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支配作者一生的是哪几种激情?
2、文章的结构如何?(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爱情带来狂喜
爱情摆脱孤独
爱的结合能见到天堂了解人类的心灵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
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饥饿中的孩子
被压迫被折磨者
孤苦无依的老人
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我为什么而活着值得为它活着文章的框架结构 保卫和平的战士1954年12月,因美国试验了第一颗氢弹,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人类面临的危险》讲话。
1955年,他发起了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签名运动,并筹备了世界各国科学家讨论废除核武器问题的会议。
1958年,他组织了核裁军运动。
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静坐示威,结果被判处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他卖掉古书,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
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了西方许多国家左派学生和群众中的一面旗帜。研读课文,探索深究自由朗读课文。划下不懂的句子
小组讨论(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含义: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的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2、``````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导析: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
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
(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含义:(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含义:3、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导析:爱的结合,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就是进了天堂,这样的天堂正是自己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但最终罗素“得到了它”,喜悦与甜蜜洋溢了出来,更是罗素对美好的爱情的高度赞美----爱情的结合,可以看到天堂。4、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的内在联系。在这里,作者用含蓄的,充满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激情中,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讨论: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