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小结与复习
第七章 运动和力
运
动
运动的描述:
运动
的快慢
比较运动
快慢的方法
取决于参照物;
运动的相对性
相同路程比时间
相同时间比路程
计算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定义:
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式:
m/s、km/h;
1m/s = 3.6km/h
单位:
知识结构
物体受力情况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物体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到外力作用
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和力的关系
机械运动(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空间位置的改变
方位的改变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飞舞的流萤、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追逐在绿茵场上的足球健儿,都在做机械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桥梁、树木、山岭,都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以至整个银河系,也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关于参照物需讲明五层意思
1.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
2.参照物是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参照的物体,并
不说明物体是不动的。
3.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4.对同一物体,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以不同。
5.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给定参照物,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位置关系不变
相对静止
选定的参照物
(假定不动)
研究对象
位置关系改变
相对运动
已知物体运动或静止,怎样判断参照物
研究对象
静止
运动
相对于
静止?
谁
相对于
运动?
谁
参照物
运动的分类
(1) 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分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 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分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1s
1.5s
2s
1.25s
2.25s
20m
30m
40m
25m
45m
20m/s
20m/s
20m/s
20m/s
20m/s
S1
S2
S3
S4
S8
S7
S6
S5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小汽车作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它的速度是不变的。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小汽车作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它的速度大小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指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米/秒
读作:米每秒
符号:m/s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速度
物理意义
定义
公式
单位
t
s
v
=
变形
注意:
(1)v、s、t必须对应;
(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解、答四步必须
明确。
力与运动关系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二力平衡
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伽利略
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阻力作用的时候,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阻力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说明: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惯性的表现:保持原来状态不改变
(3)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定义: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平衡力
两个力对物体的作 用效果相互抵消
运动状态不改变
静止的
静止状态
运动的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以原来的速度)
力
物体
不受力
静止的
运动的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保持原来的速度)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受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平衡力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非平衡力
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
1.用绳子提升重物,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子不
会断,当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子( )
A.一定会断 B.一定不会断
C.可能会断 D.无法确定
B
随堂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力了的作用
C.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定没有
受到力的作用
D.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3.一个静止的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
素”完全相同,若物体不发生形变,那么物体在两个力的
作用下( )
A.物体一定静止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4.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运动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C.一只苹果从树上脱落下来
D.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B
5.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
这是因为( )
A.没有力对它作用的缘故
B.重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
C.摩擦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
D.它的惯性逐渐减小
C
D
6.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
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
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含义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