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达标测试(4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达标测试(4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4-04 21:12:00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一课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知道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3.全力投入,规范操作,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认真态度。
重点: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操作过程
难点:打点计时器的原理;记录信息与运动情况的分析。
【课堂导学】(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目的:(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
(2)学会用打点计时器粗略测量瞬时速度。
2.实验原理:
(1)图示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图,图中标出了几个主要部件代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仪器,它使用 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 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打一个点.
(3)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也使用 电源,工作电压为 ,不过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点迹,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实验误差也 .
3.实验步骤:
(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让纸带穿过两个 ,将复写纸正面朝 套在定位轴上,并将纸带压在下面。(此题可参考课本P19页图1.4-1)
(2)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
(3)先 ,再用手 ,纸带上就打出了一行小点。随后立即 。
(4)取下纸带,从 开始,往后数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 ,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是 s。
(5)用刻度尺测量相应点间的距离,计算打下各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
4.数据处理:
(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在纸带上选取两个相近的点,测出位移Δx和时间Δt,则__________是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于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因此当时间较短时,其平均速度可以表示 .
(2)把纸带上能看清的某个点作为计时起点O,以后每个点依次为A、B、C、D、…作为计数点,如右图所示。
(3)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记为x1、x2、x3、…,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中。
(4)用T表示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若要根据上述测量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则vA= 。用这种方法分别计算A、B、…、G点的瞬时速度,将结果填入表二中。
表一(单位:cm)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表二(单位:m/s)
VA
VB
VC
VD
VE
VB
VG
典例分析1、纸带的处理方法
典例精析1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那么:
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B、D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B、D两点间的位移为 cm,
B、D间的平均速度为_ m/s,A、D间的平均速度是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s.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一课时
参考答案
一课堂导学
实验原理:
(1)①接线柱 ②线圈 ③永久磁铁 ④振片 ⑤振针 ⑥限位孔 ⑦复写纸 ⑧纸带
(2)计时 交流 10v以下 0.02
(3)交流 220V 小 小
实验步骤
(1)限位孔
(3)开通电源 放开纸带 关闭电源
(4)第1个清晰的点 计时周期 (n-1)0.02
数据处理
1. Δx/Δt 该点的瞬时速度
2. 速度v 时间t 速度随时间
典例分析
典例精析1 0.35 0.42 0.35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一课时
达标检测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仪器,它使用 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 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打一个点.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3.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4.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计时器打出的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达标检测
1计时 交流 10v以下 0.02
2.A
3.BD
4.C
5.AC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二课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1.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重点:纸带上记录的信息与物体运动情况的对应及分析。
难点:图像法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课堂导学】数据处理:
(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在纸带上选取两个相近的点,测出位移Δx和时间Δt,则__________是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于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因此当时间较短时,其平均速度可以表示 .
(2)把纸带上能看清的某个点作为计时起点O,以后每个点依次为A、B、C、D、…作为计数点,如右图所示。
(3)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记为x1、x2、x3、…,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中。
(4)用T表示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若要根据上述测量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则vA= 。用这种方法分别计算A、B、…、G点的瞬时速度,将结果填入表二中。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表一(单位:cm)
表二(单位:m/s)
VA
VB
VC
VD
VE
VB
VG
(5)分析表二数据,以确定纸带的运动情况。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______为纵坐标,______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二中数据选取合适的标度,在坐标系中描点,再将各点“拟合”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由图象可知,纸带作 运动。
5.误差分析
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和时间Δt的确定。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在测量各段距离时可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 点对齐,然后依次读出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各点之间的距离。Δt的误差主要是由交流电 的不稳定造成的。
【典例分析】:
例1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 s打一个点。如果实际的电源频率纸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值将比真实值偏 (“大”或“小”)
例2.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是先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一课时
参考答案
一、课程导学:
1. Δx/Δt 该点的瞬时速度
2. 速度v 时间t 速度随时间
二、典例分析
典例精析1 偏小
典例精析2 C B D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二课时
【达标检测】
1.图示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上去的第1个点,有关长度在图中已标明,选取N点求瞬时速度,下面列举的计算打N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这可能是因为 (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的电压不稳
C.电源的频率不稳 D.振针压得过紧
*5.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达标检测
1.CD
2.BC
3.D
4. 0.400m/s 0.479 m/s 0.560 m/s 0.640 m/s 0.721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