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6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6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3 14:1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选择题
1.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条形的(  )看出数量的多和少.
A.长短 B.宽窄 C.颜色
2.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  )比较合理.
A.10 B.12 C.16 D.24
3.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7,加上第四个数后平均数是16,第四个数是(  )
A.15.85 B.18 C.16.9 D.17.2
4.父亲节,学校“文苑”专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生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表示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  )
A. B.
C. D.
5.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6.要求某商店2019年平均每月销售冰箱多少台,正确的算式是(  )
某商店2019年冰箱销售情况统计表
时间/季度 一 二 三 四
数量/台 106 208 370 280
A.(106+208+370+180)÷4
B.(106+208+370+180)÷12
C.(106+208+370+180)÷24
D.(106+208+370+180)÷365
7.四位同学在跳绳比赛中成绩如下,求哪位同学跳的最接近四人的平均数。正确的选项是(  )。
A.张莉 B.王红 C.李超 D.赵冬
8.如图,(  )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
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
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
C.小明1﹣﹣8岁的身高
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
二.填空题
9.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0.8厘米表示200吨,要表示750吨的数量,直条应当画   厘米.
10.要观察病人的体温,用   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1.
图中每格代表   人,四(2)班一共有   名同学.其中,喜欢   的人数最少,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喜欢   人数的   倍.
12.根据统计图填空:
第   组做的好事最多,比最少的小组多做   件,全班共做了   件.
13.“五一”假期,淘气一家自驾游去外地,按计划准点到达目的地,他们选择早上6:00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途中出现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故障排除后,他们加快速度仍匀速前进,结果恰好准点到达,如果他们的行驶路程(m)与所用时间(h)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则他们原计划准点到达的时刻是   .
14.淘气身高142厘米,爸爸身高178厘米.爸爸和淘气的平均身高是   厘米.
15.小明参加期中测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87分,如果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小明数学得了   分。
16.某部队进行为期一星期的行军训练,前3天平均每天行125千米,后4天由于下雨,平均每天只行76千米.该部队这次行军训练平均每天行   千米.
三.判断题
17.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   
18.如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身高.但没有写他们的姓名,已知李刚最高,孙丽最矮,杨明比王红高,则王红的身高是125厘米.   .
19.小熊蛋糕店5天卖出蛋糕100个,那么第6天肯定卖出20个.   
20.小红4次跳远的总成绩是8米,她每次跳远的成绩肯定是2米。    
21.四(2)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4分,全班第一名的小明得分一定不低于94分.   理由:   
四.操作题
22.乌龟和兔子参加赛跑,乌龟出发后,6h到达终点.兔子出发1h后,靠着一个树桩睡了5h,然后跑了1h到达终点.仔细观察如图两幅图,在描述兔子活动的图下面的□里画“△”,在描述乌龟活动的图下面的□里画“〇”.
23.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今年第一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 2 3
甲 120 100 80
乙 90 120 150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五.应用题
24.如图是丽丽发热住院期间的体温记录情况统计图.
(1)这种统计图是   统计图.
(2)护士每   小时为丽丽量一次体温;丽丽体温最高是   摄氏度;丽丽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3)从体温看,丽丽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为什么?
25.一辆货车将470箱牛奶平均送到16个销售点后,还剩38箱,平均每个销售点配送多少箱牛奶?
26.小刚和小强分别制作了一艘轮船模型进行比赛.下面是这两艘轮船前4次的试航情况的统计图.
(1)前4次试航,谁的轮船平均每次航行的距离远一些?
(2)第5次试航,小刚的轮船航行距离是20米,小强的轮船航行距离是16米.请你在图中表示出来.
(3)请你选一选,第5次试航后,小刚的轮船航行距离的平均数会   ,小强的轮船航行距离的平均数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27.新兴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检查结果如图:
(1)一年级没有龋齿的学生有   人,六年级学生龋齿数3颗的有   人.
(2)哪个年级学生牙齿的健康情况好一些?请结合数据说明.
28.王老师家去年四个季度的用水情况如表所示:
季度 一 二 三 四
用水量(吨) 36 42 50 28
(1)王老师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2)如果每吨水的水费为4元,王老师家去年上半年共交水费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分析】首先要清楚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长的表示的数量就多,条形短的表示的数量就少,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条形的宽窄、颜色没有关系,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条形的长短看出数量的多和少.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2.【分析】根据已知的条形所标注的数据及它们之间的高度之比或差即可看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多少.
【解答】解:如图,
选项a直条的高度是B的2倍少一点,大约是16比较合理.
故选:C.
【点评】根据A、B、C、D、E各直条的高度及它们之间的差或比即可确定选项a直条所表示的数据.
3.【分析】根据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先求出前三个数的和,再求出加上第四个数后四个数的和,进而相减得解.
【解答】解:16×4﹣15.7×3
=64﹣47.1
=16.9.
答:第四个数是16.9.
故选:C.
【点评】理解求第四个数,需要根据平均数乘数的个数,先分别求出前三个数的和与四个数的和,它们之间相差的数值就是第四个数.
4.【分析】根据题意,同辞家门赴车站表示父亲与孩子函数图象在一开始是一致;别时叮咛语千万表示时间加长,距离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表示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表示父亲离家越来越远,据此意义解答。
【解答】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孩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别时叮咛语千万,时间在加长,路程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父亲回家离家越来越近。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每句诗句表达的意思。
5.【分析】由题意可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5元;即6吨以内,每吨水的单价变化不大,然后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单价变化相对来说幅度变大;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5元;
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上面4幅图中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C;
故选:C。
【点评】此题应根据单价和用水吨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6.【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全年的销售总量,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全年的销售总量除以12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106+208+370+180)÷12
=864÷12
=72(台)
答:该商店2019年平均每月销售冰箱72台.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7.【分析】求出4个人的平均数,然后再与每个同学的成绩比较即可。
【解答】解:(6+9+4+8)÷4
=27÷4
=6.75
张莉同学跳的最接近四人的平均数。
故选:A。
【点评】求出4个人的平均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
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
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二.填空题
9.【分析】根据题意,可用750吨除以200吨计算出750里面有几个200,然后再乘0.8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750÷200×0.8
=3.75×0.8,
=3(厘米),
答:直条应当画3厘米.
故答案为:3.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750吨里面有几个200吨,有几个200吨就有几个0.8厘米.
10.【分析】折线统计图能明确看出病人的提问升降程度,便于观察,据此填空.
【解答】解:要观察病人的体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折线.
【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能明显观察出问题的统计图.
11.【分析】
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代表2人,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四年级(2)班共有多少人,其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喜欢乒乓球人数的4倍.据此解答.
【解答】解:8+14+16+4=42(人)
16÷4=4
答:图中每格代表2人,四(2)班共有42 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喜欢乒乓球人数的4倍.
故答案为:2、42、乒乓球、乒乓球、4.(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2.【分析】由条形统计图即可看出各组做好事的件数,然后再比较求差、求和即可.
【解答】解:
25﹣5=20(件)
15+25+5+20=65(件)
答:第(2)组做的好事最多,比最少的小组多做20件,全班共做了65件.
故答案为:(2),20,65.
【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3.【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题意可以求出开始的速度为80千米/时,故障排除后的速度是(180﹣80)=100千米/时,设计划行驶的路程是a千米,就可以由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出路程,再由路程除以速度就可以求出计划到达时间.
【解答】解:由图象及题意,得故障前的速度为:80÷1=80千米/时,
故障后的速度为:(180﹣80)÷1=100千米/时.
设航行额全程有a千米,由题意,得
=2+
解得:a=480,
则原计划行驶的时间为:480÷80=6小时,
6时+6时=12时,
故计划准点到达的时刻为:12:00.
故答案为:1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函数图象的意义解答行程问题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的运用,解答时先根据图象求出速度是关键,再建立方程求出距离是难点.
14.【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用爸爸、淘气2人的身高之和除以2就是平均身高。
【解答】解:(142+178)÷2
=320÷2
=160(厘米)
答: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故答案为:160。
【点评】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15.【分析】根据题意,小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成绩是:87×3=261分,语文、英语两科的总成绩是:83×2=166分,然后用三科的总成绩减去两科的总成绩就是数学成绩;据此解答。
【解答】解:87×3﹣83×2
=261﹣166
=95(分)
答:小明数学得了95分。
故答案为:9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关键是灵活运用总分=平均数×科目数,分别计算出三科和两科的成绩之和,再根据减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16.【分析】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分别求出前3天行了多少千米、后4天行了多少千米,再求出全程是多少千米,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行军的路程除以行军的天数即可.
【解答】解:(125×3+76×4)÷(3+4)
=(375+304)÷7
=679÷7
=97(千米)
答:该部队这次行军训练平均每天行97千米.
故答案为:97.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三.判断题
17.【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含义: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8.【分析】先根据已知找出四个人的高矮情况,然后从图中找出王红的身高对应的直条,读出王红的身高即可.
【解答】解:李刚最高,李刚对应最长的直条;孙丽最矮,孙丽对应最短的直条;杨明比王红高,那么剩下的两个直条中较长的是杨明的身高,较短的直条王红的身高;
在图中左起第一个直条表示王红的身高,是100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在条形统计图中,数据大的对应的直条就长,由此解决问题.
19.【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5天卖出蛋糕100个,平均每天卖100÷5=20个,但是第6天不一定也卖出20个,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天卖出蛋糕100个,如果是平均分,那么平均每天卖100÷5=20个,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第6天不一定也卖出20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典型的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在明确平均数的意义。
20.【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所以丽丽4次跳远的总成绩是8米,她每次的跳远成绩不一定都是2米,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
小红4次跳远的总成绩是8米,她每次的跳远成绩不一定都是2米。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注意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并不代表其中的哪个数据。
21.【分析】根据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是指这个班的总分除以这个班人数得到的平均值,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受到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这个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4分,那么这个班的第一名的成绩一定大于平均分(94分).据此判断.
【解答】解:四(2)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4分,全班第一名的小明得分一定不低于94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理由是: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受到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这个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4分,那么这个班的第一名的成绩一定大于平均分(94分).
故答案为:√、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受到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这个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4分,那么这个班的第一名的成绩一定大于平均分(94分).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明确: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受到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四.操作题
2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乌龟是匀速前进,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也在变化,由此可知,图一描述乌龟的活动情况;而兔子出发1小时后,睡了5小时,这段时间的路程不变,然后跑小时达到终点,由此可知,图二描述兔子活动的情况.据此解答.
【解答】解:图一描述乌龟的活动情况,图二描述兔子活动的情况.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个格子可以代表20箱,以及表示甲乙品牌的图例,据此依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即可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解答】解:绘图如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统计图中每个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再根据已知的数据进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即可解答.
五.应用题
24.【分析】(1)这种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2)护士每隔6小时为丽丽量一次体温,丽丽体温最高是39.5℃,丽丽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
(3)从体温看,丽丽的病情是好转,因为她的体温逐渐接近正常体温.据此解答.
【解答】解:(1)这种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2)护士每隔6小时为丽丽量一次体温,丽丽体温最高是39.5℃,丽丽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
(3)从体温看,丽丽的病情是好转,因为她的体温逐渐接近正常体温.
故答案为:折线;6、39.5、37.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主要,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5.【分析】先算出送下的牛奶箱数,再除以16即可。
【解答】解:(470﹣38)÷16
=432÷16
=27(箱)
答:平均每个销售点配送27箱牛奶。
【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即可。
26.【分析】(1)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小刚、小强前4次平均每次航行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补充完成统计图.
(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小刚、小强5次平均每次航行的距离,然后分别与前4次的平均距离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14+16+12+18)÷4
=60÷4
=15(米)
(14+15+18+17)÷4
=64÷4
=16(米)
16>15
答:前4次试航,小强的轮船平均每次航行的距离远一些.
(2)作图如下:
下面是这两艘轮船5次的试航情况的统计图
(3)(14+16+12+18+20)÷5
=80÷5
=16(米)
16>15
(14+15+18+17+16)÷5
=80÷5
=16(米)
16=16
答:第5次试航后,小刚的轮船航行距离的平均数会增加,小强的轮船航行距离的平均数不变.
故答案为:增加、不变.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7.【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一年级没有龋齿是学生有33人,六年级龋齿数3颗的学生有5人.
(2)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一年级学生牙齿的健康情况好一些.有1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8人,一年级有14人;有2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0人,一年级有9人;有3颗龋齿的六年级有5人,一年级有3人;有4颗龋齿的六年级有4人,一年级有1人.
【解答】解:(1)一年级没有龋齿是学生有33人,六年级龋齿数3颗的学生有5人.
(2)一年级学生牙齿的健康情况好一些.有1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8人,一年级有14人;有2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0人,一年级有9人;有3颗龋齿的六年级有5人,一年级有3人;有4颗龋齿的六年级有4人,一年级有1人.
故答案为:33;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8.【分析】(1)用加法计算出四个季度的用水总量,再除以12即可计算出去年平均每个月的用水量;
(2)上半年是指一二季度,用加法计算出一二两个季度的用水总量,再乘单价4元即得王老师家去年上半年共交的水费.
【解答】解:(1)(36+42+50+28)÷12
=156÷12
=13(吨)
答:王老师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13吨.
(2)4×(36+42)
=4×78
=312(元)
答:王老师家去年上半年共交水费312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总数÷总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