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 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2.会根据物距或像距判断成像的特点,反之亦然 3.会区分实像和虚像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吗?实
验
器
材也可用蜡烛先用你自己设计的方法测出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并记录下来。提示:太阳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平行光都会会聚于焦点。(1)在阳光下固定一凸透镜,让阳光垂直照射凸透镜;
(2)在凸透镜后面放一白纸,前后移动白纸,直到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为止固定白纸位置;
(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改变光源、透镜与光屏的位置,让发光体经透镜后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像,观察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记录好物距与像距,换不同焦距的透镜重复实验器材组装物距u像距v实像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只能用人眼通过透镜观察。探究实验记录表移动蜡烛观看u>2f倒立缩小实像f2fu=f平行光u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等于2倍焦距;
3.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在2倍焦距以外;
4.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成像;
5.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结 论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
物近像远大;虚像在同侧,正立且放大。
物象:我(物)进敌(像)退,敌(像)进我(物)
退教你怎样记住它当u>2f时,像距v应满足: ,题中给出像距v=16 cm,分析:本题给出的信息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应满足 ;例题: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移动到离凸透镜16cm 处,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他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4cm B.8 cm C.12 cm D.18 cmf < v < 2fu> 2f即:f <16 cm< 2f8 cm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A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是 .
(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远离 3.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30cm
C.40cm D.50cmA4.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到,虚像则收不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A5.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 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
距为( )?
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A凸
透
镜
成
像实像和虚像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