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重复渲染,突出中心
——记叙文写作指导
学习目标
1. 结合课文《散步》、《背影》,学习重复渲染手法。
2. 运用重复渲染手法,修改习作,学习如何突出中心。
无论诗歌还是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
至于艺术,那么在这里占优势的恰恰是与节约相反的原则,即神经能量抒泄的消耗和耗费;我们知道,这种抒泄的消耗越多,艺术就越能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维果茨基
(2)我找不到两全的办法;
重复渲染
重复是指在主题展开的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材料进行谋篇、结构、造语、行文,以渲染文章的感染力。
对比是指在主题展开的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相对、相背的文章材料进行谋篇、结构、造语、行文,以反衬文章的感染力。
(2)我找不到两全的办法;
学习重复渲染方法
一、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写开去,重复渲染,突出中心。
二、回忆多个事件,多角度描述,重复渲染,突出中心。
初春,我们一家人在田野散步。母亲身体不好,我想带母亲多走走。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这一切都取决于我。我难以抉择,考虑陪伴儿子的时日还长,陪伴母亲的时日不多,所以我决定委屈儿子,迁就母亲,选择走大路。但母亲改变了主意,她说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这样,我们一起走在小路上。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们在小路上慢慢地走着。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1.品读时间要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初春气温回升,万象更新,生机勃勃,作者想让初春的温暖、生机,唤醒母亲的生机、活力,表达对母亲生命的呵护。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2.品读地点要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初春田野有新绿、嫩芽、咕咕水流。作者想让初春田野的生机唤醒母亲的生机,体现对母亲生命的悉心爱护。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3.品读人物要素
文中有许多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请回忆你最有感触的一处,看看它是如何突出中心的?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运用对称句式,衬托生命不断延续的温馨、甜蜜。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4.品读事情起因要素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母亲“熬过”严冬,暗示母亲身体状况欠佳,”我”想带母亲散步,感受田野生机活力,体现延续母亲生命的愿望。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5.品读事情经过要素
(1)祖孙散步发生分歧;
(2)我找不到两全的办法;
(3)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4)祖母迁就孙子,走小路。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5.品读事情经过要素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夸张,激烈挣扎的内心,慎重做决定,表现“我”对母亲、儿子浓浓的爱,对生命的呵护与珍视。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6.品读事情结果要素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6.品读事情结果要素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品读叙事要素,学习重复渲染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重复渲染
突出中心
(2)我找不到两全的办法;
学习重复渲染方法
一、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写开去,重复渲染,突出中心。
二、回忆多个事件,多角度描述,重复渲染,突出中心。
1.人物描写角度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品读多角度描述,学习重复渲染
品读多角度描述,学习重复渲染
1.人物描写角度
黑布小帽
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衣着颜色、质地
重复渲染
品读多角度描述,学习重复渲染
1.人物描写角度
重复渲染
蹒跚地走
慢慢探身
穿过
爬上
攀着
向上缩
微倾
动作细化、分解
2. 叙事角度
品读多角度描述,学习重复渲染
嘱茶房
行小费
讲价钱
找座位
铺大衣
细碎之事
重复渲染
3.环境角度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品读多角度描述,学习重复渲染
家中惨淡光景渲染悲伤的情感基调,烘托父亲对“我”的爱的感人之深。
4.表达方式角度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品读多角度描述,学习重复渲染
(2)我找不到两全的办法;
学以致用
请阅读学生习作《那一次,我真的懂了》,运用重复渲染,修改升格习作。
那一次,我真的懂了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大人们一直教诲我的道理。这句话的每一字,我都会写,每一个字的意思,我都一清二楚。然而,我却远远没有领悟它的真正含义。
②我从小性子就很“佛系”,总是不慌不忙,懒懒散散的。我吃早饭时,奶奶不厌其烦地说:“以前我们吃饭都是抢的,不然都被兄弟姐妹们吃完了!”我洗澡时,奶奶着急地说:“怎么洗这么慢,浪费水。”
学以致用
③我写作业时,奶奶念着:“快点做,做好了玩!”奶奶边催促着我,边不停在厨房忙活。“哎呀,很快就好啦!”我总是这样搪塞。但只要我一不动笔,她就咿咿呀呀老唱片式循环开了。
④我终于被激怒了:“早做是做,晚做是做,都是做!催催催,你来做呀,我做作业容易嘛!”奶奶顿时语塞,脸上浮现出悲凉的神色,放下一碗刚炖好的冰糖梨汁,走了出去。奶奶没读过书,不识几个字。
学以致用
⑤奶奶走后,我迫不及待捧起手机,眼睛集中在屏幕上,一条又一条的新闻、抖音,让我乐不可支,全然忘记时间。直至不经意一瞥——八点,我差点跳起来。“还好,妈妈还没回来。再玩十分钟吧!”慢慢又埋下脑袋。眼珠紧盯屏幕久久不动。突然一条评论撞入我眼帘:“让我看看哪些小朋友作业没写完还在心安理得刷手机,刷走的是?”“心安理得”四个字让我的心像被扎了一样迅猛收缩,那个问号让我的脊梁上爬上一阵阵凉意,它刷走了我的时间,成绩,奶奶的关心……
⑥我突然懂了奶奶常挂嘴边的“抢”字、“快”字,我便拿起笔来,奋笔疾书。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原文
我从小性子就很“佛系”,总是不慌不忙,懒懒散散的。我吃早饭时,奶奶不厌其烦地说:“以前我们吃饭都是抢的,不然都被吃完了!”我洗澡时,奶奶着急地说:“怎么洗这么慢,浪费水。”
修改
我从小性子就很“佛系”,总是不慌不忙,懒懒散散的。我吃早饭时,奶奶常说:“以前我们吃饭都是抢的,吃完了好下地帮父母割麦!”我洗澡时,奶奶着急地说:“怎么洗这么慢,洗好直接一冲就行了。”
学以致用
原文
我写作业时,奶奶念着:“快点做,做好了玩!”奶奶边催促着我,边不停在厨房忙活。“哎呀,很快就好啦!”我总是这样搪塞。但只要我一不动笔,她就咿咿呀呀老唱片式循环开了。
修改
我写作业时,奶奶一边在厨房干家务,一边念着:“快点做,做好了玩!”只见奶奶左手蒸着馒头,右手炖着冰糖雪梨,灶台旁还放着收音机,听着新闻联播。 “哎呀,很快就好啦!”我总是这样搪塞。但只要我一不动笔,她就咿咿呀呀老唱片式循环开了:“早做晚做,都得做,不如快点做。”
学以致用
原文
它刷走了我的时间,成绩,奶奶的关心……
⑥我突然懂了奶奶常挂嘴边的“抢”字、“快”字,我便拿起笔来,奋笔疾书。
修改
它刷走了我的时间,成绩,奶奶的关心……分钟一圈又一圈匀速走着,不知疲倦,从不喘息。太阳早已不见踪影,窗外漆黑一片。
⑥我突然懂了奶奶常挂嘴边的“抢”字、“快”字,我便拿起笔来,奋笔疾书。
学以致用
原文
⑥我突然懂了奶奶常挂嘴边的“抢”字、“快”字,我便拿起笔来,奋笔疾书。
修改
⑥那一次,我真的懂了,懂得了奶奶常挂嘴边的“抢”字、“快”字,懂得了时光不抢即逝;那一次,我真的懂了,懂得了奶奶说的“快点做,做好了玩”,懂得了这是奶奶对我的疼爱呵护;那一次,我真的懂了,懂得了“早做晚做都得做”中蕴含着满满的智慧与哲思。我便拿起笔来,奋笔疾书。
课堂总结
写一件事
写多件事
各叙事要素
多角度描述
重复渲染
突出中心
感谢收听 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