了。
D.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2)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C.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D.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一)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二)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1)文中哪几个字能准确概括江南雪的特质?
(2)用自己的话概括北方的雪的性格。
6.文中加点的“但是”有什么作用?
7.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并说说你的理解。
8.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他更欣赏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______觉得细腻,______觉得清闲,潜意识下______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______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______无论在什么地方,______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选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9.给文中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两段属于_________描写,描写了_______季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对下列几个句子中,描写幽静的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④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A.①和②相似,③和④相似 B.①和③相似,②和④相似
C.①和④相似,②和③相似 D.①②③④都相似
12.北国的秋有何特点?试找出突出这些特点的句子。
★试一试
13.根据文意,填入恰当的比喻句,并使之完整。
是呀!黄山的暮色时分的确是一天中最生辉灿烂的,它将薄明的晨曦,绚丽的云霞,灿烂的阳光全收进自己的怀里,这正如一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才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雷电颂
●作业导航
1.领悟抒情主人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修辞手法;
3.体验悲壮、慷慨、激昂的语言的感染力。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颈项(jǐnɡ) 脚镣(liào)
B.睥睨(pì nì) 稽首(qí)
C.劈开(pì) 鞭挞(dà)
D.忏悔(chàn) 虐待(nüè)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
B.你坐在那马上私毫也不能驰聘。
C.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4.本文选自历史剧《屈原》,屈原是我国最_______的大诗人,是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者_______,是进步文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历史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5.本文段大量运用修辞格,有什么表达效果?试举例分析。
6.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7.结合课本第68页关于《屈原》第五幕的简介进行联想和想象描写屈原吟咏《雷电颂》时的环境。
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二、提高部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写于20年代初期)
9.诗中加点的“是”可有可无吗?试分析。
10.请给最后一节划分节奏。
11.(1)“闲游”和“来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2)“朵”换成“颗”行不行?为什么?
12.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天上的街市的景物时,语气_________,从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来。表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人想象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合理吗?
14.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15.试比较《雷电颂》和《天上的街市》在抒情方式上的区别。
★试一试
16.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提示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的自然规律,这就是 。(用自己的话说)
《雪》参考答案:
一、1.B(mú yān)
2.A(释) 3.略 4.C
5.(1)滋润美艳。
(2)独立不羁,昂扬向上。
6.从上下文看似乎不需转折,却使作者的情感倾向更加明显。
7.“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江南的雨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
8.对比;朔方的雪;因为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未经磨炼,不能保持长久;而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在孤独的境遇下奋力抗争,这正是作者的精神的体现。
(二)9.既 又 并且 因为 所以 都
10.景物 秋 槐树的落蕊 蝉声
11.C(①④是以动衬静,②③是写静)
12.清静、悲凉。第二问略。
13.晚年 收藏了童年、少年、青年的美好时光 庄重 深沉 含蓄 灿烂(意思接近即可)
《雷电颂》参考答案:
一、1.C(pī tà) 2.B(丝 骋)
3.(1)拟人、呼告、排比
(2)比喻
(3)反复、排比
(4)排比、反问
4.早 爱国主义 浪漫主义 《离骚》 《九歌》 《九章》 《天问》 郭沫若 旗手 诗人 历史学家 《棠棣之花》 《屈原》 《虎符》《高渐离》 《孔雀胆》 《南冠草》
5.“风,你咆哮吧!咆哮吧!”运用拟人、呼告歌颂了风。“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运用呼告、反问、排比,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些修辞格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6.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 群众。
7.答案要点:①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②郑詹尹准备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
③东皇太一庙神像林立,阴森恐怖;④雷电交加,狂风大作;⑤屈原的肉体和精神受到严重伤害,光明与黑暗在殊死搏斗。
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9.不是;它起着凑足音节的作用,使语句更舒展,同时更能表达赞赏的口吻。
10.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1.(1)不能。“来往”是牛郎织女过天河相见。在天街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
(2)不行。“朵”说明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12.极其肯定 “定然” 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存在,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13.牛郎织女解放了,生活自由幸福。诗人想象合理,因为诗人依星象来想象,银河淡淡的,浅浅的,也不甚宽广。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黑暗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
14.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
15.《天上的街市》通过联想和想象含蓄、婉转地抒发感情,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对自由的向往。《雷电颂》直接表达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通过拟人、呼告、排比、反复把积聚内心的情感激流喷泻出来。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