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4 22: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课
【真题体验】
1.(2017·广东)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
2.(2016·浙江丽水)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
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
3.(2016·云南昆明)明朝初年,我国沿海地区不断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先后扫平浙江、福建、广东倭患的爱国将领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4.(2016·山东聊城)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5.(2015·福建泉州)下图所示塑像中的人物是泉州籍民族英雄。他面向祖国宝岛台湾,所骑战马右前蹄踩着殖民侵略者的头盔。“殖民侵略者”来自(  )
“马上成功”塑像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6.(2017·山东临沂)下列关于图中“大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驻藏大臣衙门
A.代表元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政事
B.代表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C.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7.(2016·湖北孝感)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8.(2017·山东聊城)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
9.(2016·山东东营)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单元复习课参考答案
【真题体验】
1.B 解析: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其中在中央的重要举措就有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玄奘西行到达了天竺即今天的印度,没有到欧洲,排除A项;鉴真东渡是在唐玄宗时,不可能把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早在汉代已经开通,马可·波罗生活在我国元代时期,排除C项。
3.B 解析: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和广东地区,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故选B项。
4.C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市井芸芸众生”“小手工业者”“商人追求金钱”。明朝中后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为了适应市井生活需要,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兴起。故选C项。
5.C 解析:由题干信息“民族英雄”“面向祖国宝岛台湾”“马上成功”可知,该人物为郑成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C项正确。
6.A 解析: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A项说法明显不对,符合题意。
7.D 解析:军机处为清朝雍正帝设立的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政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其设立,使皇权进一步强化。故选D项。
8.A 解析: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题干材料禁止造不符合规范的船只就能说明这一点,故选A项。但清政府没有完全断绝中外贸易,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9.D 解析:《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变化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