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4 10: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第1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复习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首先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其次在方格纸上让学生根据对称轴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学会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最后利用习题帮助学生梳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巩固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操作活动,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总结出画法。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会补全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神奇的而又特殊的图形,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出示课件。 下列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师:没错,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现在请你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先让学生思考,观察,随后点名学生上台绘制对称轴。 师:那究竟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追问:说的很好,那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学生借助此动画进一步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如需要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轴对称” 师:没错,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轴对称图形,在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让进一步深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其他奥秘吧! 学生观察后回答。 生1: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有的轴对称图形有多条对称轴。 生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生:一些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生活经验,复习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把学生引到本节课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新课学习提供知识铺垫。
环节二 探究新知 一、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课件展示。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做对称点。 师:经过探索,相信大家已经得出结论,那请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 师:总结的很好,那现在我们接着来探索,如果已知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怎么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 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师:请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特点来思考。 师:那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要怎样画的又好又快呢? 师: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就可以又快又好的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让我们再来巩固一下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那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出示课件。 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基础较差学生。 师:大部分同学都及时完成了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那谁能说一下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关键是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个图形像松树,而且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2:我发现对称点的连线AA′、BB′与对称轴垂直。 生3:我发现对称点A与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三格,B与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二格,即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 生: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生:可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补全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仔细思考,回答。 生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也就是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生2:再根据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个性质,找出对应点。 生3: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生:一“找”,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二“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 三“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生1: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生2: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学生自主完成,派代表发言。 生1:第一步:“找”,找出每条线段的端点。即点A和点B; 生2:第二步:“定”,通过数格找到对称点A' 和B'; 生3:第三步:“连”,顺次连线,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生:关键是找准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这样才能找得准对应点! 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利用知识迁移,用例1的知识解决例2的问题。通过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即距离)。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自己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经验,得出较为合理的步骤:先定点,再画出对称点,最后连点成形。
环节三 巩固新知 1.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可点名学生依次回答。 2.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提高效率。 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完成两幅,对基础较差同学第二幅不做要求。 3.判断轴对称图形。 生: 生1: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 生2: 学生将对应的图形拖到方框中。 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 通过让学生练习补全更为复杂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渗透对多轴对称图形的画法的掌握,能又快又好的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2: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生3: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 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 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85 第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