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3 23:04:50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项,“这表现了他内心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错误,应该是这表现了他内心有一种用世的责任感;C项,
“他沉湎于悲痛中不可自拔”错误,原文为“杜甫没有沉溺在个人痛苦之中”:D项,“唐代两个截然不同的世
界”错误,原文为“俨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选项丢了“俨然”一词,“尽全力”也于文无据。)
2.D(“不能将诗史简单地理解为诗体历史”是材料二作者冯至的观点,并不是浦起龙的观点。)
3.C(A项,剑门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诗人一听到此事就激动得泪洒衣衫,表现出诗人忽闻捷报喜不自
禁的形象。B项,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诗人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表现出诗人望着眼前满城的胡骑
一时心烦意乱不辨南北的形象。C项,渔父网冻捕不成鱼,莫徭为射雁拉响桑弓,这两句只写现实,并没有体
现作者形象。D项,天下连年战火,兄弟天各一方,诗人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表现出诗人怀念兄弟的
形象。)
4.材料一开头作者自问自答,直接表明杜甫诗歌创作的动力,(1分)接着从杜甫一生的不同时期纵向展开,分
析他的不同遭际,同时表明尽管不同时期反映在诗歌中的创作动力有所不同,但其所守大志(即历史责任感
和用世责任感)并未改变,(2分)最后表明把一生都奉献给诗歌创作的杜甫被尊为诗圣是当之无愧的。
(1分)(酌情给分)
5.①杜甫经历了盛唐浪漫、困守长安、安史之乱、成都草堂、夔州阶段,荆湘逃难等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内涵十
分丰富,如连环画般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时代的种种世相:②杜甫观察的范围广、认识深,并以高度的艺术手腕
把自己的所思所得在诗歌中表达了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每点3分,的情给分》
6.C(文中塑造马兹利叶的形象没有运用正面描写,没有外貌描写。)
7.C(“侧面衬托了销公欧仁的形象”分析有误,开头的环境描写只是背景介绍,销公欧仁尚未出现,所以并未起
到侧面衬托欧仁形象的作用。)
8.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煞西尼奥。(2分)②正面描写。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突出了他可笑又凶恶、爱钱不爱国的形象。(1分)③侧面描写。艄公欧仁说煞西尼奥
是个“无赖”,忍不住反驳他的做法以及被骂后只能把怒气发泄到船篙上的行为,突出煞西尼奥令人讨厌又因
为有权有势让人不敢招惹的形象。(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情赋分)
9.①煞西尼奥无德无能尚且能混迹于政府部门,小说以此反映了当时官场腐败的现状。②揭示了煞西尼奥在
他人面前狂妄傲慢和欧仁忍气吞声的原因,使小说更耐人回味。③增强了小说的批判效果。身为市议会议
员的煞西尼奥不爱国,还嘲讽爱国者。小说交代煞西尼奥的身份,表达了作者对自私自利、无视国家安危的
社会显贵者的不满和批判。④以煞西尼奥身份显贵但德行丑恶衬托马兹利叶、欧仁等贫民的爱国精神可贵,
突出了作者对具有爱国精神的贫民的赞美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
10.C(“密”是秘密的意思,副词,修饰动词“使”,故只能在“密”前面断开,排除A、B两项。“吏”是“告诸将”的主
语,需在其前面断开,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1.B(“但不可以纪日”错,也可用来纪日。)
12.D(“代宗不和郭子仪计较这件事是假,要郭子仪打郭暧几十大棍是真"”推断无据。)
13.(1)大多数从同州悄悄经过,周智光派遣将领率兵在路途中阻截,被杀死的人很多。(“窃”“邀”各1分,倒装
句1分,句意1分)
(2)“你倚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是不屑于做天子!”公主怨恨,乘车飞奔入宫奏报此事。(“薄”“恚”“奔
车”各1分,句意1分)
14.①勇敢。②通透。③坦荡。(每点1分,意对即可,的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大历元年十二月癸卯(二十二日),周智光杀陕州监军张志斌。朝廷官员推举的候选官员,都畏惧周智光的
残暴,大多数从同州悄悄经过,周智光派遣将领率兵在路途中阻截,被杀死的人很多。戊中(二十七日),代宗下
诏将周智光晋升为检校左仆射,派遣中使余元仙携带告身去授予周智光。周智光历数大臣们的过失,并且说
道:“这里距离长安一百八十里地,我晚上睡觉不敢伸展双足,害怕路破长安城。至于扶天子以令诸侯,只有周
智光才能办到。”余元仙吓得双腿直颤。郭子仪屡次请求讨伐周智光,代宗没有允许。郭子仪因为河中军队的
食粮经常匮乏,于是亲自耕地一百亩,将领们依此定出:等级,因此士兵们都无需劝导而从事农耕。这一年,河中
地区没有闲置的土地,军队也存有余粮。大历二年正月丁已(初六),代宗秘密下诏让郭子仪讨伐周智光。郭子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22754D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三单元十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杜甫开宋诗一脉,与盛唐诗的丰神情韵不同(唐诗特别是绝句适于配乐演唱),注重肌理脉
络,宜于反复咏叹,不宜于歌唱。杜诗的流传也就是朋友亲戚之间的传抄传看,那时写诗既无精
神慰藉,也无物质鼓励。那么是什么在支持和推动诗人的创作?我想,除了个人爱好之外,杜甫
内心深处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也有一种用世的责任感。他自述其志说:“杜陵有布衣,老大意
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以这些仅次于“圣君”一等的贤人自许,可见其要为天下
造福的胸襟怀抱。当他不能如稷、契登朝辅佐圣君贤主之时,便要用诗歌摅写其所见所闻及个
人怀抱以供庙堂采摭。
上述是杜甫一生所守的大志,具体到不同年龄段和面对不同的遭际还有所差别。青年时
期,正逢盛唐,天下太平,国运蒸蒸日上。此时杜甫过的是“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
林,逐兽云雪冈”的浪漫生活;此时留下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从传世的几首诗和晚年自述中,都会
感到一股青春的活力和朝气,“饮附视八极,俗物多茫茫”正是此时的精神写照。后来为了实现
理想,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口蜜腹剑的权相李吉甫为了固宠,打压士人,使得杜甫困守长安十
年,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样没有自尊的生活,后来竞
陷入贫病交加。此时唐王朝也正在江河日下、辉煌不再。杜甫对统治者由失望到绝望,这也加
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安史之乱中,杜甫像许多难
民一祥流离失所,躲避战祸兵火,在同谷县甚至差点冻饿而死。他在同谷曾作歌七首,其中第一
首有云“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这是他一生最艰难的时期。面对国难与民众苦难,
杜甫没有沉溺在个人痛苦之中,更没有为统治者回避文饰。此时的杜诗表现了外族入侵中普通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222754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