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二考试猜题压轴卷(AA)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L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万紫千红总是春”“霜叶红于二月花”“日出江花红胜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诗
句中对“红”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光、对火、对亮的崇拜与向往。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原始社会
中的红色壁画,以及古今中国绘画中都大量运用层次丰富的红色,表达着人们对“红”这种色彩
的钟爱与重视。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史前时代对生命和鲜血的
敬畏、对火和太阳的崇拜,使得先民赋予“红”超人的神性与力量,红色因此被建构了吉祥如意的
文化原型。在民间,从钟馗的红色大袍到婚嫁的红礼服,从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悬挂的红灯笼到
红红的春联,无不展现着红色祥瑞喜庆的文化内涵。
中国画历来讲究用色彩来完成对意境的描绘,与我国古典诗词相辅相成。古人很早便以
“丹青”指代传统绘画,丹即朱砂,在众多色彩中,红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也是最为重要的
色系之一。,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里,有一幅很有名的帛画,画面右上方就是一个红色的太阳。
被后人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其名作《女史箴图》中有一部分画面描绘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图画
上三个孩子和父母的衣服上都用了鲜艳的红色,显得吉祥喜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早在隋代
展子虔的《游春图》时,就开始运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房子建筑
部分则使用艳丽的红色,描绘出明媚的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唐代周昉的《簪
花仕女图》画中,人物的服装和饰品都点缀了红色。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身着鲜艳
夺目大红袍的人是状元郎,显示了他的荣耀与尊贵。山水画家蓝瑛的《白云红树图》中,红叶如
火,正是秋天最美的景色,白云相绕,青山红树,艳而不俗。
红是一种颜色,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近现代绘画中一
代代艺术家用画笔描绘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艰苦奋斗、创造辉煌伟业的不朽篇章
红
色,成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亮丽的色彩,那里面饱含的,是血与火的奋斗历史,是昂扬的精神
风貌,是鲜艳的时代旗帜。李可染的中国画《万山红遍》,描绘的是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中的情景,画家将深秋时节岳麓山的壮美景象描绘得引人入胜。作品以饱满的结构布局,强调
大而多的视觉冲击力;山峰错落林立,形成了千沟万壑的视觉感受,意境深远,具有庄严、肃移之
感。画面中有大面积的红色渲染,点点朱砂倾注了画家对国家、对人民炽热的情感,彰显了为祖
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董寿平笔下的《红梅》,欣欣向荣,灿若霞天,呈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新
气象。,黄胄的《丰乐图》中:少数民族服装上的红、地毯上亮眼的红,共同营造了一幅新疆人民庆
丰收的欢乐场景,画面洋溢着活泼祥和的生活气息。冯远的《星火》,用丛簇的、明亮的火炬占据
整个画面,人物掩映于烈烈火光之下,画面形式新颖,充满着热情恣肆的革命激情
(摘编自林森《一抹中国红一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用丹青”指代绘画,但“青”的运用远不及“丹”:由此可见古人的偏好。
B.因为中华民族特别喜欢红色,所以在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颜色。
C,红色是革命历史题材画作中的亮丽色彩,可以象征着党和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
D,《丰乐图》中点缀的红色营造了人民欢庆丰收的场景,洋溢着祥和的生活气息。
【2022猜题压轴卷·语文(AA)第1页(共6页)】(AA)
1.A(“·青’的运用远不及‘丹’,由此可见古人的偏好”错误,根据第三段“古人很早便以‘丹青指代传统绘画,丹即
朱砂,在众多色彩中,红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也是最为重要的色系之一”,古人用“丹青”指代绘西,但并没
有断言青和丹的运用哪个多,因此“远不及”错,也无法推断古人的偏好。)
2.C(“为了论证红色具有祥瑞喜庆的内涵”错,文章在第三段列举了一些古代画作,表现了古代画家对红色的运用,
但这些画作并非都能论证红色具有祥瑞喜庆的内涵的观点,如举蓝瑛的《白云红树图》例表现的是秋天的艳而不
俗。举这些画作为例主要是证明“中国画历来讲究用色彩来完成对意境的描绘”。)
3.B(A项,因果倒置,根据第二段“史前时代对生命和鲜血的儆畏、对火和太阳的崇拜,使得先民赋予‘红’超人的神
性与力量,红色因此被建构了吉祥如意的文化原型”,先民因为敬畏和崇拜血、火和太阳而敬畏和崇拜它们的颜
色红色,而不是因为它们都是红的而敬畏和崇拜它们。C项,“山水画比人物画的红色少”错,于文无据。相关内
容有“其名作《女史箴图影中有一部分画面描绘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图画上三个孩子和父母的衣服上都用了鲜艳
的红色山水画,早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时,就开始运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
干,房子建筑部分则使用艳丽的红色山水画家蓝瑛的《白云红树图》中,红叶如火,正是秋天最美的景色,白
云相绕,青山红树,艳而不俗”,没有比较哪个红色多还是少。D项,“大量的红色渲染体现的是血与火的奋斗历
史”错误,根据原文“画面中有大面积的红色渲染,点点朱砂倾注了画家对国家,对人民炽热的情感,彰显了为祖
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并没有体现“血与火的奋斗历史”,)
4,A(“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错误。由原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交通秉持与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理念,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
展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薄弱、整体落后的面貌”可知,原文只是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薄弱、整体落后的
面貌”,并没有说是“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5,A(B.“交通不方便、产业进不来、土地广、人口少”错误。由原文“地广、人稀、路险,这是生活在湖北省恩施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山区曾经面临的难题”可知,“地广、人稀”只是制约建始县山区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不
是制约“后黄埠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C.“前者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后者着重打造产业集群”错误。由原文
“产业引进来,电商走出去。建始县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鼓励村民通过电商发展模式让当地特产走出山区,
同时大力发展‘产业十旅游经济”和“此外,巨峰镇以农村公路为依托,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了‘公路十茶产业
·公路十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助力”可知,两者都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着重打造产业集
群。D.“完全得益于国家在兴建、改造、维护公路等方面统筹规划”错误,“完全”表述绝对,以偏概全。由原文“为
农村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了基本便利”和“建始县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鼓励村民通过电商发展模式
让当地特产走出山区”可知,还需要“走出去”。)
6.①修建农村公路,实现“组组通,户户连”,利于村民的生产生活;②依托公路建设,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
式,促进产业发展;③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D(“又表达了对传承古典文化的隐忧”说法错误,原文为“我们的生命越来越缺少地气了”“然则,我就靠保存在古
书里的地气供养自己?我该怎样吸取更广大的地气,以救助这衰落的生命和心魂”,可见不是表达对传承古典文
化的隐忧,而是反思我们现代的缺少地气的浮躁的生活方式。)
8.①由物象产生联想:作者由眼前所见的平常事物“走水泥路”联想到“我们都是钢筋水泥中的人”,进而想到“如何
救助这衰落的生命和心魂”。②形式上的诗意: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形散”体现在内容丰富,如引用大量
古诗词以及生活中人们的种种表现等:“神聚”体现在所有材料都围绕一个主旨展开。③意境深邃邈远:比如陆
游的马蹄敲着强劲的诗韵,蹄窝里秋水映着苍凉的夕阳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最亲切的口吻:作者多次使用“我们”来抒发情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富有亲切感。②最常见的生活:本文
写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因追求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丰盈。③最深切的思考:在如此喧器、浮
躁的世界中,人们如何保有一颗纯粹的心,如何能够诗意地栖居,体现了作者最深切的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
即可)
10.C(“人主为社稷计”为主谓短语,“人主”作“计”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诚”作副词,用在句子开头,前面
要断开,排除D。)
11.D(“本为《周易》中的一篇文章”错误,《中庸》选自《礼记》。故选D。)
12.B(“反对各地修筑城墙”错误,薛季宜不是反对到处各地修筑城楼,而是反对如合肥“卒卒成之”的仓促修筑和
“靡钱钜万而成城四十余丈者”过分修筑等行为,而“历阳南壁阙,而居巢庳陋如故”,可见历阳,居巢等地的城墙
是应该修补的。)
13.(1)官员、土族和有钱人家都依附于保伍,免除他们亲自服役,让他们交纳财物供各统领的小花费。(“附”“蠲”
“俾”各1分,句意2分)
(2)但是郡的调度费用从哪里出呢?大概又只能从百姓那里巧取,百姓怎么能承受呢!(“顾”“殆”“胜”各1分,
句意2分)
14.C(“谁肯重王孙”刻画出诗人怀抱经世之才和救世之志,然而却始终不被重视,只能到处漂泊,这其中的苦楚却
无人明白。)
15.①尾联运用屈原遇渔人的典故,流露出诗人不被理解的怅惘郁闷之情和慷慨不平之气。(3分)②尾联以景结
情,“长笛一声”引发读者的无穷想象,意在言外,余韵袅袅。(3分)
16.(1)水何澹谵山岛竦峙
【2022猜题压轴卷·语文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