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古今言殊 一、古今词义(1)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
(2)词义缩小。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闻” 是“听”的意思。现在,“闻”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二、古今句式三、汉语语音的演变1、声调的变化
2、韵母的变化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李白的《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③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④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⑤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⑨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四、汉语语汇的演变母亲母《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贫穷贫荀子《天论》:“天不能使之贫。”而且且《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1、汉语的词形变化 词语的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
(1) 原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鼠──老鼠;兔──兔子;斧──斧头?
(2) 在原单音词前或后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
(3) 原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伐──攻打;川──河流;股──大腿。 文言中几种特殊的双音词: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词,主要用来描摹声音或性状。
关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霍霍 “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
洋洋 洋洋得意 喜气洋洋
姗姗 姗姗来迟文言中几种特殊的双音词:联绵词
由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含义,不能分开解释的词。参差(cēncī)倜傥(tìtǎng)蹉跎(cuōtuó)依稀(yīxī)跋扈(báhù)浩荡(hàodàng)文言中几种特殊的双音词:偏义复词
由两个音节构成,只有一个音节表达意义,另一个音节只起陪衬作用。
体肤 “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耳目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笑蕖》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 贪婪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婴儿
《玉篇》:“男曰儿,女曰婴。”
糟粕
《释名》:“酒滓曰糟,浮米曰粕。”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常常是两个单音词:单音偶合
两个单音节的词语放在一起刚好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形式相同,但意思不同的情况。
如“然后”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顺承关联词,但在文言文中却是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短语,应解释为“这样以后”; 不要误将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当作现代的双音词: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古义] 于是 / 写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古义] 跟随 / 而且
[今义] 表示更进一步,连词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种树郭橐驼传 》
[古义] 那 / 实际上
[今义]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古汉语词汇的纵向观照古用今废的
历史词左司马 左尹
瞋目 竖子 啖古今通用的
传承词古今
义同珍宝 怒
壮士 兄古今
义异亡去不义
再拜
持剑盾步走阅读古文的
拦路虎沟通古今的
桥梁阅读古书的
三岔口2、词语的消长变化 ?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1)社会生活方面:(a)政治方面:和谐社会、三农问题、
保先教育?(b)经济方面:经济特区、红色旅游、
白领?(c)文化方面:素质教育、超级女生、
拜金主义(2)网络用语方面: 网络与计算机代表着先进和高效,是新词产生最多的一个领域。
如“硬件、网吧、IT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数的附属词汇,共约万个。(3)科学技术方面: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的领域,给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
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4)国际用词方面:? 词汇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反恐
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新的城市名称。“韩国首都“Seoul”的中文名称2005年1月19日正式从“汉城”改为“首尔”,叫了这么多年的“汉城”,就要从中国的文件中消失了。”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语言表达:面——脸,?目——眼,口——嘴 4、词语的引申变化 词语的引申变化指的是词语的形式不
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词语的引申变化有三中情况:词以扩
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五、汉语语法的变化1、语序的变化? 古汉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跟现代汉语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A.沛公安在????B.古之人不余欺也。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A.陈胜者,阳城人也。?B.夫战,勇气也。?C.荀卿,赵人。 3、词类的变化?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讲)?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以……为美”讲)?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