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4 21: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顾拜旦
1.了解顾拜旦的相关知识,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历
史和演讲的背景,把握文章内容。
2.梳理本文的思路,感受本文语言庄重、典雅的风
格,体会本文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3.感受演讲的魅力,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
值。
学习目标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作者简介
1883年首次提出举行世界性体育比赛的设想。1894年在巴黎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被选为秘书长,并促成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1896—1925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25年起任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顾拜旦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著有《体育颂》《运动心理学试论》等。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每四年举行一次,若因故不能举行,届数仍按顺序计算。奥林匹克运动会曾因两次世界大战中断过三届(1916年、1940年、1944年)。
背景材料
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在这之前,由于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原定于191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迫取消,加之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些情况使顾拜旦深感忧虑,并促使他对奥林匹克精神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重点字注音
暴风骤雨(zhòu) 襁褓(qiǎngbǎo)
携手并进(xié) 阐述(chǎn)
萦绕(yínɡ) 误入歧途(qí)
枷锁(jiā) 愚蠢(chǔn)
拙劣(zhuō) 不朽(xiǔ)
祈祷(qídǎo) 含苞欲放(bāo)
【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浩劫】大灾难。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重点词语解释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误入歧途】因受迷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拙劣】笨拙而低劣。
【愧不敢当】非常惭愧,不敢承当。表示对别人的称赞或馈赠感到惭愧,不敢接受。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段):简要回顾过去5年的历史,指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前景。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扬当下的盛会,憧憬美好的未来。
第二部分(第2-7段):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1.“5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作者为什么要回顾奥林匹克运动过去5年的历史?
“5年前”具体指1914年。这一年曾在巴黎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回顾过去5年的历史,在内容上,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状,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重要意义;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听众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做铺垫。
问题探究
2.“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明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青少年所推崇,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前提和基础。
3.结合文章第3、4段,说说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
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一般的体育运动带给运动员努力拼搏的乐趣,而奥林匹克主义还带给人们美感和荣誉感。
4.作者认为“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5.第6段中“含苞欲放”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经历了世界分崩离析之后,奥林匹克主义挺了过来,并且逐渐恢复和发展壮大。“含苞欲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奥林匹克主义的美好?期待?。
6.“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反问句。强调在“当今时代”能称得上完美的运动应该是面向大众的,为下文写奥林匹克运动是面向大众的运动做铺垫。
7.在第7段中,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
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8.“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把国际局势的动荡比作狂风骤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而风雨后的黎明,则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美好发展的期待与信心。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所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1)平和与自信。
(2)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与自然、艺术等融为一体,具有美感,能激发荣誉感。
(3)教育青少年,将青少年从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中解脱出来。
(4)大众参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具有公平性。
主旨归纳
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认为奥林匹克主义能使人养成平和与自信的品质,它包括但又超越一般的体育运动,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回顾历史,指明前景
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赞扬盛会,憧憬未来
奥林匹克精神
课堂小结
1.语言庄重、典雅。
例如,在演讲结尾部分,演讲者对大会来宾表示敬意:“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下举行的……齐聚于此地,为这次盛会赋予了历史自觉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春、艺术性等五重声誉。”这体现出一种庄重和仪式感。在阐述奥林匹克主义和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时,演讲者则用非常典雅的语言来说明:“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
写作特点
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
2.站位高,格局广。
? 例如,在演讲中,演讲者一方面从人类文明的立场出发,阐述奥林匹克平和与自信的精神内涵,“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另一方面将奥林匹克运动与美和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了奥林匹克主义崇高的使命和独特的价值。这些都集中反映出演讲者宏大的视野及其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刻的认知。
1.下列加彩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劫(jié) 湛蓝(zhàn) 狂风骤雨(jù)
B.枷锁(jiā) 拙劣(zhuó) 含苞欲放(bāo)
C.祈祷(qǐ) 萦绕(yíng) 一呼百应(yìng)
D.愚蠢(chǔn) 指摘(zhāi) 携手并进(xié)
课堂小练
答案:D
点拨:A.骤—zhòu。B.拙—zhuō。C.祈—q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涎生 奠定 挚爱 共聚一堂
B.赋于 呆板 目睹 愧不敢当
C.声誉 绚丽 束缚 误入岐途
D.恢复 呈现 肤浅 自圆其说
答案:D
点拨:A.涎—诞。B.于—予。C.岐—歧。
3.下列有关文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
上发表的演讲。
B.顾拜旦用庄重、典雅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认
为奥林匹克精神能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
分配人类生产劳动。
C.顾拜旦真诚的语气、绅士的风度、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的
独特见解牵动着听众的心。
D.顾拜旦熟悉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现状,所以他的演讲高屋
建瓴、言简意赅。
答案:B
点拨:由文中语句“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可知B项表述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