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3 19:33:49

文档简介

为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在答题卡中)
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2.可以解释以上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的原因有
①陆地面积较大 ②地形全部为平原 ③气温较为适中 ④降水量全球最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个省市除了上海市外,另三个是东北三省,辽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7.42%。下图为2021年5月公布的全国和部分省市不同年龄段人口百分比统计图。读图文完成3-5小题。
3.东北三省老龄化严重的最直接原因是
A.政策引导 B.资源枯竭 C.出生率低 D.人口迁移
4.东北三省人口迁入最多的地区主要是
A.北京、天津、山东 B.西藏、青海、宁夏
C.上海、江苏、浙江 D.广东、福建、广西
5.调查发现,海南是东北三省人口迁入较多的地区,海南吸引众多东北人迁入的原因是
A.优惠的特区政策 B.适宜的气候条件
C.较多的就业机会 D.相似的产业结构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文完成6-7题。
6.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说明
A.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 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7.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 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从高空俯瞰成都平原,天空浮云悠悠,大地光影变幻,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田间不时出现的丛丛“绿岛”如翡翠般镶嵌在这富庶的平原上,这些绿岛是一种独属于成都平原的人居模式: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这个人与自然调适出的诗意聚落,蜀人将其形象地称为林盘(引自孙吉《林盘:成都平原的田间绿岛》)。读文完成8-10题。
8.作家描述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推测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和广植竹木的主要目的是
A.地形 调节气候 B.气候 美化环境 C.水系 增加收入 D.植被 心理安全
10.近年来,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成都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上升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某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读图文完成11-12题。
1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1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中部城市合肥,建国后经历了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快速成长阶段,其社会空间结构经历了快速演化的过程。下图为1982年(a图)和2000年(b图)合肥市中心区社会空间结构模型。读图文完成13-14题。
13.1982年-2000年间,在影响合肥市环城路以内社会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减弱的是
A.政策因素 B.收入因素 C.地价因素 D.环境因素
14.对合肥市中心区社会空间结构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①旧城改造 ②工业企业外迁 ③收入差距加大 ④基本农田保护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读图文完成15-16题。
15. 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 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16. 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右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读图文完成17-18题。
17.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18.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2021年9月9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建造的4台巨型港口集装箱起重机(高约137米,重约1740吨)搭乘“振华24”号货轮抵达美国巴尔的摩港。上海振华重工成立于1992年,初期很多产品零部件需要从外国进口,组装、焊接成整机后依赖荷兰企业运输。1998年起该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目前拥有25艘整机运输巨轮,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越洋整机运输船队的港口机械公司。下图示意上海振华重工八大生产基地。读图文完成19-20题。
19.90年代,上海振华重工产品快速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丰富廉价,生产成本低
B.世界经贸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市场需求大
C.大部分生产基地位于上海,交通通达度高
D.重视市场需求,产品大众化设计
20.上海振华重工成立越洋整机运输船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多元化经营,向服务业转型 B.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
C.提高研发能力,延长产业链 D.响应国家号召,开辟新航线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下表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省份 海南 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4.0 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 229.7 3855.2
水稻产量(万吨) 126.5 2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 133.9 377.5
湖南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指出各自的优势条件。(8分)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6分)
(3)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武汉东湖高新区,于1988年创立,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2012年,联想集团在此投资设立产业基地(以下称基地)。基地占地12万平米,整体建筑呈回字形结构(见右图),屋顶铺满光伏电板,可实现节能减排。2020年,基地投入使用自动化组装线——“量子线”,打破了消费类电子制造业必须大量依靠人工组装的局面。量子线适用于不同类型与形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实现每天10万部设备的量产,也可平均每月处理约1000多单30台以下的个性化定制产品。近年来,为进一步增强碳中和能力,同时考虑包装体积和重量,联想研发了可自然降解的竹纤维材料,以替代价格较低的聚乙烯塑料包装产品。目前,基地已成为联想最大、最先进的绿色工厂,产品面向全球市场。
简述武汉东湖高新区吸引联想布局产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说明基地通过建筑空间实现节能减排的原因。(6分)
(3)分析量子线生产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作用。(6分)高一地理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A B B C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A A B C D A B
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
21.(20分)
(1)湖南省:水稻科研力量雄厚(2分);地城范围广,水稻播种面积大,试验推广条件好(2分)。
海南省: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2分);野生稻种丰富(2分);环境质量好,育种试验自然条件好(2分)。
(每答对一点得2分,不超过8分)
(2)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2分);夏秋多台风,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的积极性(2分);一些地区种一季稻外,其他时间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2分)。(共6分)
(3)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2分);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大(水稻播种面积比重较小)(2分);稻米的需求量大(2分)。(共6分)
22.(20分)
(1)政策支持(2分);产业基础好(2分);高等院校众多,科技人才充足(2分);交通便利(2分)。(共8分)
(2)屋顶面积大,光伏发电量大,可减少煤电等的消耗,进而实现减排(2分);基地占地面积大(2分);回字形建筑,便于各组成部分自然采光和通风,节省能耗(2分)。(共6分)
(3)量子线可自动化组装,大量减少组装环节的人工成本(2分);可实现量产,通过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2分);可个性化制定产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2分);可适用于不同类型与形态产品的生产,减少因产品更新换代的设备投入,提高市场竞争力(2分)。
(每答对一点得2分,不超过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