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3 20:55:06

文档简介

金成实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B
2.D
3.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A
5.D
6. ①新在科技。“新基建”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领域。②新在理念。“新基建”主要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③新在模式与空间。“新基建”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④新在指向未来。“新基建”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发掘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B
8.①对“手”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塑造大老张作为一名老战士关心战友、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②“手”的细节描写将大老张过去爱和新兵开玩笑、战时对二斗伢子的爱护以及最后壮烈牺牲的情节串连起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讴歌以大老张为代表的战士群体不畏艰苦、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④增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对生与死的思考。(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9. ① 反映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小说以战场为特定环境,战士们始终面临生与死的考验。②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主人公二斗伢子对“生”的思考从开始的“不怕死”到后来对“生”的思考逐步走向成熟。③表达对抗美援朝战士的崇高敬意。小说中的战士为了祖国的安全及和平正义,他们热爱“生”而又不惧牺牲,英勇无畏。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
11.D
12.A
13.(1)冯保想讨好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媚:讨好。风:暗示。词汇各1分,补出主语1分,文意2分)。
(2)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罔:欺骗、蒙蔽。钳:惩治。宜痛钳以法,状语后置。词汇各1分,句式1分,文意2分。)
【参考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C
15.①将月亮比作玉轮,生动写出月亮仿佛在水珠上碾过打湿团光;②将千年世事比作骏马奔驰,体现人间沧海桑田、变化之快;③将九州比作九点烟尘,展现万物渺小,暗含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
18.B。
19.D。
20.①.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②.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③.在夜晚进入休眠
21.①《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发布,②提出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目标,③目标分两阶段推进,④2035年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⑤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审题:
细审材料,可以发现它有三层意思: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句话虽然着眼点不同,但它们都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从材料和要求来看,这三句话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动笔前,要对这三句话进行仔细审视,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只有赋予这三句话以深刻的意蕴,才能写出具有深度思维的文章。所谓“学习时沉得住气”,“学习”不能狭隘地仅理解为学生时代的课堂学习,还应该指提高自身素质所做的努力。“沉得住气”,不仅指学习时要屏气凝神,全神贯注,还指在取得一定成就后,能够抵挡住尘世的繁华喧嚣,在名利面前能保持初心,不负使命,奋然前行。“成功后弯得下腰”,是指成功后,能淡然面对环绕于身的鲜花和掌声,不骄傲自满,不知足不前。聚光灯灭后,仍能像成功之前一样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自己的事业保持专注和痴迷。“失败时抬得起头”,是指在人生遭遇挫折时,失意而不失志,能坦然面对所遭受的打击,它是沮丧时的自我调整,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是失败时的静心反思。写作任务指明了体裁,要写成议论文,这就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写作时,可以根据这三“得”中的一“得”进行立意,切不可笔墨均分,三则均写。
针对三句话,可分别立意为:1.要沉下心来专心学习,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潜心耕耘。2.面对功名利,能淡然视之,面对他人,仍能谦虚以待,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3.败而不伤,能豁达对待失败,坦然看待人生,总结经验,汲取勇气,以昂扬的姿态不断超越旧我,再创辉煌业绩。秘密★启用前|
金成实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命题人: 审题人: )
答卷注意事项:
学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试卷上答题。
填涂答题卡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答题时字迹要清楚、工整
本卷共22小题,总分为15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书法”,原本是指“书之法”,即书写的方法----唐代书学家张怀瓘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周汝昌先生将其简化为:用笔、结构、风格。它侧重于写字的过程,而非指结果。“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即那些由古代名家书写的、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是对先贤墨迹的敬称。
书法,就是一个人同自己说话,是世界上最美的独语。一个人心底的话,不能被听见,却能被看见,这就是书法的神奇之处。只有中国人,让“书”上升为“法”。西方人据说也有书法,我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见到过印刷术传入之前的书籍,全部是“手抄本”,书写工整漂亮,加以若干装饰,色彩艳丽,像“印刷”的一样,可见“工整”是西方人对于美的理想之一,连他们的园林,也要把蓬勃多姿的草木修剪成标准的几何形状。仿佛想用艺术来证明他们的科学理性。周汝昌认为,西方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图案画”,但是与中国的书法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这缘于“西洋笔尖是用硬物制造,没有弹力,或有亦不多。中国笔尖是用兽毛制成,第一特点与要求是弹力强”。
与西方人以工整为美的“书法”比起来,中国法书更感性,也更自由。尽管秦始皇(通过李斯)缔造了帝国的“标准字体”----小篆,但这一“标准”从来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泰山刻》是小篆的极致,却不是中国法书的极致,中国法书没有极致,因为在一个极致之后,紧跟着另一个极致,任何一个极致都有阶段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使中国书法,从高潮涌向高潮,从胜利走向胜利,自由变化,好戏连台。工具方面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有弹性的笔,这样的笔让文字有了弹性,点画勾连,浓郁枯淡,变化无尽,在李斯的铁画银钩之后,又有了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张旭的飞舞流动、欧阳询的法度庄严……同样一支笔,带来的风格流变,几乎是无限的,就如同太极功夫,可在闪展腾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霆万钧的力度。
对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今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名器,许多被奉为经典的法书,原本都是在生活的内部产生的,到后来,才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最终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文先用毛笔书写,之后再用刀刻。著名的《张猛龙碑》,宇体端方,笔画厚重,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
书法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报效朝廷,死于叛军刀锯者三十余口。悲愤之余,颜真卿为颜季明写下了这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里,有对青春与生命的怀悼,有对山河破碎的慨叹,有对战争狂徒的诅咒,它的情绪,是那么复杂,复杂到了不允许颜真卿去考虑他书法的“美”,而只要他内心情感的倾泻,因此他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复杂的文本。不仅它的情感复杂,连写法都是复杂的,不仅有行书,还有楷书和草书。而即使行书,也展现出无穷变化。
(摘编自祝勇《汉字书写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与“法书”不同,“书法”就是书写的方法,侧重于写字的过程;“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是对古代先贤墨迹的敬称。
B.相较于西方以工整为美的书法,中国“法书”则更加感性、自由,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富有弹性的笔。
C.美源自生活,与日常生活、内心情感相连,即使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如今已被孤悬于殿堂之上,也不缺失这种在生活内部产生的美。
D.《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是颜真卿为侄子颜季明写下的一篇情感复杂的祭文,它以安史之乱的国仇家恨作为背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引用唐代书学家张怀瓘的话,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读者说明了书写的具体方法。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将中西方书法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法书自由、感性、变化无穷的特点。
C.文章将软笔书写比作“太极功夫”,形象地说明了软笔给中国书法风格流变带来的无限可能。
D.文章最后提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为了证明书法作品只有表现出复杂的情感才有价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写字,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这种表达特殊在不能被欣赏者听见,但是却可以被欣赏者看见。
B.中国法书之美,美在书法线条的浓郁枯淡,变化无穷,像西方书法那样工整又漂亮、如“印刷”般的书法作品是不存在的。
C.古代碑刻最初也用毛笔书写,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的技法介入,又赋予了书法作品新的美感。
D.书法的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正因如此,临摹者就算手法高超,模仿得惟妙惟肖,往往也只能得其形,但难得其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比如,5G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而是通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的可能。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材料二:
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 3.5万亿元。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 GDP增长0.5%至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有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量新场景;有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新基建”难与传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
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这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
(摘编自张辛欣《“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
材料三: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基建”为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研发等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相关投资。同时,也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2020年是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全国部署超过60万个5G基站,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在此基础上加快5G商用步伐,加上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此外,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不但会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会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将有助于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答好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的课题,中国具有巨大优势。中国将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和智能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的更大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5G网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就是要为我国信息和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转换发展动力创造条件,实现国民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有序推动“新基建”,需要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我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有力保障。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有规划有步骤地推动“新基建”发展,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项目的监管和调控,防止盲目上马,确保供给与需求结构基本适应。还应发挥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精准支持“新基建”项目,降低融资成本,广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投向、确保资金投入。
推动“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让国有企业在“新基建”中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吸收非公经济成分参与发展,充分发挥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使“新基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摘编自何自力《“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基建”是相对于“铁公基”等传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B.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要加力推动外需增长,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可以尽快减少疫情压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C.加快“新基建”可有力拉动投资,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展。
D.“新基建”既指单纯工程项目,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可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
B.“新基建”能够拉动投资、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成为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
C.加快“新基建”,促进信息、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通过这些技术与制造业结合,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D.“新基建”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所以,发挥好政府作用,“新基建”就能够健康发展。
6.你认为“新基建”之“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概括。(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西元
①在这里,有个海拔五百多米的高地。向北望去,是好似一面湖水的山谷。谷底有雾气、薄冰和积雪,当阳光照耀在上面,仿佛盛满了熔化的金子。二斗伢子总是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黑色大鸟,展开遮天的双翅在高地上空盘旋,慢慢低飞,向高地主峰落下去……
②当年,十六岁的二斗伢子第一脚踏上高地主峰,小腿就陷在了土里,一直没到膝盖。这是一种被成千上万颗炮弹炸成灰尘状的黑色浮土,像炉膛里烧过的稻草灰。他之前没见过,之后也一辈子没再见过。尺把深处以下,才能踩到碎石块、弹药箱和散落的枪支、子弹壳,还有僵硬的肢体和躯干。阵地上光秃秃的,不远处立着半截炭黑色的树干,树皮早已被气浪剥光,无论来年春风怎样吹拂,也绝不会再活过来了。
③这里的夜,是乌蓝色的,细细听去,隐约传来轰响声。在战壕里,指导员问二斗伢子,你怕死吗?二斗伢子说,不怕。指导员问,屁股底下就埋着死人,你不怕?二斗伢子说,鬼子都死了,不怕!指导员问,那么多战友的遗体你也不怕?二斗伢子说,心里只想着报仇,不怕!指导员呵呵一笑,又问,你个小牛犊子,就从来没感觉到怕?二斗伢子说,从来没感觉到过。指导员不笑了,说,没感觉到怕,不是真的不怕。等你心里有了它,并且知道怎么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的不怕。二斗伢子嗯了一声,却不太服气。
④回到坑道里,二斗伢子坐在老兵李大棉裤旁边。只见他往铝饭盒盖里倒了薄薄一层炒面,用小手指甲仔细地翻弄,像犁地一样,把谷壳、沙粒挑出来。然后,再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把炒面搓成中药丸一样的球,小心地放进嘴巴,连口水也不喝,就生生咽进肚子里。二斗伢子说,老李,喝口水呗,小心刮破了嗓子眼儿。李大棉裤摇摇头,说,水?过三天你再跟我说喝水的事儿吧。你没看见咱们上来时,那些人都干成什么样子了?
⑤李大棉裤又说,等会儿美国人的炮弹打过来,你要学会分辨。如果是“呜儿呜儿”发尖的声音,那是远炮,你不用理它。如果是“呼——噗”一下过来,带着风声,那就是近弹,你赶紧卧倒,能多快就多快。我说你个娃儿,别不当回事儿,多少人还没学会,就没了!二斗伢子用肩膀拱了李大棉裤一下,问,老李,你怕死不?李大棉裤说,肯定怕呀!活人哪有不怕的?二斗伢子又问,那是啥感觉?李大棉裤说,就像喉咙里黏着一口痰,吐也吐不出来,总是让你喘不过气来。他接着说,不过,它总在提醒你,别逞能,只要仗还没打完,就别放松了警惕。许多人的死,其实都是因为心头那根弦儿松了。他们本应活得更长久——
⑥突然间,二斗伢子只见李大棉裤的嘴一张一合,却听不到任何声音。然后,蜡烛晃了一下,一片漆黑。一声接一声的巨响震聋了二斗伢子的耳朵。他蜷起身体,死死抱住脑袋,任由筛子一样的坑道把他抛到空中,撞在墙上,再摔在地上。二斗伢子在黑暗里上下翻飞,不记得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
⑦炮击过后,美国兵就该上来了。有人扒开坍塌的坑道口,猫着腰冲进战壕。二斗伢子在坑道里跌倒了,胳膊和大腿被人重重踩了几脚。他使了几次劲儿,还是没立起身子。突然有只手揪住二斗伢子的棉裤后腰,拎小鸡一样把他拎出坑道,颠簸了上百步,扔在了一个炮弹坑里。二斗伢子扭过脸,看到这人是机枪手大老张。大老张的手紫红色,手指头又粗又壮,每根都像茄子。他把机枪架好,瞄了瞄,对二斗伢子吼道,这两箱手榴弹归你!
⑧二斗伢子还是第一次离这么近看到美国兵端着枪向上冲。他有点慌,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向下甩,却不知道炸到敌人没有。大老张猛得拍了他一下后脖子,喊道,看准了再甩!那手榴弹都是拿命换来的,运一箱上来就得少一个人!二斗伢子一愣,盯着大老张的手,又摸了摸发烫的后脖梗子。过去,二斗伢子挺怕这双紫红色的大手,因为大老张开玩笑时总是没轻没重。现在,却觉得这手挺亲切。一巴掌过后,二斗伢子清醒多了,每次把手榴弹抛出战壕之前,总会把半个脑袋探出去,瞅瞅鬼子已经冲到哪儿了。
⑨不知过了多久,那只手又重重地拍了一下二斗伢子的肩膀,并且紧紧抓住他的领子。二斗伢子一片空白的脑子开始慢慢转动,他哆嗦着向高地下方望去,只看到了美国兵的后背和屁股,他们向远处跑了!二斗伢子腿软绵绵的,他抹了一把鼻涕和泪水,心想,原来仗就这么打啊!他扭过脸,想对大老张笑一下,道个谢。可是大老张不在身边,他的那挺机枪枪管给炸弯了。二斗伢子把胳膊探向肩膀,把抓住自己领子的那只紫红色大手掌拿到眼前。这是大老张的手,只是从小臂一半处炸断了,慢慢滴着血,指甲缝里的污泥似乎都还留着体温。二斗伢子隐约记起来,机枪被炸坏了,敌人冲上了高地,大老张拎着爆破筒和两个鬼子抱在一起,接着是暴雨般飞过来的石子、土块和血肉。
⑩……
(选自《小说选刊》2021年第4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讲述了以二斗伢子、大老张等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守高地浴血奋战的故事,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B.指导员和二斗伢子聊天时谈到了生死,指导员对二斗伢子这个小战士无惧死亡的生死观一笑置之,二斗伢子不服气是认为指导员缺少牺牲精神。
C.初上战场的二斗伢子曾一度慌乱,是大老张用简单的方式教会他冷静应战。小说以二斗伢子的“生”与大老张的“死”相映衬,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D.小说写二斗伢子战后“腿软绵绵的”“抹了一把鼻涕和泪水”等内容,刻画了新战士在惨烈战斗中的恐惧心理,从一个侧面表现年轻战士的成长。
8.小说多处写到大老张的手,请分析大老张的“手”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6分)
答:
9.小说中的战士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作者却以《生》作为小说的标题,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用意。(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
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官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
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
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B.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C.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D.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这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纪年法之一,此外常见的还有干支纪年法。
B.祭酒,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 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C.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按照旧制规定,建议皇帝并尊两宫太后。后来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最终都接受了。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5分)
答:
(2)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5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14.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题为“梦天”,写梦中升入天空之中的幻境。“老兔寒蟾”指的是兔子和蟾蜍,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可见作者想象了进入月宫的场景。
B.“云楼”指高楼,“壁斜白”写楼外壁的颜色,因月光皎洁、云彩掩映,朦胧中呈现“斜白”的形状。
C.作者先写与带着佩玉的神女相逄在桂树飘香的小路上,继而下视尘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讲究对仗,格律工整。
D.“遥望”实为俯视,“齐州”指中州,作者以鸟瞰中国的奇特想象,显示出精妙的构思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15.清人黄周星评论本诗“命题奇创”,诗中多用比喻修辞,请试作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柳永)中的“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虽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离骚》中诗人通过“ , 。”一句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的冬奥脚步,走得 。在昔日荒凉的崇礼古杨树山谷,如今“冰玉环”连接着“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与“鸟巢”“水立方” ……北京冬奥会的比赛设施建设既融入中国元素,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节能,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特色。( );张北地区绿色电力 地产生,使所有冬奥场馆用上了清洁能源。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相结合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铿锵有力 光彩夺目 一唱一和 源源不断
B.掷地有声 流光溢彩 一唱一和 络绎不绝
C.铿锵有力 流光溢彩 遥相呼应 源源不断
D.掷地有声 光彩夺目 遥相呼应 络绎不绝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让国家速滑馆的制冰过程做到低碳化、零排放的是中国领先世界的制冰技术。
B.中国制冰技术世界领先,让国家速滑馆的制冰过程做到了低碳化、零排放。
C.国家速滑馆制冰过程的低碳化、零排放被做到的原因是中国领先世界的制冰技术。
D.中国制冰技术世界领先,国家速滑馆制冰过程的低碳化、零排放被做到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相结合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B.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邃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C.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相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D.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20. 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每空2分,共6分)
“祝融号”登陆火星后,① ,其中包括火星表面低温、地表沙尘天气不可预测以及与地球通信严重受限等问题。为确保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研究人员对“祝融号”进行一系列强化升级,使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比如,② 。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已超出直接遥控操作的距离,所以,“祝融号”要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按计划完成传输、移动等任务。又比如,在不同模式间切换的能力。在白昼“祝融号”要执行探测任务,③ ,即启动“一夜好梦”的功能;天亮后,又能够探测到环境变化而从休眠中唤醒。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8月13日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图全面形成。
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副主任丁亮表示,纲要提出了新时代中国铁路的发展目标,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目标推进。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
………………○………………外………………○………………装………………○………………订………………○………………
线
………………○………………
) (
………………○………………内………………○………………装………………○………………订………………○………………
线
………………○………………
) (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
(
………………○………………

………………○………………装………………○………………订………………○………………
线
………………○………………
………………○………………

………………○………………

………………○………………

………………○………………

………………○………………

学号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_
_
座位号

__
)
④不得抄袭、套作。高二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 高二年级语文第8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