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二十五米往返跑
说课
一、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对耐力练习和测试不感兴趣甚至排斥,且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与人相处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较弱,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诚信友善的精神,本课以25米往返跑为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全面地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接触耐力跑,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敏捷、协调等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但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弱。针对这些情况,选择技术性、竞争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学中练,练中乐,乐中懂”的教学意图,充分享受阳光体育及游戏带来的快乐,运用到生活中去。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比较强,以分阶段分步骤的方式教授,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贯穿全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而且体现出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全面地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的学习往返跑及主动的参与到练习比赛和游戏中来。
三、教学目标
2.运动技能:
使多数学生能掌握25米往返跑的基本动作。
三、教学目标
3.身体健康:
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巧性、协调性等素质。
三、教学目标
4.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精神。
四、教材分析
通过对跑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跑的兴趣,既可以发展其速度及下肢力量、协调性及灵敏性也可以发展其耐力,选择《往返跑》作为主教材,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南宁市体育中考的考试项目之一,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五、组织与教法
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如教师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比赛教学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通过游戏和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巩固直线跑的动作技能。在往返跑的练习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方式,从重心减低——转体迅速起动练习——短距离往返跑练习,充分让学生掌握25米往返跑的动作技术要点
一、准备部分:
以2500多年镌刻在古希腊埃拉多斯山岩上的一段谚语激发起学生对于跑步的兴趣,再导入本课的内容25米往返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学习25米往返跑,让学生清楚课程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的用途,更进一步的加深对跑步的兴趣,为培养运动习惯打下良好的意识基础。随后以蛇形跑和八段锦为热身,让学生体验过弯跑,八段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此作为准备活动,既活动了身体,又传承了武术。
二、基本部分:
25米往返跑的技术动作主要由起跑、加速跑、减速、绕杆过弯、再次加速跑几个环节的技术组合而成,为使学生快速深刻的掌握技术,本课采用了分段教学法,先练习起跑-加速-减速,再过渡到完整练习。为了突破难点绕杆过弯,特意设计了以汽车为例,用模型演示赛车过弯的动作,需要先减速,再用大角度切弯的过程,深入浅出,成功的突破了难点。再以游戏比赛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为队名,让学生自由组合为12支队伍进行接力跑比赛,最后让个小组以田忌赛马方式的比赛,由组员自己商量决定接力跑的顺序和完成次数,充分发挥了学生团结协作,诚信友爱的精神风貌。
三、结束部分:
课的最后让学生分为三队,分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中的四个小组合为一队,进行大丰收的游戏,将练习往返跑的标志桶收到集合处,既进行了游戏,又将上课的器材收到了一起。然后对腰部肌肉和腿部的韧带进行了放松,最后本节课进行小结,对同学们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进行了表扬,下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