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二课时 耳朵和听觉
1.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
2.听觉的形成过程;(重,难点)
3.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4. 关注日常生活中耳的卫生保健。
学习目标
假如人失去听觉,这三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观察与思考
汽车鸣起喇叭,行人迅速躲避
电话铃响了。小李赶快跑去接电话
同学们正在分组讨论,踊跃发言
一、耳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前庭
半规管
咽鼓管
耳蜗
内耳
外耳
收集声波
由鼓室通向咽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接收声波,
产生振动。
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耳朵的结构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收集声波
传递声波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传递并放大振动
与咽鼓管相连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
有听觉感受器,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产生振动)
(传导振动)
耳的结构
与功能
外耳
中耳
内耳
2、听觉的形成
传导冲动
听神经
振动转变成冲动
传递振动
声波转变成振动
传入声波
收集声波
声 波
耳 廓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耳 蜗
产生听觉
听觉中枢
2、听觉的形成
听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咽鼓管:张嘴能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 _______,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平衡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1、噪音污染
三、听觉的影响因素
乘坐航班时乘客咀嚼口香糖,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从而使鼓室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巨大的声响震破鼓膜。
2、巨大声响、气压改变
3、当鼻、咽、喉受到病菌感染时,可能会引发中耳炎。
因为中耳的鼓室内有一条与咽部相通的小管,叫做咽鼓管 。
当鼻、咽、喉受到病菌感染时,病菌就很有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发 中耳炎。
减少和消除嗓声;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应该怎样做?
助听器
是一个佩戴在体外的放大器,
利用患者的残余听力来听取声音
四、拓展
是模拟耳蜗毛细胞功能设计的一种电子装置
主要用于极重度听觉损失的感音神经性病人
人工耳蜗
鼻腔内有嗅觉细胞
五、其他感觉器官
味 蕾
舌的表面有味觉细胞
皮肤感受压力
皮肤触觉
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听小骨
外界的声波
耳郭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听觉神经
耳蜗
鼓膜
外耳道
听觉的形成: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