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肺部吸气后使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
B.刚下水游泳时,胸腔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会增小
C.呼吸系统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D.平静呼吸时,用鼻呼吸比用口好
2.图甲图表示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3.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完成吸气和呼气过程 D.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4.下列关于肺泡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 B.肺泡的数量众多
C.肺泡被毛细血管网包围 D.肺泡壁具有弹性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 )来完成。
A.人体的呼吸运动 B.气体的扩散作用 C.细胞的呼吸作用
6.下图表示人体气体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在B处的氧气会通过血液输送到E处
C.从A流到C的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明显升高
D.气体能够交换是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7.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肺泡,2是肺泡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下列哪项来完成的( )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肺泡的扩张与回缩 D.气体扩散
8.某司机在交警要求下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下列对他呼气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肺处于扩张状态 B.肋间肌、膈肌舒张
C.胸廓的容积增大 D.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9.下图表示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示意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B.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上下径变小
C.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系中的C点
D.在A、B、C三点,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
10.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对到达②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B.③模拟的是膈肌
C.图甲模拟呼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11.人的肺活量是指
A.平静状态时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B.尽量深吸后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C.运动状态时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D.肺部能储存的最大气体量
12.下列有关人体呼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B.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C.肋间肌舒张,胸廓缩小 D.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13.能呼吸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关于人体呼吸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B.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C.肺适于气体交换的原因之一是肺泡数量多
D.只有深呼吸时才能把肺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
14.图甲是某人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廓容积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或舒张时膈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图甲曲线AB段,图乙中膈位置的变化是由A到B
B.在图甲曲线BC段,胸廓容积减小,肺内压小于大气压
C.在图甲B点时,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D.在图乙中,膈的位置由B到A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15.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是因为空气容易进入食道引起咳嗽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只含二氧化碳
C.膈肌舒张,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促使吸气
D.尘沙天气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净化能力是有限
16.当人在深吸气时,胸廓容积和膈肌的状态是
A.扩大 收缩 B.扩大 舒张 C.缩小 收缩 D.缩小 舒张
二、综合题
17.下图为呼吸运动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这表示______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使得胸腔容积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于是气体就进入肺。
(3)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18.2021年新冠疫情仍在世界各地蔓延,截至2月27号,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138万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可通过图中的[①]______进入肺,主要感染肺部细胞。
(2)肺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依次经过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肺由许多______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这些结构特点与其进行______的功能相适应。
(4)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时,肺部扩张不足,进而使吸入的气体减少。同时肺泡内渗出液增多,影响了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从而危及生命健康。
(5)我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疫情仍未彻底结束,不可掉以轻心。为预防新冠肺炎的再次爆发,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9.如图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膈肌运动模型,图乙为肺部气体交换示意图,表为某部位不同时间测得的气体成分比较,请分析回答:
气体成分 X Y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图甲中,气球是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表示吸气过程的是_____(填A或B)图
(2)甲图中,A表示膈肌处于_____(请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图乙中,c表示_____气体,c、d能进出肺泡是由于气体具有_____作用
(4)表丙中X的气体成分与图乙中的_____(填a或b或c或d)成分最为接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
A.人吸气时,胸廓扩大是由于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的,然后气体入肺,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刚下水游泳时,人在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会增小,B正确。
C.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C正确。
D.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口腔在温暖湿润空气时失去水分,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因此,平静呼吸时,用鼻呼吸比用口好,D正确。
故选A。
2.D
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详解】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曲线图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点,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C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可见D正确。
故选D。
3.D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详解】
A.从肺泡扩散入血液的O2必须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各组织,从组织散入血液的CO2的也必须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肺泡,A不符合题意。
B.C.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肺泡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BC不符合题意。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胚泡。胚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胚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胚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详解】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胚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胚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胚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因此,肺泡的数量众多 ,肺泡被毛细血管网包围, 肺泡壁具有弹性,肺泡壁不是由多层细胞构成,而是由一层细胞构成,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B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详解】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因为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动、静脉)血液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再到组织。因为没有消耗能量,就像做菜时菜香的飘散一样属于自由扩散。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则刚好相反,原理相同。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而实现的。
故选B。
6.C
图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甲图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乙图表示的是组织内的气体交换,A表示肺动脉、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肺静脉、D体静脉、E组织里的毛细血管、F体动脉。
【详解】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A正确。
B.甲图中B处的氧气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动脉血,会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乙图中E处,供给组织细胞,B正确。
C.从A流到C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错误。
D.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浓度与压强有关,浓度高,压强就大;浓度低,压强就小。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D正确。
故选C。
7.D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
【详解】
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故选D。
8.B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
故选B。
9.D
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详解】
A.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顶部上降,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腔容积变小,A不符合题意。
B.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胸廓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均变大,B不符合题意。
C.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系中的C点,C不符合题意。
D.A、B、C三点,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为零,因此,在A、B、C三点,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①模拟的是气管,②模拟的是肺,③模拟的是膈肌。
【详解】
A.①模拟的是气管,气管能使到达②肺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A正确。
B.③模拟的是膈肌,B正确。
C.甲图中膈肌顶部上升,肺回缩,表示呼气,C正确。
D.乙图中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D错误。
故选D。
了解吸气和呼吸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1.B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
【详解】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叫做肺活量,它反应了肺在一次呼吸过程中最大的通气能力,所以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是肺活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肋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可见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13.C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简图:
【详解】
A.人呼气时,呼出的气体体积分数比例为:氮气(78%)、氧气(16%)、二氧化碳(4%)、水(1.1%)、其它(0.9%),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B错误。
C.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增加了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C正确。
D.即使深呼吸,人体也不可能把肺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胚泡内总会有一部分气体残留,D错误。
故选C。
14.B
分析图甲得知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过程;图乙中膈处于A位置是呼气过程,处于B位置是吸气过程。
【详解】
A.图甲曲线AB段,胸廓容积逐渐变大,此时表示吸气过程,膈顶下降,由A位置下降到B位置,正确。
B.图甲曲线BC段,胸廓容积逐渐变小,此时表示呼气过程,肺内压大于大气压,肺回缩,错误。
C.图甲B点(吸气末)、C点(呼气末)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等于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正确。
D.在图乙中,膈的位置由B到A的过程中,此时,胸廓容积逐渐变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是呼气过程,膈肌和肋间肌均为舒张状态,正确。
故选B。
15.D
(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但其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如表:
(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
A.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结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所以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A错误。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是16%,二氧化碳的含量是4%等,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只有二氧化碳,B错误。
C.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C错误。
D.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
故选D。
16.A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详解】
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扩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综上所述可知,当人在深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大,膈肌处在收缩状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1) 气管 支气管 肺 膈
(2) 吸 收缩 下降 增大 减小
(3)肺
1.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这就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题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①]玻璃管代表气管、[②]代表支气管、[③]气球代表肺、[④]橡皮膜代表膈肌,玻璃钟罩模拟胸廓。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所以,结合分析可知:[①]玻璃管代表气管、[②]代表支气管、[③]气球代表肺、[④]橡皮膜代表膈肌。
(2)
结合分析和图乙所示,当用手拉下橡皮膜时,钟罩容积增大,内部气压降低气球扩张,气球内气压低于大气压,空气进入气球,表示吸气过程。当用手拉下橡皮膜时,表示膈肌收缩,其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强减小,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完成吸气。
(3)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变换的场所。
18. 呼吸道 肺泡→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肺泡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收缩 氧气 勤洗手、勤开窗、外出佩戴口罩等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
(1)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故新冠病毒可通过图中的[①]呼吸道进入肺,主要感染肺部细胞。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故肺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依次经过:肺泡→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3)肺位于人体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些结构特点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4)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肌收缩时,肺部扩张不足,进而使吸入的气体减少。同时肺泡内渗出液增多,影响了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从而危及生命健康。
(5)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等。
正确识记并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9. 肺 B 舒张 二氧化碳 扩散 b
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A图示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B图示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图乙a呼气、b吸气、c二氧化碳、d氧气,据此解答。
【详解】
(1)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本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玻璃管代表气管、气球代表肺(或肺泡)、1模拟人体的胸廓,橡皮膜2代表膈肌;B图示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
(2)A图示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
(3)图乙中,c表示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能进出肺泡是由于气体具有扩散作用。
(4)丙中X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氧气,是吸入的气体,与b吸入的气体成分最为接近。
熟练掌握肺的吸气和呼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