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期末单元复习
第九章 浮力
【知识目标】
1.认识浮力的产生原因;通过实验体验浮力的存在。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基础知识复习】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
1.浮力
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叫做浮力。
2.浮力的产生原因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
3.称重法
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物体
所受浮力-
【基础知识复习】
【基础知识复习】
二、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
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和物体密度等其他因素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重点)
1.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公式:
3、浮力计算的方法(重点)
1.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
2.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物体所受浮力-
3.压力差法: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
4.平衡法: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或悬浮在液体中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
【基础知识复习】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沉现象
(1)上浮:非平衡状态,物体向上运动,最终漂在水面上;如乒乓球,空瓶等物体。
(2)下沉:非平衡状态,物体向下运动,最终沉入水底,如石块、铁块、玻璃球
(3)悬浮: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在液体内,如装了部分适量的水的瓶子。
(4)漂浮: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在液面上,如轮船等。
2、浮沉的条件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或,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2)若或,物体悬浮。
(3)若或,物体下沉。
(4)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例题讲解】
1:浮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③ ④
2.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N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重,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
是_____N,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N。
D
2
4
【例题讲解】
2:浮力的计算
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重2N的小物块轻轻地浸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浸入1/4的体积时,从杯中溢出了0.5N的水。现把小物块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待物块静止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及物块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1.0N ,ρ物>ρ水
B.3.0N ,ρ物>ρ水
C.6.0N ,ρ物<ρ水
D.2.0N ,ρ物=ρ水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FA浮>FB浮>FC浮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
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A>FB=FC
D
D
【例题讲解】
3.如图所示,甲中测力计示数为8N。乙中小球一半浸入水中,测力计示数为3N。则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N。
4.图甲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下表面离水面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25cm2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完全浸没时,A受到水的浮力为 ____N,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 _______kg/m3。
图甲 图乙
5
8
2
0.8×
【例题讲解】
3:物体的浮沉及应用
1.小曾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不锈钢碗用力向下按压,直到碗全部浸没并沉入盆底,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碗受到的浮力为F,则( )
A.F一直增大
B.F先增大后不变
C.F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D.F保持不变
2.某些鱼的浮沉靠鱼鳔的胀缩实现。原来静止在水中的鱼( )
A.鳔膨胀时浮力小于重力会下沉 B.鳔膨胀时浮力大于重力会上浮
C.鳔收缩时浮力等于重力仍悬浮 D.鳔收缩时浮力大于重力会漂浮
C
B
【例题讲解】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放有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且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球的质量可能相等
B.两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C.A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比B容器的小
D.B容器中加入盐水后,乙球受到的浮力比甲球的大
4.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A
A
谢谢第九章《浮力》 单元练习 2022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沉底的鸡蛋 B.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
C.飘在空中的热气球 D.能承载重物的橡皮泥船
2.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D,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大小的关系FA>FB>FC>FD B.密度大小的关系ρA<ρB<ρC<ρD
C.浮力大小的关系FA
ρB>ρC>ρD
3.如图所示,某些鱼的浮沉靠鳔的胀缩实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鳔膨胀时,鱼会上浮
B.当鳔收缩时,鱼的浮力不变
C.鱼的浮沉与轮船的原理相似
D.当鳔膨胀时,鱼排开水的重力变小
4.体积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丙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关于三个浮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5.如图所示,在烧杯中装满水,A物体分别在小物体B和C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A、B之间用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的细绳连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B.B物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C.B物体的质量小于C物体的质量
D.绳子对B的拉力等于C物块的重
6.在一个空玻璃杯杯口蒙上橡皮膜,当将其杯口朝下竖直浸入水中时(如图甲),杯子刚好可以悬浮在水中;再将其杯口朝上浸入与图甲的相同位置(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口朝上时杯子也可以悬浮在水中
B.杯口朝上和朝下时橡皮膜都向杯内凸起
C.杯口朝上和朝下时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力相同
D.杯口朝下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更大
7.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上的压力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于
B.与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C.与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受到的重力大小
D.物体M受到水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零
8.如图所示,自制浮力秤是由轻质塑料桶和配重组成,其中P、Q为自制浮力秤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是空浮在水中时液面重合,另一根是装入1N的钩码时的刻度线,现在自制浮力秤中放入某物体,此时浮力秤静止于水中的液面到Q、P的距离相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配重的目的是增加浮力秤的稳定性
B.该浮力秤静止在水中时浮力与重力相等
C.Q点是装入1N钩码时的刻度线
D.用直径更大的秤体,可以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
9.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一定不受浮力的是( )
A.A B.B C.C D.D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 )
A.<、= B.<、>
C.>、= D.>、<
11.小清在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他所测的相同体积的铜块和铁块的相关数据分别为、、、。若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无关,则满足的条件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氢>F 空 B.F 氢=F 空
C.F 氢<F 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3.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后又落回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
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
14.某深海探测器利用“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多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抛卸压载铁,使其悬浮、上浮等,并通过探测器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这种深海探测器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动中,经过下潜、悬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顺利完成任务.如图所示为该探测器在理想状态下观察窗所受海水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两个阶段,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B.探测器在阶段处于上浮过程,探测器所受的浮力逐渐增大
C.探测器在阶段处于悬浮状态,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对探测器的压力
D.探测器在三个阶段,所受重力的关系是
15.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的底部所受的水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16.容器中有一立方体木块,如图甲.木块下面用一段橡皮条与之相连,橡皮条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木块缓慢上升,如图乙.加满水后如图丙.橡皮条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A. B. C.D.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渡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m,宽66m,满载时排水量达22.5万吨,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m,可以搭载6320名游客,则满载时船质量为______kg,此时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g=10N/kg)。当客人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海水=1000kg/m3)。
18.如图所示,把鸡蛋放入清水中,然后逐渐加盐,直至鸡蛋上浮至液面。向水中加盐,改变了液体的 _____,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而上升。鸡蛋在液面静止时,F浮_____G鸡蛋(选填“>”“=”或“<”)。
19.物理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密度的方法:先测量合金块重力,如图甲所示;再将合金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ρ金=_______kg/m3;将该合金块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ρ液=_______kg/m3。
20.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所示密度计在甲、乙两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则F1______F2,ρ1______ρ2(都选填“>”、“<”或“=”)。
21.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有几条“载重线”俗称“吃水线”。当轮船满载时,水面不能超过规定的“载重线”。如图所示为一艘远洋轮船载重的示意图,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的载重线。当轮船由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载重线”可知印度洋海域海水密度______北大西洋海域海水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如图,一内部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里盛有适量的水,另有一密度为ρ水、底面积为S、高度为H的圆柱形木块漂浮在水面,现用一竖直向下、逐渐增大的外力F将其缓慢压至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F=_____,水面上升的高度h=_____,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ΔF=_____.
作图题
23.如图所示,已知小球悬浮在水中,小球所受的重力是5N,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4.画出小球在水中加速上浮过程中受力情况。
四、实验题(共0分)
25.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B: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A、三个相同的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盐水、酒精的圆柱形容器,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a、b、c,可知猜想________(选填序号)是正确的;
(2)分析图________,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请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填写完整________(实验数据不用填写);
实验 次数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种类 液体的密度 物体的重力 测力计示数 受到的浮力
1 相同 酒精 小
2 相同 水 中
3 相同 盐水 大
(4)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g取)
(5)若圆柱体浸在液体中,圆柱体的底部不小心碰到容器的底部,则测得的圆柱体的浮力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26.小科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______;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ρ水(填“>”、“<”或“=”);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 6.3 5.6 5.0 4.5 4.2
(3)小科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上表:小科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小科通过比较上述实验数据,可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并请说明原因______;
(4)接着小科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食油的密度。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请你帮助小科稍加改进,利用该密度计顺利测出食油的密度______。
五、简答题
27.我们生活中有些习惯和做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我们服用药物时,往往都是仰脖儿下咽。有人发现:服用胶囊类药物时,仰脖儿服用时水顺利下咽,胶囊药物却经常留在口中,而略低头服用,药物和水反而容易一起下咽。请用浮力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如果服用的是“片剂”药物,你认为怎样服用更容易整片下咽?说出其中的理由。
六、计算题
28.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实心金属块,金属块下表面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金属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金属块未与容器底部接触),在金属块下放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10N/kg ,ρ水=1.0×103kg/m3。由图像可以求出:
(1)金属块刚好浸没于水中时,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水中时,受到浮力是多少?
(3)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9.如图是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及它所搭载歼﹣15舰载机的图片,“辽宁号”满载排水量为6.7×104t,可搭载50余架歼﹣15舰载机,它为保护我国领土领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ρ海水=1.0×103kg/m3,g=10N/kg)
(1)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当一架质量为20t的歼﹣15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D
6.B
7.C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A
15.B
16.C
17. 2.25×108 2.25×109 变小
18. 密度 =
19. 6×103 1.5×103
20. = >
21. 不变 小于
22. ρ水gSH H ρ水gHS
23.
24.
25. B c、d 见解析 2.0 偏大
26. 竖直漂浮 > 不可以,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再向容器中添加食油
27.见解析
28.(1)400Pa;(2)4N;(3)2.25×103kg/m3
29.(1)6.7×108N;(2)20m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