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4 21:3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
出题意图:
本张试卷共八大题,分别是基础知识和作文一题。积累运用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分别从生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词语的积累、句子的各方面运用和积累运用的掌握情况入手。力求出题多元化,灵活化,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的智力。比如积累运用的按要求写句子就有几个小题,从几个方面出题,让学生灵活的使用句子,达到活学活用。再者口语交际则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部分一方面考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做到每一课都涉及到,力求做到全面都考察到;另一方面又针对某一语段出了阅读题,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又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了一举两得。课外阅读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看看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
作文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习作能力,作文本着简单的原则,力求学生有所写,能写出真情实感,不为难 学生。
总之,本试卷是本着新课标的基本原则,力求和谐,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展现。
第八单元检测题
一、形近字辨析
漳( ) 仰( ) 禅( ) 襄( ) 魅( ) 骋( )
障( ) 抑( ) 蝉( ) 镶( ) 魁( ) 聘(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惊( )失措 丢盔( )甲 围魏( )赵 ( )守( )攻
所向披( ) 溃不成( ) 攻无不( ) ( )( )胜券
三、在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加连贯。
(1)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胜利在望 稳操胜券)
(2)桂陵 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 道路),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3)真的,汉字不是(僵硬 强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特性格的精灵。
四、读下面的几个句子指出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种修辞手法,把相应的方法写在括号里
A.比喻句 B.拟人句和比喻 C.排比句
1.写着写着,我常常为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多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
2.孔庙还藏有自西汉以来的而许多珍贵碑刻,那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
3.古老的桥林林总总:有木板桥、石板桥;有木拱桥、石拱桥、有单孔桥、双孔桥、还有多孔桥。(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学校不是不想给他一次机会,但是他错失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明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难受。(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4.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一岁一枯荣
七、阅读理解。
1、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
---------------------------------- , ---------------------------------。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后两行诗描绘的画面写下来。
-----------------------------------------------------------------------------------------------------------------------------------------------------------------------------------------------------------------------------------------------------------------。
(3)请你再写出一句描写夏季景色的诗句。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三孔”是指与孔子有关的三处古迹——----------、-------------、-------------。
(2)《围魏救赵》讲述的是魏国大将--------率兵攻打-----------,赵国国君派人去---------------求救。齐王为了自己的安全,命------------为主将,---------------为军师,去解救赵国,结果---------------------------------------------------------------------------。
3.课外阅读
---------------------------------------------
盲孩终于上学了,可是家里的人都没有时间送他到校,于是他要强地决定自己走了。
  那天,他起得很早,拎着竹竿出了门,心里念着路线:“出门向右拐,过马路......”他向右走去,忽然,竹竿触到了墙。路呢?他着急起来。怎么办呢?
  他听到皮鞋声。“叔叔,盲校怎么走?”求助的口吻。“不知道。”同情而又无可奈何。
  他又听到高跟鞋的声音。“____,盲校怎么走?”盲孩问,“你知道吗?”“盲校?没听说过。”声音由近而远。
  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你知道盲校怎么走吗?”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可是,没有回答。他只觉得竹竿的另一头被抬起来了,并且轻轻地向前____着,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走。“你知道盲校吗?”盲孩兴奋了。没人回答。“你要送我去哪儿?”又是无言。他____了,忙问:“你要带我去哪儿?”还是没有回音。他突然想起盲孩子被骗的故事,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顺着竹竿摸了摸,竹竿的另一头低一些。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竿的另一头被放在地下了。他愣了一下,耳边响起了铃声。啊,到学校了。他正想说声谢谢,细碎的脚步声远去了。
  放学了,他的竹竿又被抬起来,还是轻轻地,另一头低一些。还是一句也没回答他的问话。就这样,他们走过清晨,走过____;走过春天,走过___。
  有一天,盲孩突然感到那个人的脚步声与平时的不一样,是那么的沉重,竹竿的另一头也高了许多,牵竿的力量也大了许多。盲孩急了,大声说:“不,你不是,我要跟他!”
  “他不会来了。他到河里去救人......本来,他那么小,应该喊大人,......可他......他喊不出声......”传来的是一个低沉的父亲的声音。沉默良久,盲孩突然失声地痛哭起来。他扔开竹竿,发疯似地跑着。他要去寻找那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1、写出下面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1)皮鞋声:_____;(2)高跟鞋声: _ _ _ _
  (3)细碎的脚步声:__________(4)学生的脚步声: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的____上填上合适的字。
  3、仔细阅读上文,把盲孩的想法写在第5小节的横线上。
  4、给盲孩带路的人为什么不说话?在下面几种可能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
  ①带路人为了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所以不说一句话。( )②带路人与孩子之间没有可谈的内容。( )③带路人要仔细看道路的情况,保证两人的安全,说话要分心,容易出危险。( )
  ④带路人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 ⑤带路人是个哑巴。(  )
  5、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你知道盲校怎么走吗?”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A、“细碎的脚步声”说明他问的是一位_____。B、“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反映了盲孩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②他要寻找那位默默无闻的带路人。A、请写出句中“默默无言”的含义:_________。
  B、这句话表达了盲孩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6、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括号里。
  盲孩的故事 带路人 盲孩与哑童 女朋友 上学路上 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7、根据文中盲孩对这位“带路人”的感觉,展开联想,写一段话,描述这位“带路人”第一次见到盲孩,明白了盲孩需要带路后自告奋勇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作文
生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问题,比如: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蚯蚓为什么断成几截还能生存?小壁虎为什么能飞檐走壁?······你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请你想一想,写一篇作文。注意把解决问题的经过写具体,还可以写出自己的体会,题目自己定。