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20米,宽60米,画在练习本上,选取(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A.1:200 B.1:2000 C.1:10000 D.1:400000
2.如图,将莫比乌斯带沿虚线剪开,结果是( )
A.一条长纸条 B.两个套在一起的纸环
C.两个独立的纸环 D.一个大的纸环
3.宗兰兰同学一次在多功能教室上课的座位是第5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是( )
A.(6,5) B.(5,6)
C.(6,5)或(5,6)
4.美术课上,小强坐在第4列第3行,用数对(4,3)表示,明明坐在小强正后方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4) B.(4,4) C.(3,3) D.(5,3)
5.下面各点中,与点(5,4)在同一行的是( )
A.(5,3) B.(4,4) C.(5,5) D.(5,2)
二.填空题
6.把三角形X按1:2缩小后得到的图形是 .
7.音乐课上,聪聪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4行,用数对(2,4)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8.数对(3,6)表示的是在 的位置。如果这个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其位置应表示( , )。
9.如果在图上第5列,第6行的位置用(5,6)表示,那么第4行,第2列的位置用 表示,(3,7)表示第 列,第 行。
10.把长方形的长纸条先捏着一端,将另一端扭转180°,再粘贴起来,形成一个环,这个纸环叫 .
11.细心读题,谨慎填写。
如图的两个纸带,图 是莫比乌斯带。图①中的蚂蚁如果不爬过纸带的边缘,它
(填“能”或“不能”)吃到纸带内的面包屑。
三.判断题
12.有些电动机的皮带连接成莫比乌斯带,仅仅是为了好看。
13.打印机的色带就是莫比乌斯带.这样就不会只磨损一面,节约了材料.
14.晓东的位置是(3,4),他后面一个同学的位置是(4,4)。
15.小明和小红在教室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6,2)和(6,5),说明他们两个人在同一列。
四.操作题
16.春光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20m,宽80m,用1:2000的比例尺画出春光小学操场的平面图。
17.在方格纸上描出点A(2,2),B(1,5),C(6,5),D(5,2)并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再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们分别与这个封闭图形的面积相等。(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每一个小方格表示1cm ,)
五.应用题
18.学样要建一个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请先算一算,再在下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比例尺1:2000)
19.如图,如果A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B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请你画出新的三角形,并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cm2?
20.张老师买了一套新房,客厅是长6m、宽4.8m的长方形.请用1:200的比例尺画出张老师家客厅的平面图.
21.平平家的正西方向600米是游泳馆,游泳馆的正北方向200米是图书馆,图书馆的正东方向1000米是百货超市,百货超市的正南方向400米是电影院.请你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各个地点的平面图.
22.国庆节游行队伍中有一些人高举国旗,国旗四个角上的人在队伍中用数对表示分别是(4,2)、(4,37)、(23,2)、(23,37)。请你计算:国旗下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分析】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操场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再与练习本的实际长度比较即可选出合适的答案.
【解答】解:因为120米=12000厘米,60米=6000厘米,
选项A,12000×=60厘米,6000厘米×=30(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尺寸过大,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不合适;
选项B,12000×=6(厘米),6000×=3(厘米),画在练习本上比较合适;
选项C,12000×=1.2(厘米),6000×=0.6(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太小,故不合适;
选项D,12000×=0.03(厘米),6000×=0.015(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太小,故不合适;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分析】莫比乌斯带:拿一张白的长纸条,把一面涂成黑色,然后把其中一端翻一个身,粘成一个莫比乌斯带.用剪刀沿纸带的中央把它剪开.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剪出一个两倍长的纸环;由此求解.
【解答】解:将莫比乌斯带沿虚线剪开,结果是一个两倍长的纸环.
故选:D。
【点评】熟知莫比乌斯带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宗兰兰同学一次在多功能教室上课的座位是第5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是(5,6)。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4.【分析】
数对的前一个数表示列数,后一个数表示行数。小强坐在第4列第3行,明明坐在小强正后方第一个位置上,那么列数不变,行数增加1,所以明明坐在第4列第4行,所以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4);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美术课上,小强坐在第4列第3行,用数对(4,3)表示,明明坐在小强正后方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4)。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对与位置,知道数对的表示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5.【分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与点(5,4)在同一行的一定是行数相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5,4)的位置在第5列第4行,与点(5,4)在同一行的一定行数是4,只有选项B符合要求;所以与点(5,4)在同一行的是(4,4)。
故选:B。
【点评】如无特别说明,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
二.填空题
6.【分析】根据比例尺的定义,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解:观察图形,将三角形X按1:2缩小后得到的图形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比例尺画图,得到各边对应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7.【分析】数对的前一个数表示列数,后一个数表示行数。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2列第4行,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那么列数不变,行数增加1,所以明明坐在第2列第5行,所以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5);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音乐课上,聪聪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4行,用数对(2,4)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5)。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对与位置,知道数对的表示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8.【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如果这个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其行数不变,列数加3;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数对(3,6)表示的是在第3列第6行的位置。如果这个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其位置应表示( 6,6)。
故答案为:第3列第6行;6,6。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明确两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9.【分析】根据在图上第5列,第6行的位置用(5,6)表示可知: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果在图上第5列,第6行的位置用(5,6)表示,那么第4行,第2列的位置用(2,4)表示,(3,7)表示第3列,第7行。
故答案为:(2,4);3,7。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明确两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10.【分析】把长方形的纸条的一端扭转180,再将两端粘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只有一个面的纸圈儿,这个圈就是莫比乌斯圈;由此求解.
【解答】解:把长方形的长纸条先捏着一端,将另一端扭转180°,再粘贴起来,形成一个环,这个纸环叫莫比乌斯圈.
故答案为:莫比乌斯圈.
【点评】本题属于探究莫比乌斯圈的题目,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纸条的首尾粘上,做成一个有两个面的纸圈;如果把长方形纸条的一端扭转180°,再将两端粘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只有一个面的纸圈儿.
11.【分析】根据莫比乌斯带的特点:莫比乌斯带是把纸条儿的一端扭转180°,再将两端粘在一起,做成只有一个面、一条封闭曲线作边界的纸圈。可以判断,图②是莫比乌斯带;根据图①的特点,蚂蚁不爬过纸带的边缘,无法进入纸带的内部,也就无法吃到面包屑。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纸带,②是莫比乌斯带,图①中的蚂蚁如果不爬过纸带的边缘,不能吃到纸带内的面包屑。
故答案为:②;不能。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学常识,应注意平时数学常识知识的积累,熟知莫比乌斯带的特点。
三.判断题
12.【分析】
用皮带传送的动力机械的皮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的形状,这样皮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
【解答】解:有些电动机的皮带连接成莫比乌斯带,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实用。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莫比乌斯带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3.【分析】根据莫比乌斯带的特点可知:打印机的色带是一个封闭的带子,它由一个面组成,这样可以使色带的油墨有效输送量增加一倍.据此解答.
【解答】解:打印机的色带就是莫比乌斯带,这样可以使色带的油墨有效输送量增加一倍,节约了材料.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旋转思想的应用,关键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4.【分析】数对的前一个数表示列,后一个数表示行。数对(3,4)表示第3列,第4行;则他后面一个同学在第3列,第5行。据此解答。
【解答】解:晓东的位置是(3,4),他后面一个同学的位置是(3,5)。
故答案为:×。
【点评】理解处在同一列的点,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处在同一行的点,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是解本题的关键。
15.【分析】根据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据此判断。
【解答】解:小明和小红在教室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6,2)和(6,5),因为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所以他们两个人在同一列。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
四.操作题
16.【分析】要求图上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根据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字,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20米=12000厘米
80米=8000厘米
12000×=6(厘米)
8000×=4(厘米)
如图:
【点评】考查了应用比例尺画图,能够根据比例尺正确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统一。
17.【分析】根据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据此在图中描出A、B、C、D各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要使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相等,画法不唯一。据此解答。
【解答】解:梯形的面积:(5+3)×3÷2
=8×3÷2
=24(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画法不唯一,再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应用,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应用,关键是明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
五.应用题
18.【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学校操场的图上的长、宽即可画出它的平面图.
【解答】解:100米=10000厘米,60米=6000厘米,
10000×=5(厘米)
6000×=3(厘米)
即学校操场的图上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画图如下: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即可画图.注意平面图是按一定比例画的,标数据时仍可标注实际距离.
19.【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找出A、B、C的数对,然后利用平移的特征,分别按要求进行平移,根据图示的比例尺计算三角形各边的长度,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其面积即可.
【解答】解:如图:
A(1,1)向右平移1格,位置为A(2,1)
B(2,1)向右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3格,位置为B(4,6)
由图示可知,每格代表5厘米,所以变化后的三角形ABC的底为3×
5=15(厘米),高为(6﹣1)×5=25(厘米)
所以其面积为:15×25÷2=187.5(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87.5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数对确定位置及平移的特征,注意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20.【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分别计算平面图上客厅的长和宽,完成作图即可.
【解答】解:6米=600厘米
4.8米=480厘米
600×=3(厘米)
480×=2.4(厘米)
张老师家的客厅如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比例尺作图,关键是根据比例尺计算客厅图上的长和宽.
21.【分析】根据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确定比例尺为:1:2000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应用.
22.【分析】根据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据此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列,一共有多少行。然后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解答】解:国庆节游行队伍中有一些人高举国旗,国旗四个角上的人在队伍中用数对表示分别是(4,2)、(4,37)、(23,2)、(23,37)。
由此可知,国旗下面的人数有23﹣4+1=20(列)
国旗下面的人数有37﹣2+1=36(行)
36×20=720(人)
答:国旗下一共有720人。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求出国旗下面的人数有多少列,多少行,然后用每行的人数乘列数就是国旗下面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