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 辽宁舰舰长(张峥)与政委(梅文) 国家主席胡锦涛检阅中国航母辽宁舰 钓鱼岛 与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与清王朝的关系※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怎样的?※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有何变化?1、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谈谈日本的国情?
2、你认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么矛盾?矛盾: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
路,但缺乏资本、原料与市场。国情:岛国;人多地少,灾难频繁,资源贫乏。 “继承列祖烈宗的伟业,开拓万
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
3、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采用什么手段?手段:制定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明治天皇 天皇御笔信 (1867年)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 日本为何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这一政策的制定说明了什么?中国近、弱、肥
蓄谋已久小日本,大野心! 甲午战前,约19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军舰吨位数居世界第9位,排在美国、日本之前。清政府在20多年中用于建设和保障北洋舰队的全部投入,大约在3500万两白银,占当时的财政收入的2%。采购自英、德等国家的军事装备,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高级军官,用西方新式教育组建的海军部队,都使得清政府对中国军队(特别是北洋海军)的战斗力产生过很强的自信心。 但在甲午战争1894年时,日本已经慢慢赶超了北洋海军。 明治天皇大力发展海军的决心甲午战争示意图思考: 1、甲午战争中有哪些重大战役? 2、涌现出那几位爱国将领?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海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战争过程民族英雄 邓世昌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1、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双方各是什么态度 ?2、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委曲求全与咄咄逼人清政府腐败无能3、给我们什么启示? 弱国无外交!春帆楼·城下之盟世间万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清朝·谭嗣同《有感》——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1、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危机空前严重;
3、民族觉醒,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清政府为什么战败?
清政府为什么战败?
----军备废弛
----避战求和
----清政府的腐败(根本原因)①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致远号格林炮定远号的轮盘历史给我们留下什么?一八九四甲午战,赔款割地丧主权。
世昌殉国黄海间,开设工厂增口岸。
北洋舰队全军没,大大加深殖民地。
马关条约被迫签,民族危机险空前。小结1.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句诗歌歌颂的是清朝爱国将领(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轻松过关CD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中
A.威海卫战役 B.平壤战役
C. 黄海海战 D.辽东战役A4 .下面哪一条不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2100万元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B3.黄叶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百年史笔华话英豪——近代风云人物”的墙报。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应当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禁毒先驱 B.农民领袖 C.甲午英烈 D.变法志士
1.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90年代。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寻访历史遗迹,可去下列哪个地方( )
A.广州虎门 B.福建马尾 C.天津大沽 D.山东威海卫DC
2.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役割台湾,偿二百兆
(注:赔款数,‘兆’相当于106 )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出于同一条约的是( )
A.开放广州、福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中国商定极速抢答C 材料一 1911年被清政府视为叛党的梁启超曾夜泊马关,在春帆楼感慨万千,遂写下“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的诗句。 材料二 丘逢甲曾作《离台诗》二首,其一为:“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说“十七年前”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伤心地” 因何事而让国人伤心?(2)据材料二,宰相指的是谁?所割之地有哪些?(3) 台湾的“割离”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合作探究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遭受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