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4 16: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课前检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应用
大小 正倒 实虚
u>2f f < v < 2f 缩小 倒立 实像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f < u < 2f 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u =f 平行射出,不能成像
u < f v>u 放大 正立 虚像
照相机、摄像机
投影仪、幻灯机
放大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测焦距
获取平行光
巧记:
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用自己的话说出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2、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3、分享交流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讨论题目:
照相机和投影仪的调节使用
人眼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原理
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探究要求:
1.积极参与,热烈讨论。
2.组长将没解决的问题记录好,准备质疑。
探究学习
照相机的调节使用
拍远景(拍得内容比较多):往回缩镜头并远离物体(物远像近像变小)
拍近景:往前伸镜头并靠近物体(物近像远像变大)
投影仪的调节使用
投影画面大一些:往下调镜头同时投影仪远离屏幕(物近像远像变大)
投影画面小一些:往上调镜头同时投影仪靠近屏幕(物远像近像变小)
一、眼睛的结构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
视网膜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则相当于一个光屏。
睫状体
二、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比较)
思考一:为什么眼睛中成的像是倒立的,那为什么我们感觉是正立的呢?
思考二: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那为什么我们眼睛中的像距可以不变呢?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这种视觉感受。
三、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四、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近视眼只能看清 近 处的物体,看不清 远 处的物体,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厚 ,折光能力太 强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长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 面。
这时可利用凹透镜
的 发散 作用来矫正。
五、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远视眼只能看清 远 处的物体,看不清 近 处的物体,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薄 ,折光能力太 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短 ,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后 面。
这时可利用凸透镜
的 会聚 作用来矫正。
探究点一:视角
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它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越大。
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课堂小结:
1.眼睛的构造及成像的原理
如何计算眼镜的度数
2.近视、远视的形成及其矫正
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