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归 去 来 兮 辞
陶渊明 饮酒诗
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习目标:
一、反复诵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二、掌握文言词语、词类活用、通假字、和特殊文言句式。
三、体会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弃黑暗官场
生活、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
??? 字元亮,名潜,私谥“靖节”,又称“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
诗作现存125首,主要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园诗人”之称。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的热爱,揭露官场的黑暗。
陶渊明辞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_______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 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_____字句为主,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屈原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六 一读二读读准字音,了解句读。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文言词语: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问征夫以前路
3、农人告余以春及
4、奚惆怅而独悲
5、田园将芜胡不归?
6、三径就荒
7、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只可追恨晨光之熹微审容膝之易安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8、悦亲戚之情话
9、胡为乎惶惶欲何之1、介词:让
2、介词:用
3、介词:把
4、奚:为什么
5、胡:为什么
6、就:近
7、之:主谓之间,无实义
8、之:结构助词,的
9、之:动词,到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
2、园日涉以成趣
3、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4、善万物之得时
5、乐琴书以消忧
6、携幼入室 (名作动:拄着)
(名作状语:每天)
(名作动:划)
(形的意动用法: 以~为善)
(形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形作名:儿童)
通假字:
1、景翳翳以将入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文言句式: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复驾言兮焉求?
3、农人告余以春及
4、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5、乐夫天命复奚疑?1、(景~影)
2、(曷~何)
1、(被动句)
2、(“焉”是“求”的宾语,宾语前置)
3、(“以春及”,介宾短语后置)
4、(“胡为”应为“为胡”,“何之”应 为“之何”)
5、(“奚疑”应为“疑奚”)朗读课文1、辞官归隐的决心。
2、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3、抒发作者“乐天安命”的情怀。归去来兮辞总体把握迷途未远今是昨非归途之乐屋中之乐园中之乐亲情之乐出游之乐农事之乐乐天知命悟归乐悟归去来兮辞悟归乐悟全文脉络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请思考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作者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是在逃避,他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断不能说其意志消沉,是消极处世,恰恰相反,他所追求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书卷中追求安谧,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你看:“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有意义,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岂不快哉!这便是他所理解的“天命”。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参考答案课堂小结3.辞中的“松”“菊”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
因为这是他飘逸、醇厚诗歌风格的酵母,是他淡泊、真淳而又孤傲人格的象征。“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来时,见庭院仍有傲霜独立的青松,历寒而愈秀的秋菊,顿时感到无限欣慰——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惟我不变,所求不变,那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 课堂 小结:
1、淡雅清新的文风。
2、质朴高洁的人生志趣。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後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课外欣赏: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