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听赏)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听赏)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4 08:2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钟表店里》是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创作的一首形象鲜明的描
绘性标题音乐作品。乐曲巧妙地利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的变化、再现,
生动描绘了玲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形形色色各种钟表的音乐形象。乐曲情绪欢
快活泼、流畅喜悦,深受小朋友喜爱。
教学目标:
认真聆听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感受乐曲
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能随乐用动作、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充分体验音乐实践活动以及与
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设计意图:
这是一堂以欣赏一首乐曲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纯音乐欣赏课。《在钟表店里》是
一首经典名曲,可以列入小学欣赏教材中的精听曲目。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整
体聆听与片断精听的方式,运用画图谱、体态律动、填词唱曲、打击乐伴奏等
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与丰富的音乐形象、熟记乐曲的音
乐主题、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及相关的音乐常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让学
生充分的感受音乐,快乐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玩玩乐乐中毫无负担的了解
音乐的表现要素,又不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于某一个具体的音乐形象,符合音
乐新课标的理念与精神。
教学设计亮点:
本课操作性强,是一节在常态下可借鉴、可参考的课。本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体态律动参与、打击乐器表现参与和图示的使用。通过设计各种参与聆听音乐
的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体验了音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音
乐为本的新课程新理念。
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记忆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力度、速度的变化。
2.在图谱的帮助下,初步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3.用打击乐、体态律动等参与音乐表现,大胆想象并表现作品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能相互合作运用打击乐器为全曲进行伴奏。
教学准备:
黑板、三角铁、沙蛋、手腕铃、手柄铃、锣、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师:孩子们,老师这儿有一小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律动一下吧,边动边听,
这一小段音乐里都有一些什么声音呢 (播放音乐片段。)
2、师:同学们,黑板上有一些声音,大家听听看是哪些钟表发出来的呢?
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对音乐主部主题旋律留下较深的印象。
(二)介绍作品及作曲家
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做《在钟表佶里》,它是德国的一位
名叫奥尔特的作曲家所写的,他巧妙地把各种钟表的声音写进了音乐当中。
设计意图:在大家对作品感兴趣的氛围中点出名称和作曲家,加深同学们的印
象。
(三)分段聆听
1、聆听第一段。
(1)初听主题一。
师:主题一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一块仔细听一听!
(2)①播放第一段,老师画图示。
②请同学们说出听到哪些钟表的声音?然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描绘图示。
③师:大家能用动作模仿一下布谷鸟是怎样报时的吗 在布谷鸟钟报时之后,还
有一个大笨钟和一个小闹钟摇摇摆摆地响了起来。
师:你们谁能从讲台上选乐器来模仿它们的声音
师:我们大家合作把这一段乐曲完整地表现出来吧。(再次播放第一段,随乐表
演。)
设计意图:熟悉、记忆第一段音乐主题,体验第一段旋律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
根据音乐设计的图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第一段旋律中的三个乐句。通过
听辨布谷鸟报时钟、大笨钟、小闹钟音色及打击乐器的合乐伴奏,充分激起学
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聆听第二段。
(1)初听主题二。
师:我们来听一听,主题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①播放第二段,老师画图示。
②请同学们说出听到哪些钟表的声音?然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描绘图示。
教师合乐画图谱。
③师:大家能用动作模仿一下这一段所听到的钟表吧。
师:你们谁能从讲台上选乐器来模仿它们的声音
师:我们大家合作把这一段乐曲完整地表现出来吧。(再次播放第二段,随乐表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有意听觉,并初步熟悉第二段旋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模
仿钟表的声音。
3、聆听第三乐段。
(1)聆听主题三。
师:同学们,大家听听下面这段音乐,回答问题。
(2)①聆听第三乐段。老师画图示。
②(聆听第三乐段第二部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和之前有相似的地方?
生:有一部分跟刚才第一个乐段很相似。作曲家在这个乐段结尾的地方做了减慢、
减弱的处理。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主题旋律已经有一定印象之后,再用朗朗上口的歌谣形式让
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主题旋律的记忆。用歌声表现乐曲的同时,能更好地体会
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③(聆听第三乐段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钟表王国里有另一种特殊的钟要出场了,这个钟上有一个小娃娃在
上面跳舞呢。你们来听听她跳的是优美抒情的舞蹈还是活泼欢快的舞蹈。
师:从你们优美的舞蹈中,老师看出来这个小娃娃跳的是一种抒情优美的舞蹈。
老师现在也想试一试了,同学们教教我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法、律动感受法熟悉C段旋律并听辨旋律特点。
④师:这是第三乐段的第三部, 听听这一段适合哪种钟表?
⑤聆听第三乐段最后一部分。
师:我们用打拍子的方法来感受一下尾声之前的旋律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学生对主部主题的记忆;引导学生听辨音乐尾声处渐强的处
理;并在指挥的律动中加深对乐曲尾声热烈的情绪体验。
(3)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三乐段和一二乐段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较清晰的分辨乐段之间的区别,为最终找出曲式走向做
准备。
(四)分析曲式得出答案。
带领同学们找出主题一出现的位置,从而得出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在三段全部听完之后,根据黑板上的图示,很容易且清晰的找出段
落结构。使大家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五)完整聆听并演绎作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大家想不想完整的来展现出来?请同学们
拿起打击乐器到讲台上,剩下的同学带上头饰模仿钟表吧。
(六)总结与拓展
1、询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些什么?
2、出示另一首作品让同学们才出名称。
设计意图:《在钟表店里》属于标题性音乐,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找出这一首
歌曲的名称,更加加深对标题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