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课件(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子结构》课件(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3 21: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你知道吗?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实心球“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二、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运动)——电子能量不同电子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电子符号 K L M N O P Q1、电子层+15第1层第2层第3层K层L层M层285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
(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
(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①?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后
再排M层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练一练:H O Mg Cl Ca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1)稳定结构:
(如He、Ne、Ar等)即最外层为8电子的结构(K层为2个)
  特点: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失去电子得到电子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小于8个时,在化学反应中总是得到或失去电子而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2)不稳定结构:(如,失去: Na、Mg、Al 得到:F、O、Cl)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得到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的,但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可能会发生变化。⒈金属单质Na、Mg能分别与非金属单质O2、Cl2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氯化物,请写出这些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
⒉根据Na、Mg、O、Cl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和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将结果填入下表:
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Na2O、MgO、NaCl、MgCl2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价失电子得电子正 价失电子数负 价得电子数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对于离子呢 ?(离子和原子如何区别)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呈电中性1. 原子的电性 ?思考:核电荷数= 离子的电性?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绝对值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绝对值——元素符号质量数 —— 质子数——
(核电荷数 )质量数 =质子数(Z)+中子数(N)集中在原子核2. 原子的质量 ? 对于离子呢?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是:1.007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是:1.008一个电子的相对质量是:1/1836思考:(A)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c——代表离子所带电荷数
d——代表化合价
e——代表原子个数
a、b、c、d、e 各表示什么?离子3. 原子的体积 ?由核外电子运动范围决定,如果把它看成一个球,半径约为10-10m很小1.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2.原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3. 阳离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4. 阴离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总 结=+===>核外电子数=a-m=<核外电子数=b+n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C.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不含电荷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练习(B)2.已知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27、
中子数为138,则质子数为
A. 416 B. 89 C. 227 D. 203练习3.关于 Cl叙述错误的是
A.质量数为37 B.中子数为20
C.电子数为17 D.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3717(D)4.某金属原子符号为 X,该原子原子核内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 32 B. 67 C. 99 D. 166(A)练习5.下列粒子中与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
子数的是
A. Na+ B. F- C. OH- D. H2O
(A)练习7、某元素的某种离子X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表示该X原子的下列符号中正确的是练习19世纪初,[英]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②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历 史 足 迹历 史 足 迹1904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葡萄干面包式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阳极球,其中均匀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周围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191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 “核式模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他认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 子 云现代原子结构学说量子力学模型(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