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爱莲说[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4-12 16:54:0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于河塘,披霞含露,亭亭玉立。俗传6月24日为荷花生日,亦称“观莲节”解题说: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本文属于后一种。即“托物言志”
爱莲说———“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周敦颐:
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曾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因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著名的《爱莲说》。fánzhuóxièxiǎn生 字:淤涟yūlián噫yī予yú菊花:
在万花凋谢的秋天才开放,它独抗寒霜,不与群芳争艳。 爱菊者陶后鲜有闻 隐居之高人极少陶渊明:
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长期归隐田园,远离统治者,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侣,洁身自好。者:的  甚:很
蕃:多 独:仅,只有
予:我
染:沾染(污秽)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
中通外直:(荷梗)中间贯通,外部挺直
蔓:植物细长而缠绕的茎,在文中名词作动词,生藤蔓
枝:名词作动词,生旁枝益:更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唐代京城长安的王公弟子和没有职务在身的人,崇尚牡丹三十多年,每逢暮春三月,他们就像发了狂一样,有的坐车,有的骑马,争先恐后地去观赏牡丹,谁不喜欢就被认为是一种羞耻。有人精心培育以谋取暴利,一株牡丹有的价值几万两银子。白居易《牡丹花》:“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看上去十分浓艳,所以被称为花中的“富贵人”。
世人爱牡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贪慕富贵 (宜乎众矣)莲花图君子图爱莲说爱陶渊明世人予菊牡丹莲隐逸者 鲜有闻
(隐士高人)富贵者 宜乎众
(富贵中人)君子者同予者何人
(道德君子)◆ 不染、不妖◆ 通直、不蔓不枝◆ 不可亵玩◆ 香、清、净植以花喻人以花喻人:不同的花被比喻成不同的人,同时指出了赏花人与花的共同点。
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写自己,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