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2011年高三语文教案复习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3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教案:2011年高三语文教案复习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3 新人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22 18: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3
理解词语和句式——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级)
[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
[知识点解说]
代词
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①予购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②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冯婉贞》)
2.第二人称:汝(女)、而、尔、若、乃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第三人称:之、其、彼、厥
①王甚任之。(《屈原列传》)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注意:“之”作宾语可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如: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之”,我。
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之”,你。
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其”,我,自己。
4.谦词:称自己的名字,或用“臣、仆、愚、不才”等,妇女用“妾”,国君用“孤”、“寡人”。
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赤壁之战》)“肃”鲁肃自称。
②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④寡人窃闻赵王好乐,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5.敬称:大王、将军、君、公、公子、陛下、阁下、足下、子、先生、大人、卿等。可译为“您”。
①唯大王命之。(《荆轲刺秦王》)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子”、对男子的美称。
6.人称复数:用“辈、属、侪、族、徒”等放在人称代词后面表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对译。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人。
②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柳敬亭传》)“吾侪”,我们。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族”,这一类人。
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徒”,这些人。
二、指示代词
用来指示和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
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译成“这个”、“这里”、“这样”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钟山记》)“此”,此处。
②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远指代词:彼、夫、其,,译成“那”、“那个”。
①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彼”,那个。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其”,那。
3.旁指代词:他。译成“别的”、“其他的”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他”,别的。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他”别的。
4.虚指代词:或、某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报刘一丈书》)“某”,某人。
5.无定指代词:莫、无。译成“没有谁”、“没有哪一样东西。”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莫”,没有谁。
三、疑问代词
1.代人:谁、孰
①王曰:“谁可使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 八佾》)
2.代事物:何、胡、奚、曷
①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②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论积贮疏》
3.代处所:安、恶(wu)焉
①沛公安在 (《鸿门宴》) ②且焉置士石 (《愚公移山》)
这几个词作状语,一般是表反问,译成“怎么”,“哪里”。如: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副词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1.轻微度:少、稍、略。译成“稍”、“略微”、“丝毫”。
①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②夫妻心稍慰。(《促织》)
2.加深度:愈、益、弥、尤、更。译成“更加”、“尤其”。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③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极高度: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很、极、太、非常、分外、特别”等词。
①老臣溅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
②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二、范围副词
表动作行为或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1.表总括:悉、皆、咸、俱、举、毕、凡。
①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②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2.表仅限: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仅”、“单独”、“只是”。 ① 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记王忠肃公翱事》)
②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3.表共同:共、同、并、相。
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三、时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持续与时间有关的副词。
1.过去、向来时:表行为动作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表示“已经、曾经”意思的有“既、已、曾、尝”。
①人道寄奴曾住。(《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表“以前”、“当初”、“过去”的意思的有“向、初、曩(nang)、始、昔”。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赤壁之战》) ②初,鲁肃闻刘表卒。
表“常常、经常、向来”的意思的有:常、素、雅、恒”。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2.正在、变化时:表行为动作正在进行。
表“正在、恰逢”意思的有“方、正、适、会”。
①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察今》) ②会征促织。(《促织》)
表示“一会儿、片刻”等短暂时间的副词有: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
①未几,成归。(《促织》)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
表示“突然、急忙、立刻”等时间紧迫急剧的有“急、遽、猝、立、即”。
①遽扑之,入石穴中。(《促织》) ②猝然边境有急,国何以馈之。(《论积贮疏》)
表“将要、接近”意思的有“将、且、行将”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表“终于、终了”等最终结果的有:“终、卒、竟”。
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语气副词
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1.肯定、确认:必、诚、信、固、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定、实在、果真”。
①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②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否定、禁止
表否定的语气副词有“不、弗、未、非、靡、亡、否”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否定动作行为或形态,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没有”。
①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劝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山,而见者远。
表禁止语气的副词有“勿、毋、莫、无。”用于祈使句,表禁止或不同意,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
①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②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3.推测、估量: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也许、几乎、可能。”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4.反诘:岂、宁、庸、其。译为“难道、哪里”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五、频率副词
表“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的有“屡、数、辄、每、频、累”等。
①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重复的副词有“复、更、再、又亟”。
①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假道》)
②再拜还入户。(《孔雀东南飞》)
六、谦敬副词
表示对自己谦卑和对方恭敬的副词。无实在意义。
表谦卑的有:窃、辱、伏惟。
①窃为陛下惜之。(《论积贮疏》)
②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表恭敬的有:幸、敢、情、敬、谨。
①臣从其计,大工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于”是文言文中最主要的介词,现代汉语各类介词的用法,“于”几乎都可以承担。如:①会于西河(《廉颇蔺相如列传》)“于”,引进动作处所,表所在,译成“在”。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于”引进处所,表所从,译为“从、由”。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于”,引进范围,表示“在……中”。
④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论贵粟疏》)“于”引进缘由,相当于“因为,由于”。
⑤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于”动作涉及的对象,译为“向”。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译为“给”。
⑦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
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于”引进陈述对象,译为“对,对于”。
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于”引进时间,译为“到”。
⑩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于”用于形容词引出比较的事物,同“比”。
(1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于”引出主动者,表被动,译为“被”。
“于”的宾语如果是处所词,“于”有时可省略。如:
①岁征( )民间(《促织》) ②成妻纳钱( )案上 (《促织》) ③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 )我 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1.引出动作行为的凭借和依据,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凭、靠、根据、按照”。
①请以剑舞。(《鸿门宴》)“以”引进凭借工具,译成“用”。
②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以”凭,引进,凭借的身份。
③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以知所见知所不见。(《察今》)“以”根据,引出动作行为的根据。
④余船以次进。(《赤璧之战》)“以”,按照,引进凭借方式。
2.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
⑤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城予赵”即“予赵城”,“以”的这种用法实际上起了提前宾语的作用。
3.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译成“因为、由”如: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成“在,从”。
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5.“以”的宾语上文已出现则有时省略。
⑧令以( )责之里正。(《促织》) ⑨折藏之,归以 ( )示成。(《促织》)
6.介词“以”。也可省略。如:又试之( )鸡,果如成言。(《促织》)
连词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1.并列关系。表并列关系的连词有“与、及、而、且、则、且……且…、既…且”。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②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五蠹》)
2.层进关系。表层进关系的连词有:而、且、况、非惟……亦抑……、非独……亦……、以。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以”,同“而,而且。”
②臣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尚……况……”译成“还…何况…。
3.选择关系。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其、或、非……则……。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察今》)“或”,或者。
4.承接关系。表承接关系的连词有“而、以、乃、则、遂、即、于是、然后。”
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而”,接着。
②予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以”,同“而”,不译。
5.转折关系。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有:而、然、但、则、乃、顾、虽。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②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促织》)
6,因果目的关系。常用连词有:以、为、故、是故、是以。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百姓不见保,为不用恩也。(《齐桓晋文之事》)
7.假设关系。常用连词有:若、苟、今、使、则、虽、而、向使、假令。
①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②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论积贮疏》)
8.修饰关系。“而”、“以”常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表示二者的修饰关系。译成“地”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1.定语标志。译成“的”或不译。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补语标志。译成“得” ②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柳敬亭传》)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③宋何罪之有 (《公输》)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④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⑤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6,用在时间词后,起凑足音节作用,无实在意义,不译。 ⑥顷之烟炎张天。

“者”作结构助词,常附在别的词或词组后构成名词性“者”字词组,用来指代人、事、物。可译成“……的人”、“…的事物”、“……的原因”。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者”附在动词“学”后,指“…的人”
②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者”用在形容词“治”后,指“……的事”。
③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者”用在动词后,表“……的物”,不可译。
④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者”用在情态词组后,相当于“……的样子”。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者”用于原因词组后表“……的原因”。
⑥昔者吾舅死于虎。(《苛政猛于虎也》)“者”用于时间词后,表停顿,不译。
⑦此五者,邦之蠧也。(《五蠹》)“者”用于数词后,可据上下文译为所表示的人、事物。“此五者”指“五种人”。
⑧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者”前有以名词为主的中心词,“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所”常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表示人、事物、处所等,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有三种情况。
1.如果“所”字结构里的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没有出现,所具有指代作用。如: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所闻”即“听到的一切”,“闻”的宾语“一切”没有出现,便由“所”指代。
2.如果“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等在动词后面出现了,这个“所”字结构便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人或事物。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带上了宾语“鱼腹”,“所罾”作“鱼腹”的定语。
3.“所”字结构后出现“者”,可看作“者”字结构,其指代作用由“者”承担。如:
③臣之所好者。(《庖丁解牛》)“所好者”即“所喜欢的事情。”“者”指代“事情”,“所好”作“者”的定语。
二、语气助词
1. 陈述语气:也、矣、焉、耳
也 “也”可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各种语气,但它的基本用法是在表上述各语气的同时,对某种事物或情况表示肯定的确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呢、吧、吗”等。如:
①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论积贮疏》)“也”用在谓语后与“者”呼应表判断。
②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也”用于陈述句末,表肯定的陈述语气。

(1)用于句尾,表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的变化和情况。同时有加重语气的作用,译为“了、啦”。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历兵马矣。(《殽之战》)
2.用于句尾,表示将要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表达一种确有把握的语气,或表述一种命令,决断或请求的语气。译为“了”,或不译。
虞不腊矣。(《宫之奇谏假道》)

用在句尾,表—般的陈述语气,有引入注意的意味。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齐桓晋文之事》)

(1)用于陈述句末,表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如: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2)用于陈述句末,表坚决、肯定语。如:②今肃等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2. 疑问语气:乎、与(欤)邪(耶)

(1)用于各种疑问句末,表询问、反诘、测度等语气,可译为“吗、呢”等。
①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乎”表询问,译“吗”。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乎”表反问,译“吧”。
③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乎”表反问,译“呢”。
(2)用于祈使句、感叹句,表祈使、感叹语气。如:
④长铗归来乎!(《冯谖客孟尝君》) ⑤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与(欤)邪(耶)
①可得闻与 (《齐桓晋文之事》)“与”用于特指问句,表询问,译“吗”。
②子非三闾大夫欤 (《屈原列传》)“欤”用于是非问,译“吗”。
③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赵威后问齐使》) “耶”用于是非问句,译“吧”。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盗邪 (《晏子使楚》)“得无……邪”表委婉测度语气。
3.感叹语气:哉、夫
①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哉”表感叹。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起义》)“哉”表反问语气。
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子罕》)“夫”表感叹。
4.句首语气:唯、夫、盖
“唯”用于句首,表希冀语气,有时译为“希望”。“夫”、“盖”在句首,表引起议论,不译。如:
①事急矣,唯先生图之。(《中山狼传》)
②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③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
叹词
叹词是人们在感情激动时发生的一种声响,因此,它是表达强烈感情的词。它不作句子成分,也不和别的词组合,独立于句子成分之外,或作独立成分,或作独词句。如:
①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②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③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兼词
古代汉语里,用一个字的形体而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叫兼词。常用的有:诸、焉、盍。

用于句中时,“诸”是“之”和 “于”(“于”古音wu)的合音,“之”代词,“于”,介词。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愚公移山》)
用于句末时,则相当于“之乎”。如: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庄暴见盂子》)

“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介词”,“之”,代词。译时选择相当于“于之、于是”的词语。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盍”是“何不”的合义。如:子曰:“盍各言尔志 ”(《论语 公冶长》)
叵 “叵”相当于“不可”,例如:居心叵测
三、理解词语和句式——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D级)
[知识要点]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用法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和词类活用。
[知识点解说]
1、判断句
现代汉浯中,主要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这种判断形式在文言文中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等少数例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常见的形式有两大类
一是“……者,……也”式及其变体。所谓“变体”,即单用“者”或“也”。逗号可以省略不用。
一是用“乃”“为”“则”“即”“诚”“非”“素”等表示判断。
《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
《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捕蛇者说》:非死,则徙尔。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
2.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表示,还有不含“被”字的“被动句”。这两种形式在古代汉语中同样存在。如“忠而被滂”,“兵挫地削”(均见《屈原列传》)。但大量的被动句是以下几种形式。
①“……于……” 《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君幸于赵王。
②“……见……” 《荆轲刺秦王》: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受……于” 《赤壁之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④“……为……” 《促织》: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⑤“为……所……”,“为所” 《六国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
《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这种“为所”式可看作是“为”后宾语的省略。
3.疑问句
现代汉语多借疑问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语气词)表示疑问,还可以借否定词表示,如“您同意不?”古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使用的疑问词和否定副词的具体语言形式却几乎完全不同。另外,由于标点符号的作用,现代汉语的疑问句,也可以完全不用以上两类虚词。如:明天要下雨,你还来 但在古代汉语中,由于没有标点助力,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具体说来,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有以下四种形式。
(1)借疑问代词表疑问
《鸿门宴》:客何为者 《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往
《原道》: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 ”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易也 ”
《论积贮疏》:国胡以相恤 《
归去来辞》:乐夫天命复奚疑
《孟子》: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与徐公孰美 《木兰诗》:安能辨我是雄雌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黄生借书说》: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2)借疑问语气词表疑问
《石钟山记》:汝识之乎 《卖油翁》:汝亦知射乎
《孟子二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五人墓碑记》: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赤壁之战》: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
(3)借否定词表疑问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五十城请易璧,可予不
《与妻书》:汝忆否 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
《问刘十九》(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语气词及否定词结合在一起表示更为强烈的疑问语气(含无疑而问),这种形式更为常见。
《论语六则》: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狼》:禽兽之变几何哉
《论语六则》: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师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岂敢留璧得罪于大王乎
《殽之战》:夫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殽之战》: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季氏将伐颛臾》:是谁之过欤
《信陵君窃符救赵》:独不怜公子姊耶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捕蛇者说》:又安敢毒耶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问说》:舍问,其奚决焉
4.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1)主谓倒置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信陵君窃符救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论语 雍也》:贤哉回也! 《礼记.檀弓》:谁与,哭者
(2)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硕鼠》:十年贯女,莫我肯顾。
《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赤壁之战》: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 《鸿门宴》:沛公安在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何以知之 ”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用“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
《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陋室铭》:何陋之有
《问说》: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冯婉贞》:唯余马首是瞻。
《孟子 梁惠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 唯利是图 / 唯命是从
④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如:一以当十,夜以继日
3.定语后置
《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
《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人马所蹈溺死者无数。
《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
《劝学》;蚓无爪之利 ,筋骨之强 。
《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后两例是借助“之”字使定语后置,这种句式要和“句读之不知”这种宾语前置句区别开来。
4、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于……”常放在动词后作补语,介词结构“以……”有时也如此。
《荆轲刺秦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赤壁之战》: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 《张衡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在现代汉语中,以上句子中的介词结构是在动词前面充当状语的。
应该指出,上面的几种所谓倒装形式,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并为了易于比较说的;古人一贯这样说话行文,是无所谓倒顺的。
5.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略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公)尝射于家圃。
在现代汉语中,前一句里的“草木”是不能省略的。《卖油翁》中的两句话中间,也不允许省去主语。
②蒙后省略
《鸿门宴》: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对话省略
《孟子二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在现代汉语中,两人对话,主语全省去,是不允许的。
(2)谓语省略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荆轲刺秦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往)。
《促织》:审谛(视)之,短小,黑赤色。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前三句省略动词谓语,后一句是省略形容词谓语。这种省略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不允许的。
(3)省略宾语
《曹刿论战》: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
《〈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 / 《赤壁之战》:可烧而走(之)也。
第二句中的宾语“己”,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第三句为使动句省略宾语,比较少见。
(4)省略介词宾语
这种情形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而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则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之)谋。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
《赤壁之战》:权以(之)示群下。
(5)省略介词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也不存在。
《过秦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促织》:又试之(以)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