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常见的运动 章节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常见的运动 章节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3 19: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常见的运动 章节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
1. 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减小大气污染 B. 减小噪声污染 C. 绿化美化环境 D. 减小水污染
2. 某同学在测量时忘记给测量结果写上单位,下列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
A. 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B.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C. 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大约为
D.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厚度大约为
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是测量中的错误
B. 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良,误差就可以消除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
D. 误差是测量时态度不认真而引起的
4. “空中课堂”教学中,不看画面只听声音就能辨别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的依据是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5.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6. 一乘客坐在一辆以 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有
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
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 的速度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
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
A. 只有①对 B. 只有①和②对
C. 只有④对 D. ①②③都对,④不对
7. 一个物体从 点出发,沿直线 做由慢到快的变速直线运动。测得它通过 段所用的时间为 , 、 两点相距 。此物体在从 点到 点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一定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判断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
8. 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 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 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 内甲车的速度是
B. 在 内乙车的速度是
C. 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 后乙车超过甲车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
9.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 “闻其声,知其人” 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次声波传播很远
C. “隔墙有耳” 固体也能传声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四、填空题(共6小题)
10. 如图所示,拨打悬挂在广口瓶内的手机,听手机发声,同时看到手机指示灯亮。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根据 (填写对应的现象),可以推断真空不能传声;根据 (填写对应的现象),可以推断真空能够传播电波;将广口瓶换成 ,手机将难以接收到信号。
11. 东岳泰山极顶海拔高度 米,合 千米;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微米,合 毫米。
12.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 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3.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内振动 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人耳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4. 小聪利用课余时间“解剖”一只旧口琴,他发现一排铜制发音簧片,而且发出低沉声音和尖细声音位置的簧片外形上有很大差异,由左到右簧片逐渐变短变薄,如图乙所示。请你就这个发现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15. 图甲中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图乙中停表的读数为 。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6. 下面是小宇在探究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设计实验:
小宇同学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鼓时,听鼓所发出声音的不同,观察碎纸屑振动起来的高度。
()进行实验
用鼓槌敲击鼓面,用力较小时,鼓面的振幅小,发出的声音 (选填“大”或“小”);
用力较大时,鼓面的振幅 (选填“大”或“小”),发出的声音 (选填“大”或“小”)。
(2)分析和论证
小宇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实验归纳分析,并与其它同学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以下结论:
①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响度就越 (选填“大”或“小”);振幅越小,声音越小,响度就越 (选填“大”或“小”)。
② 响度跟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
17.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 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 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 (选填“起点”或“”)处。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 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 所用的时间为 。
(4)小明跑 的速度是 。
六、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8. 阅读《数据记录表格的绘制》,回答问题。
数据记录表格的绘制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把多个变量多次测量以后整理在数据记录表格内,方便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让小车从斜坡上下滑多次,分别把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记录在表格中,就可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
按照习惯,表格的第一横行写出实验的次数。表格的第一竖列应按实验进行的顺序依次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例如路程的符号是 ;符号后写出这个物理量的单位,例如路程的单位是 ;符号和单位间用斜线分隔,例如要记录路程,应该在表格的第一列的某格内写出 。
如果小车从斜坡上下滑两次,则数据表格应该设计如表所示。
小明通过课外阅读,知道了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他还想知道这两个量的数值之间有什么规律,因此他在一座高楼附近进行了一些研究。首先他利用氢气球、绳子和卷尺分别测出了不同高度的四个楼层的海拔,海拔的符号是 ,单位是 。接着他用气压计测出了相应楼层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符号是 ,单位是 。然后记录在已经设计好的表格中,完成了他的研究。
请你画出数据记录表格(用直尺),填好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表格中的数据不用填写。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9. 著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初航的速度是 海里/时,它合多少千米/时 合多少米/秒 ( 海里 米)
20. 汽车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行驶 米,平均速度为 米/秒,接着汽车又以 米/秒的平均速度行驶 分钟,求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
1. B
2. C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 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身高在 左右,个别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 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地板砖的边长为 ,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略大于此数值,在 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食指宽度约 ,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3. C
【解析】误差不是错误,是测量过程中由于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是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测量中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是能够避免的。A误差是测量中的错误,A错误;B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B错误;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C正确;D误差是测量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引起的,D错误。
4. C
5. A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故甲、乙、丙的响度相同;甲、乙、丁的振动频率相同,故甲、乙、丁的音调相同;甲、丙、丁的波形相同,故甲、丙、丁的音色相同。
6. D
【解析】乘客坐在一辆以 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与电线杆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他在向东运动;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与座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他是静止的;③因为他后面的汽车的速度大于他乘坐的汽车的速度,所以以他后面以 的速度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综上分析可知,①②③都对,④不对。
7. C
8. B, D
【解析】由图可知,在 内,甲车行驶了 ,甲车速度为 ,A错;由图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B 正确;由图可知,甲车 后静止,两车 时相遇,行驶的路程相等,速度不同,之后乙车继续行驶超过甲车,C错,D 正确。
9. A, C, D
【解析】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A不符合题意;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B符合题意;
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不符合题意;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不符合题意;
10. 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能看见指示灯亮;金属容器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不断抽取瓶内的空气,空气越稀薄,听到的声音越弱,故根据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可以推断真空不能传声,指示灯发光说明手机能接收到信号,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为金属可以阻挡电磁波的传播,故将广口瓶换成金属容器后,手机将难以接收到信号。
11. ;
12. 甲;路程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知:甲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
13. ;能
14.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度(薄厚)有关吗
【解析】铜制发音簧片的长度、薄厚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的问题: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度(薄厚)有关吗
15. ();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刻度尺上一个小格代表 ,即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 。由题图乙可知,停表读数为 。
16. (1) 小;大;大
(2) ① 大;小
② 振幅;大
17. (1) 卷尺
【解析】要在室外测出 的路程,由于测量的路程较大,因此应选择卷尺来测量路程。
(2) 停表;
【解析】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计时员应该站在终点处计时,即他应站在 处。
(3)
【解析】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 ,指针在 和 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 ,而大盘指针在 处,因此停表读数为 。
(4)
【解析】小明跑 的速度 。
18. 如表所示
【解析】设计的表格需要反映出楼层(四个楼层)、海拔 (标注单位:)、大气压强 (标注单位:)。
19. 里/时 千米/时 米/秒。
20. 米/秒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