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5 09:2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
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报道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将随着物理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来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
01
破题导入 作者简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格物致知是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
格物是推究事务的道理
致知是总结为理性知识
文题表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题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作者简介
02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检查预习 划分层次
词语通关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词语通关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编写阅读提纲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03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人物形象 主题
第一部分
开场白 表达对活动举办方授予自己特别荣誉奖的感谢
说明自己写本文的初衷
由此引出演讲的主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自然科学
1 文章首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
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2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说明传统儒家误把“探察外界”与“探求自己”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等同起来
印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 从现代观念来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通过实地实验得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客观世界
4 第9段中“眼光”“勇气”“毅力”三个词语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逻辑顺序
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寻找正确的目标之后要有“勇气”开展实验,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第二部分
5 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第二部分
1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2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三部分
做学术研究和个人行动中,我们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在面对激变的世界时,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
04
探究写法 当堂检测
像法布尔关注昆虫一样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拥有创造力的人,就会成为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现和成功,都是通过探究和实践获得的,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和开拓精神,成为一个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课堂小结
拓展训练
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
拓展训练
是。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因此,说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板书设计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