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救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至十单元十《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
六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一五”计划前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情况。这反
映出“一五”计划时期
年份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49
84.5%
11.0%
4.5%
1952
74.7%
14.5%
10.8%
1957
62.3%
18.6%
19.1%
A.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农业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C.农轻重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2.1956年刘少奇在某次会议上强调:“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
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成保护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顺利发展。”由此可知,这次会议确定
我国
A.逐步开展社会主义的改造政策
B.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点
C.树立“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D.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3.中共十二大改变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外交战略,确立了新
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即不和任何大国结盟,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
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这一外交战略的调整是基于
A.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
B.经济体制根本转变
C.党的工作重心发生变化
D.世界格局发生剧变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4.下面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中两组数据的变化反
映了我国
数量
1]5986
1000000000
800000
-23型.
700000
_6052
610659
6000
55163
500000
6224
40]513
400000
300000
28 cin2
200000
14937
1000000
91
5575
0E64
1B658
446
9016
1978
1980
]9州5
1州划
1995
2005
210
215220年份
国内生产总伯(化元)
农村贫困人口数芷(万人)
A.改革开放政策成效显著
B.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
C.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D.农村农业人口的日趋减少
5.苏格拉底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方式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
抓阄的方式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
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错误轻得多。”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肯定了雅典城邦至上原则
B.歧视雅典劳动阶层力量
C.认识到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D.已具有完善的治国理念
6.大流士一世时期,他不仅给各地行省以较大的行政自由,还允许一些行省“保存有地方的法律
(巴比伦、埃及、犹太),地方的度量衡制度,行政区的划分(如埃及之划分为州),租税的不可侵
犯性和神庙与祭司集团的各项特权”。大流士的这些举措
A.体现了对地方统治的灵活性
B.反映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弱小
C.维护了多元文化的竞争格局
D.加速了波斯帝国的衰亡进程
7.有学者将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比喻为“婚姻关系”,称“如果一方违背其
义务并由此给另一方造成严重损害,那么另一方有权通过一种称之为‘撤回忠诚'的庄严的蔑
视性表示解除相互关系。”这反映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A.缺少法律约束
B.关系自由平等
C.权利义务失衡
D.形成契约关系
8.幕府时代,不仅幕府取代了以天皇为代表的公家,成为新的中央政府,而且武士集团内部私人
化的军事主从关系也与中央至地方的官制相结合,形成了将军→侍所→守护·地头的武家统
制体系。由此可知,幕府统治的实质是
A.地方势力割据
B.封建君主专制
C.封建军事专政
D.资产阶级专政
9.到达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曾问达·伽马:“葡萄牙有什么?”他回答道:“有很多粮食、呢绒、
铜、铁等等”,并请求王公允许他把货物从船上运下,以展示样品。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目
的之一是
A.侵占土地
B.探寻黄金
C.传播宗教
D.开拓市场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2.B3.C4.A5.C6.A7.D8.C9.D10.B11.D12.A13.C14.B15.A16.B
17.(1)原因:人民公社受到群众的追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政府部门的推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中苏关
系破裂后与苏联竞争的需要。(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再调整。(2分)认识: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
业经济的发展;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促进了社会的人口流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任
答一点即可)该变革导致农业生产分散化,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分散经营的模式,降低了农户的抗风险
高能力:公权力的缺失不利于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4分,任答两点即可)
18.(1)特点:社会基础牢固:社会等级分明:历史底蕴深厚: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印度悠久的崇神心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社会等级森严,阶层矛盾尖锐:西方文明入侵,促进外来
宗教的传播。(6分,任答三点即可)
19.示例一:
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特点。(2分)
闸述: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下,西方诸国纷纷建立了近代民主政治制度。英国经过光
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并以立法的形式使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而议会不仅掌握着立法权,还
影响着首相和内阁的更替,成为英国权力的中心。美国则建立了总统共和制,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别掌
握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三者之间相互制衡。法国在共和和复辟的反复中,艰难地建立了议会共和制。其中
代表选民的众议院权力弱小,总统和地方实力派的权力庞大,使该制度蒙上了一层专制色彩。三者虽然在
组织形式上各异,但都蕴含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等民主思想,且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着一定的
统一性。(8分)
总而言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在形式上体现着多样性的特点,在本质上又蕴含着统一性,二者相互
并存。(2分)
示例二:
论题:政治制度的建立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2分)
闸述:美国位于北美,没有经历过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国内封建势力弱小,且早期领导人多经历过宗
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思想的洗礼,故建立了较为彻底的总统共和制。英国国内封建势力庞大,虽然经历过彻
底革命,但是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的出现,使资产阶级选择和封建势力达成和解,通过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
立宪制,并以立法和议会改革的方式逐步完成权力中心由国王向议会的交接。法国国内封建势力同样庞
大,资产阶级尚且弱小,却选择了彻底的革命,在经历多次独裁专制和王朝复辟后,艰难地建立了议会共和
制政体,而这一政体中,代表选民的众议院权力弱小,地方实力派和总统的权力却较为庞大,民主政体中仍
保留了一定的专制色彩。(8分)
总而言之,政治制度的建立要立足于本国国情综合考量,否则不仅制度难以确立,且确立后的制度也无
法保证其彻底性。(2分)
(“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0.(1)特点:开始时间早;在多种因素推动下发生:从棉纺织等轻工业开始:注重解决动力问题:以本国发明创
造为主;注重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4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推动生产组织
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变动:导
致贫富分化加剧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变化:由以手工业工人为主力到以工厂工人为主力:组织性不断加强:由肓目斗争到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由维护经济利益到争取政治权利。(6分,任答三点即可)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