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1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4 16: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从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逐渐联系成一个整体。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通过输出商品、资本输出和武力在全球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全球领土被列强瓜分殆尽,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500
1765年
1860年
1900年
1945年
工场手工业时期
海外贸易
黑奴贸易
殖民掠夺
第一次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二战后
炮舰政策
商品输出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输出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温故知新】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材料1: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下列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通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1)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使它们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
(2)二战后,亚非拉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根据下列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材料3: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壮大,鼓舞并支持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4:二战使传统的殖民大国地位下降,权势转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身上,而美苏向来有反殖民的传统。《联合国宪章中》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宪章规定“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法理要求。
(4)联合国非殖民化活动的推动。
(1)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使它们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
(2)二战后,亚非拉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壮大,鼓舞并支持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4)联合国非殖民化活动的推动。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1)原因:
学思之窗P126: 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这样描述印度独立前的形势:
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英]帕姆 杜德著,苏仲颜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
①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②二战后,英国综合国力下降;
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④印度人民努力抗争的结果。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概况
1、亚洲的民族独立
(1)印度与巴基斯坦独立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左)和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真纳(右)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
②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2)过程:
真纳
巴基斯坦国父
甘地
印度国父
尼赫鲁
印度首任总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概况
1、亚洲的民族独立
(1)印度与巴基斯坦独立
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协议还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门的资产、包括印度公务员、印度陆军、皇家印度海军、印度铁路和中央财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务。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
结果: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但也遗患无穷。
(1)印度与巴基斯坦独立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3)结果:
①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为独立的自治领。
②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时间 目的 结果
第一次 1947年至1949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3/5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2/5领土。
第二次 1965年至1966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三次 1971年 肢解巴基斯坦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印巴战争
历史上三次印巴战争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概况
1、亚洲的民族独立
(2)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
国家: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影响: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苏加诺
印度尼西亚国父
罗哈斯
菲律宾第一任总统
昂山
缅甸国父
李光耀
新加坡国父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概况
2、非洲的民族独立
①1952年,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
②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③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
(1)埃及共和国诞生
埃及革命领袖—纳赛尔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年军官——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赶跑法鲁克国王,次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国成立。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英军撤离运河区。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概况
2、非洲的民族独立
(2)阿尔及利亚独立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②戴高乐政府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
③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3)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独立
(二)概况
2、非洲的民族独立
①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60 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从西非、中非向东非、南非扩展,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仅1960 年就有 17 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 15 个国家相继独立,到 60 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 41 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 84%,总人口的 88%。非洲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总统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概况
2、非洲的民族独立
(3)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拉美的民族独立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概况
(1)古巴
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 又称老卡斯特罗,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是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1)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2)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3)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4)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5)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影响:(1)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
(2)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改变了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3)亚非拉新独立国家普遍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与霸权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的含义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另外,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曾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①东亚、东南亚—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1)亚洲国家的成就
②西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国家的成就
波斯湾石油的流向
70年代,沙特的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970年石油出口量为378.6万桶/日,1980年高达922.3万桶/日;石油收入1976年为335亿美元,1980年增至1042亿美元。沙特政府把部分资金存放国外银行或投放股市,每年获利100多亿美元,仅次于其石油收入。
科威特的石油蕴藏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它的国土面积不及沙特的1%。……石油收入1961年为4.67亿美元,1971年为9.64亿美元,1980年猛增至190亿美元,20年内增长40多倍。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2)非洲国家的成就
非洲经济曲折发展:
A、独立后,一度发展较快;
B、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C、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国家的成就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A、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B、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工业化;
C、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从1950年到1981年的31年间,拉丁美洲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5.3%,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6%,投资年均增长7.4%,制造业年均增长6.5%,产量增加6倍多。社会变革更为显著,1950年至1981年,拉丁美洲人口从1.66亿增至3.7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1950年的41.6%,上升到1980年的65.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关数据
(1)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应对措施: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材料1:由于东南亚国家产业结构相近且均依赖于外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也先后受到波及;新加坡作为东南亚金融中心,受到外资撤退的显著影响,也卷入金融风暴;韩国、俄罗斯在危机蔓延叠加资本外流的压力下,主权货币也大幅贬值。上述诸国经济在外资撤退与货币贬值的正反馈机制下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全球经济阻力会来自新兴市场危机吗?》
(2)拉丁美洲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2:20世纪70年代,为支持经济发展,主要的拉丁美洲政府从西方(主要是美国)银行和国际信贷机构大举借债,从而成为世界上负债最严重的地区,很多国家的外债翻了四倍……很多政府只是简单的增发货币从而导致货币贬值,促使物价飞涨……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减缓到1%以下,甚至有时出现负增长。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应对措施: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1、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材料3: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撒哈拉以南6亿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的贫苦状态。整个大陆的债务负担达到了2000亿美元。世界上较早的传染病仍在非洲流行。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3)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穷、传染病流行)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应对措施: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非洲联盟、东非经济共同体等),共同谋求发展。
“非洲联盟”徽标
“东非共同体”徽标
1、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材料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因这种差额的动态趋势呈张开的剪刀状,故称为“剪刀差”。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2、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共同的挑战。
国际经济旧秩序
建立在旧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基础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志和需要建立起来的。
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受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经济机构,即资本主义在国际生产和流通领域里的垄断 。
【历史解释】
材料5: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2)殖民主义遗留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2、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共同的挑战。
(3)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人口膨胀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享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2、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共同的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共同的挑战: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遗留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对策:
(1)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3)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背景:
概况:
1、亚洲的民族独立
2、非洲的民族独立
3、拉美的民族独立
1、发展中国家的含义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亚洲
非洲
拉美
问题(个性):
共同挑战:
【课堂小结】
1、(2022·山东·夏津第一中学模拟预测)以下三幅图片中的信息反映了一战后
A.反对殖民侵略成为亚洲各国共同诉求 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新兴力量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亚洲各国革命既有反对殖民统治的革命,也有反封建的斗争,体现了民族民主革命出现高涨,B项正确;A项“亚洲各国共同诉求”表述有误,排除A项;并非所有国家都由新兴力量领导革命,排除C项;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是二战后,排除D项。故选B项。
【课堂练习】
2、(2022·山西吕梁·一模)1964年77国集团发表声明,表示要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确定共同目标和制定联合的行动计划,在有关国际经济一切重大问题的南北谈判中,增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谈判能力。据此可知这一组织
A.推动经济全球化 B.主张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
C.冲击了两极格局 D.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7国集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组织,主要是为了反对发达国家控制的经济旧秩序,建立经济新秩序,D项正确;材料与推动经济全球化及冲击两极格局无关,排除AC项;77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项。故选D项。
3、2013年3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由此加快了中国与非洲的务实合作。中国和非洲合作的诸多基础有(  )
①历史上都曾遭受过殖民侵略 
②都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③现在同为发展中国家 
④都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南北对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①②③表述都正确,而“南北对话”一词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双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新中国与非洲三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④表述错误,所以选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